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付桂侠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北京市 102300

摘要: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我科168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前24小时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较研究组90例(发病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对照组78例(发病前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结果:研究组短期和长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溶栓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前言:脑卒中是我国国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和成人致残原因,降低脑卒中患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rt-PA静脉溶栓是发病4.5小时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重要方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许多国际准则的认可和推荐。一些研究表明,在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在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效果没有影响,甚至更有效。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作用的研究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在发病前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了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我科168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给予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发病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 4.5h;(3)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根据患者发病前24小时内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研究组90例(发病前有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对照组为78例(发病前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二)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如降压、调脂、降糖、吸氧和营养支持等。研究组发病前24小时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照组发病前24小时内未服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溶栓结束24小时后NIHSS评分情况、溶栓后一周NIHSS评分情况、溶栓后一个月及溶栓后三个月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溶栓后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发生率情况。

二、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研究组溶栓治疗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发生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发生率 [n(%)]

组别

无症状性颅内出血

症状性颅内出血

死亡

研究组(n=90)

3(3.33)

2(2.22)

2(2.22)

对照组(n=78)

2(2.56)

1(1.28)

1(1.28)

x2值

0.026

0.016

0.016

p值

0.871

0.900

0.900

三、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在我国是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CIS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抗血小板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二级药物,但临床统计显示,20%的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时仍有CIS的发展。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CIS最有效的方法。虽然rt-PA静脉溶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操作不当容易导致脑出血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疗效、长期疗效、NIHSS评分和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溶栓治疗后死亡发生率等方面,两组无显着性差异。我们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发病前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先前存在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或TIA发作以及糖尿病史的患者中,往往年龄较大,溶栓前收缩压较高。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类似,[1]因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组病人年龄较大,因此常常与更多的脑血管风险因素和心血管事件结合在一起。

研究发现,在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制剂不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也不是影响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两组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对rt-PA溶栓患者在发病前与抗血小板制剂的比较,Uyttenbogaart等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抗血小板制剂在溶栓治疗后3个月内预后良好(OR2.01、95%C/1.03~4.26)[2]。对14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溶栓治疗结果表明,在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制剂治疗的患者,溶栓闭塞的再循环率较高(OR:2.30,95%C:1.14~4.65,P:0.020),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没有增加[3]。因此,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效果不受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影响(无论抗血小板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如何),而在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从静脉溶栓中获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相比,静脉溶栓后患者的预后、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着差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在发病前不受抗血小板片剂的影响(无论抗血小板制剂的类型和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欧阳宛炯 ,黄银辉 ,李 明媚 ,等.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静脉 溶栓 疗效 的影 响 [J].第三 军 医大学 学报 ,2013,35(18):1980—1983.
[2]严慎强,毛颖盈,钟根龙,等.既往抗血小板治疗对合并颅内微出血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分析 [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6):618-624.
[3]杜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6):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