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如何早期康复

/ 2

脑卒中如何早期康复

许凤 龙玲 黄徐利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四川省资阳市 641300


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比较低,如果不对他们进行适当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是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措施,其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其它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轻患者的障碍,改善他们的基本功能,强化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61b940db6c120_html_34ba4b5ef69043ec.jpg

特别是在我国医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神经康复学组结合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等内容,制定了《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早期康复在脑卒中治疗中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脑卒中如何进行早期康复。

一、早期康复目标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治疗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肺炎和肩手综合征等,帮助他们独立完成相关的训练动作,让其初步可以达到Ⅰ到Ⅱ级坐位的平衡,适当调控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可以积极配合治疗,更好地改善患者床上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对康复治疗方式进行应用时,还要重点分析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姿势反射等内容,结合脑卒中患者的特点,完善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患者在进行完相关手术后,要注意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当其稳定后的1周,需要尽快开展康复治疗,主要以物理疗法为主要方式。在此阶段的患者,其偏瘫侧肢体会表现为弛缓性麻痹等症状,并且在此过程中也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这就需要加强早期康复在其中的有效应用,预防脑卒中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肌肉挛缩和关节活动受限等,更好地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强化他们的自我生活能力。

二、保持良好肢位

1、仰卧位。脑卒中患者在进行早期康复时,其头正或者是向患侧,并且患侧上肢肩胛带还要尽量向前伸出,主要是为了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在患者的上臂与躯干间放一浴巾卷,预防他们在活动中出现肩关节内收和内旋等情况,更好地防止上肢屈肌紧张,并且患者在此时还要保持伸展位,然后在其患肢下垫软枕,高度需要略高过于心脏位,主要是为了防止水肿。

患者在保持仰卧位时,腕关节还要背屈,手握毛巾卷,掌心向上,手指不可以屈曲,并且还要在患侧下肢和臀部垫以软枕,大腿稍向内压紧或整个下肢的外侧还需要用软枕,或者是沙袋垫压,主要是让患侧下肢可以更好地的维持在中立位,避免患者在日后的训练中因为股内收肌群乏力出现划圈步态。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在患者的膝关节下垫上软枕,让其稍屈起,踝关节需要呈90゜,不可以下垂与内翻,预防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1. 侧卧位。在早期康复中需要积极鼓励患者每天都要有侧卧时间,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仰卧所带来伸肌紧张问题,并且其患侧和健侧卧位还需要交替进行,主要以健侧位为主。患侧在上时要保持肘关节的伸展,并且患者的腕关节在这个时候要背屈。同时患侧在下时需要将患肩适当拉出,主要是预防受压和后缩情况的发生,保持踝关节90゜,在健患腿间适当放置软枕,进而提高整体的康复效果。

被动活动

如果脑卒中患者突然发病,他们一般不能在床上主动活动,为了预防其它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做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并且每日还要进行2次,活动的肢体需适当放松,要让其关节活动更加充分,要在大关节开始注意其顺序。

可以指导他们进行肩外展和前臂旋后等伸展活动,一定要谨防肩关节因活动过度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并且受损肩关节在外展和屈曲中不可以超过90゜,保证活动的正常范围。如果在此过程中患者出现了痛楚情况,需要及时停止活动,并且每个关节要重复5到7次的相关训练。

四、注意体位变换

帮助脑卒中患者适当变换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此外健侧卧位还可以强化患侧屈肌,并且不断地变换体位可以让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状态,主要是为了预防痉挛模式的发生。

在一般情况下需要1到2小时变换患者的体位一次。在对体位进行变换时,要结合脑卒中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变换体位的次数和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五、坐位训练

在进行坐位训练时,需要先帮助患者取30゜到40゜位,并且每2到3天要适当增加10゜,每天还要持续5到10分钟,等到患者达到能维持90゜后,需要让患者持续30分钟,主要是为了强化他们训练坐位的耐力。在对轻型的脑卒中病人进行训练时,可以不用对他们进行耐力训练,但是在训练前后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测量他们的脉搏,必要的时候还要观察患者的血压,主要是为了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康复中出现意外的发生。

此外在训练半坐位的时候,还要保护患者的肩关节,预防半脱位的发生,可以将患肢的前臂以三角巾吊在患者颈部,并且在坐位时还可以让其双上肢放到平台或者是床前移动的餐桌上,保持平衡训练。当患者在坐稳后需要适当调整平衡度,不断强化学生的躯干平衡能力,强化具体的康复效果。

总之,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力度,保证早期康复在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性,保持良好的肢位,适当变换脑卒中患者的体位,加强坐位训练的力度,完善脑卒中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