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索

张麟祥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普益乡中心校 阳朔县 541908

【摘要】新时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让他们在教育中从小养成自尊自强、活泼开朗、主动热情、刚毅果断、惜时守信、勇于创新、艰苦勤俭、立志成长、互相关爱等品德,为今后的成才和学习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既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丝毫不可放松,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生 思想品德 教育 探索

思想品德作为人走向社会,进行群体性活动所需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社会规范,从小学阶段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和使命。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重新了解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内容,明确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

发挥品德课堂主渠道作用,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品德课堂教学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品德培养的主要渠道,践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创建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以一种自由、开放、平衡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善于捕捉学生的成功喜悦,积极鼓励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并且还能初步认识到现阶段的国情以及国际的发展形势,这样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的教学要找到课文内容的正确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正确位置开始学习,进而使学科真正发挥育人的功效。

二、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品德与生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根据小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常向他们讲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学校中的好人好事,让他们学有榜样,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加强学生自我行为训练,达到了品德与生活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用语言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三、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要实施多元、互动与共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在必要的时候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以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互动教学活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引导课堂活动中所有参与者的交流过程,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设计丰富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在回味、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们要不断地探究,使课程标准得到更好的实施,要让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党和国家对年轻一代思想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思想品德要深入人心,促使学生将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评价工作是课改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体现于课前、课中、课后,课内外连续,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的,应融家校等于一体。评价方法也应灵活多样,对小学生而言,评价重在激励,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不游离于平时的教学环节,倡导即时即地即兴的过程评价,建立动态管理。

  在教学工作中,只有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才能创造出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会统一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新教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中要突出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尤其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普及民主观念,帮助学生主动完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积极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志。

参考文献

[1]俞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养成教育的渗透[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25.

[2]陈芳.小学思想品德课实施动态综合评价初探[J].家长,2020(36):36-37.

[3]樊玉叶.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教育界,2020(50):12-13.

[4]王静.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究[J].中小学电教,2020(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