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王洪超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环境中,国家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在传授体育肢体动作的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渗透,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心,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设计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掌握相关肢体动作时,不断增强自身德育素质。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这些年国家制定了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加强德育教育渗透,积极创新传统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体育课堂,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体育肢体动作中,有序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基本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随着教学改革有序实施,国家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符合国家制定的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标准。当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意识教育时,必须要与学校制定的德育教学规划相统一,二者不能割裂,这样才能有效为学校德育教育服务。

2、延续性原则

德育教育需要较长时间,它与知识技能教学不同,需要教师在传授德育素质相关内容时,能够选择恰当手段获得学生认可,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按照德育教育中的内容,规范个人言行举止。因此,当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时,应做好延续性教学的准备,以长远目光设计教学规划,明确各个阶段德育教学重点,确保学生在教师协助下能够有序提高个人德育素质。

3、个体差异性原则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学习方式,部分学生学习实力较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教学知识,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时,就应适当提升德育教育难度;部分学生学习实力较差,学生对陌生知识点认知能力较差,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耐心引导,将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全体学生德育素质。

4、学生主体原则

在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标准中,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当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时,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德育渗透主体,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分析教学策略,逐步设计不同阶段德育渗透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循序渐进提高个人德育素质,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出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教学价值。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团结合作意识

以往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通常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为学生传授相关肢体动作,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基础认识后,要求学生通过自由训练的方式巩固相关动作知识,侧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忽视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培养。但是在国家制定的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标准中,注重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当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素质时,应结合新课改教学标准中的要求,积极创新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培养,通过小组活动教学模式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相关肢体动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德育素养。例如,在“踏跳步——立定”中,教师可以先给全体学生演示踏跳步的肢体动作,并详细讲解相关动作的注意事项,在学生对这节肢体动作有了基础认识后,教师可以按照学号将全体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在六名左右,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肢体动作要领进行训练,这样学生在训练中通过观察周围同学的肢体动作,分析个人肢体动作的规范性,促使学生在相互改进中不断培养个人团结合作意识。但是部分学生学习意识较差,无法以良好态度参与到自由训练中来,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训练时,应走到学生中间进行辅助教学。当学生训练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轮番进行展示,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整齐程度,分析他们对这节教学内容的了解情况,并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给学生详细讲解相关肢体动作要领,告诉学生小组活动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2、借助游戏比赛磨练学生意志

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绝大多数小学阶段学生都是在父母和长辈的呵护中长大,没有经历过生活磨难,导致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艰辛,这种情形容易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习惯通过逃避和求助他人的方式进行处理,无法利用个人能力解决问题,对学生今后学习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当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时,应根据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环境,分析他们的思想认知,站在学生角度分析学生学习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比赛模式,借助游戏比赛磨练学生意志,促使全体学生在参与游戏比赛时,能够养成不怕吃苦、无畏艰辛的德育素质。例如,在“赶球接力”中,教师可以先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多个队伍,在分队中尽量将身体素质优秀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划分到同个队伍中,确保队伍划分的合理性,这样学生在参与游戏比赛时能够自主养成互帮互助的能力,学会在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帮助身体素质较差同学,逐步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在教师划分好队伍之后,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赶球接力的方式到达指定终点,最终以使用时间最短的队伍获胜。这样学生为了在游戏比赛中取得胜利,能够自主在游戏比赛开始之前,自主与队伍中的其它队员商议接力顺序,并在游戏比赛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克服个人身体不适等因素,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游戏比赛中来。当游戏比赛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获胜队伍进行奖励,分享他们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促使其它队伍在聆听中对比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今后面对类似教学模式时,能够不辞辛劳参与其中,从而有序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国家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并制定了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标准,需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加强德育教育渗透,积极按照新课改教学标准中的要求创新传统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设计教学策略,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借助游戏比赛磨练学生意志,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体育知识中,不断增强个人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邵调.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三个有效基点[J].体育师友,2020,33(2).
[2]张立健.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