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的素养i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3

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的素养i

于建刚

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 北京 100068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题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在讲话中,习总书记阐明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确立了重要目标、重要任务与重要内容,还特别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这将国际传播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提上重要日程,也对高校履行该领域人才培养职能,加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纵观各高校已经开展的关于此领域相关人才培养情况,大概可分以下几种:一是外语类院校(包括综合大学的外语院系),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在侧重外语语言(教育)等人才培养的同时,近几年开始着力于翻译人才(尤其是文化翻译、艺术翻译)、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有一点向国际传播领域靠拢的意思。二是综合大学,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关系等专业人才培养呈现上升趋势,而这些专业人才也有向国际传播领域转型的可能。此类大学中还包括像中国传媒大学(包括各地传媒学院)这样以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为主的院校,也开始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作为重点之一。三是艺术院校,自21世纪初,以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传播、艺术管理等为名的专业陆续设立,比如中国戏曲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生(2012年成立国际文化交流系),北京舞蹈学院自2002年开始招收艺术传播专业,侧重于艺术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形成了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呼应。

同时,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加入“新文科”发展理念,实现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交叉,才能完成这种带有很强复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有效地将语言学、翻译学、艺术学、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才能赋予此类人才必要的外语基础、外译能力、文化根基、传播能力、管理能力(包括营销推广能力)等。

对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之所以强调交叉学科的理念,在于,此类人才所需素养是多元的。归其要旨,国际传播人才要胜任未来工作,实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目标,应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素养。

文化多维度:中国文化为根本,世界文化为拓展

国际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多维度的文化观念。这种多维度,一方面体现在知识体系中的文化多样性,既有根植于中国大地上的中国文化积淀,也有对他国文化的了解,这种多元文化形态集于一身,又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基础上。这种多维度的另外一种体现,是文化视角。英国学者拜拉姆(Michael Byram)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个五要素的概念,包括了技能、态度、知识等。其中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文化),就包括了本国知识和他国知识,交互知识,个人和社会知识等。这种文化的多层次性,既体现了文化内涵的丰富,也体现出对文化理解的多视角。也就是说,这里面既有对本国文化的掌握,也有基于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基础上的对对话国文化的认识,也就是站在己方视角的对对方文化的观照;同时也有站在对方视角对己方文化的观察;还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双方文化在交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同、排斥、审视、疑问等情况的平和对待的文化心态。

在多维度文化观念的引导下,国际传播人才要树立立足中国文化的行为准则。首先,要通过培养使他们深入了解掌握中国文化。用习总书记的话说,那就是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忘本来”,是要知中国文化之根,中国文化之本,中国文化之精神内涵;“吸收未来”,一方面要看到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身的过程,还要看到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互鉴;“面向未来”,是要清楚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以及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中国文化的美好未来。第二,要通过培养使他们站在中国文化角度上来看待世界其他文化。这就要求国际传播人才的立足点不能出现偏误,一定是站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与进步的角度来看待国际传播工作。他们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是为了让中国文化以完整的姿态,真实的状态,完美的形态来面向世界,也是为了让中国文化以更好的方式来与世界其他文化实现交流对话,进而丰富自身,用中国文化智慧来推进世界文化的发展。第三,要通过培养,使他们建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联。中国文化自有其特质,但它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时刻在与其他文化进行着交流,时刻在被其他文化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其他文化。在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更是要与世界其他文化建立密切关联,建立人类文化发展共同体。

对于国际传播人才而言,文化的多维度,可以使他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推动文化交流;以一种融容的心态来面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未来。

国际大视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在英国学者拜拉姆(Michael 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五要素中,“态度”是最根本的构成要素。这个“态度”,包含了重视他人,好奇心和开放性,包容和接受其他文化等内涵。对于国际传播人才而言,这种基于立足自身基础上,体现出的对他人的重视,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层面上再进一步,那就要求国际传播人才要具有国际大视野。

这种大视野,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有包容之心,毕竟有容乃大。从事文化传播工作,最不应该有的心态就是文化中心主义,也不应该有文化优劣之别。这一方面会造成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矛盾,还会因文化中心主义而造成文化自大。如果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呈现一种威压态势的话,是不可能实现交流的,那只能是文化入侵或文化干扰。这样的反面例子,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比比皆是。比如清乾隆年间的马戛尔尼访华事件。当时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在未见面之先,双方先出现了以英式礼节觐见还是以中方礼节觐见的矛盾,在达成和解后(最终是以怎样的形式见的乾隆皇帝,却是一个历史迷团),乾隆皇帝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英国使节(他认为英国人来此是来进贡的,与周边番邦小国类似),驳回了英国人的所有要求,最终使这起文化交流活动无果而终。在这个事件中,乾隆皇帝及身边群臣的文化心态即是一种文化中心带来的文化自大,而这种自大则源自对外部世界的不了解。如何实现包容?就像人每天进食一样,只有保证了食物的多样性,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才能充足供应,机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文化也是一样,只有多元、多源地了解各类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身文化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只有睁开眼睛看世界,看到世界之大,世界之多姿多彩,才能更好地确立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之位置,在世界大花园中徜徉,才能在领略各文化之美的同时,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进而美人之美,实现文化之包容,才能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美好未来。

二是比较之意。在现代教育观念中,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具备批判精神。那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精神?首要的是让学生汲取来自不同层面的知识、理论、观念和方法,只有看问题的角度多了,理解的思路自然也会多,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中,自然就会选出最佳方案。而这个比较与选择过程,就是批判精神的一种体现。反之,如果只有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理论,无从比较,也就无从批判。再举一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例子。明代时期,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开始时,他走的是过去传教士的老路,以教众的增加为最高目标,以教义的准确传达为最大原则,最终是和其他传教士一样,在中国打不开局面。面对困境,他通过对中国时政和中国民众的分析,通过对过去传教士做法的批判性思考,他才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新路,那就是着儒服,说汉语,尊重中国礼仪传统和信仰传统,不单纯追求教众数量而是先取得皇帝及大臣的信任,再形成以上率下之势。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有效的,从此打开了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局面。国际传播工作者,对于文化也要有这种比较的意识。比较不是为了比出优劣高低,而是通过比较,找出相同或相似点,在此基础上关注文化差异,先求同,再存异,这无疑是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

第三是弘大之格。这个格,是格局。“格”是对认知范围内的事物的认知程度,“局”是在认知范围内所做的事情及事情的结果(或影响)。一个人的格局,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做什么事和敢于做什么事,更决定了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影响。乔布斯曾说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不然还能为了什么呢?”这就是他的格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怀世界、改变世界的格局,他才能够在“苹果”之路上愈行愈远,“苹果”才成为改变人们通讯观念的重要事物。对于国际传播者而言,他的格局,应该是俯仰天地间,纵横八万里的;应该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应该是心怀中国,放眼世界的。只有在这样的格局影响下,他才能将平时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视为实现习总书记国际传播目标的每一步;将自己纳入到国际传播工作大军中,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而努力;将所承担的每一项中国文化传播活动都视为拓展中国文化受众群的重要契机。这样,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目光是坚定的,心中有理想,胸中有力量。

对于国际传播人才而言,就是要立足中国大地,以自信、自觉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文化;还要胸怀世界文化圈,通过自己的文化传播行为,来搭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之桥,搭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受众的展示舞台,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文化形象。

跨文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段话所指出的,是从事国际传播工作者要具备“跨文化”的能力,也就是面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来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区域文化、国家文化、群体文化的跨越。

这种跨文化能力,也可以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能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跨文化交际学者陈国明(Cheng Guoming)和斯特罗斯塔(Starosta)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下了这样的定义:它是指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能够成功跨越交际双方的文化身份,从而有效而得体地完成交际行为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技能。其中,跨文化敏感度能力就是情感能力,指的是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的动机和态度等;跨文化意识是认知能力,包括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等;跨文化技能是指行为的得体能力,指的是在跨文化背景环境下具备完成交际任务和达到交际目标的能力。

对于从事国际传播工作者而言,首先是要有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认识态度。这既不是排斥心理,不是敌对心理,也不是轻视心理,更不能是侵入心理,而应该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交流的动力,从而以平和心态接受文化差异,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文化差异带来的对话方的文化审视行为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然后是要做到知彼。要知其文化形态、文化形态的成因、文化拥有者的文化需求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态度;还要了解这个文化群体的状态,尤其是他们的文化接受心理,再循其心理接受轨迹来规划文化传播行为。最后是基于前面对文化差异和对文化接受者的认识,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化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环境以及对传播效果的预期,这样的文化传播活动才能实现得体、有效。

对于国际传播人才而言,只有通过训练获得了跨文化传播(交际)能力,才能以平和心态面对不同文化,以融入心态走近不同文化群体,以效果先行心态设计传播活动,以提高影响力心态来实现传播行为的持续性。


2020年10月23日,在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院师生回信,在信中他特别提到:“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而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关键同样在人。一方面,高校要承担起培养优秀国际传播人才的使命;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机会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共同汇成“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强大洪流。

本文为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京剧传播研究"(项目号:14JDWYB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于建刚: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