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程造价改革走深走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推进工程造价改革走深走实

陈晴

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1

摘要:工程造价改革不是某一阶段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持续的改革;工程造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技术、管理和经济的结合,既要有整体规划,又要有底层技术基础,还要有专业人才支撑,更重要的是不断推广完善。这就需要凝聚工程造价改革新思路,开创转型新格局,建立共商、共建、共创、共享的新生态。基于此,对推进工程造价改革走深走实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改革;措施

引言

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工程造价作为其中的关键内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对企业成本及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在信息化时代,很多信息技术相继被应用到工程造价中,但实际应用过程仍然有待完善。因此,有必要分析阻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因素,保障造价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为了解决工程造价建设问题,确保其和市场需求相互适应,有必要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水平,促使其朝着现代、科学的方向不断发展。

1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一项建设工程中包含很多内容,在对这些内容进行造价管理时,涉及的领域较广,若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最终的造价产生较大影响。在建设工程施工时,对其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可以从工程的决策阶段开始一直到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并依照相关的设计图纸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技术应用进行管理,并对其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现象进行严格监督,防止因任何一个细小错误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为了可以有效对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需要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对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影响造价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再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潜在的问题进行预估,制定出规范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进而确保进建筑方案的可行性。

2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2.1人为因素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多。造价管理也是如此,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虽然施工单位采取了各种造价控制方案,但是由于不同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不同、参与造价管理的人员个人素质也不同,容易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出现问题,由此对工程项目参建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信息化专业人才

(1)专业人才地位较低。虽然超过七成企业都邀请专业信息管理人员操作,但是并没有指明信息资源开发及人员安排,也没有将这些人员归入行业人才体系中,企业没有充分重视信息岗位,因而使得信息资源加工人员缺少专业意识,企业缺少信息加工人才吸引力,最终导致人员从事信息化工作积极性较低。(2)复合型人才较少。国内从事工程造价人员专业知识较弱,创新及技术能力不够,距离复合型人才仍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行业中,信息化人才培训及培养计划的短缺还会限制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输出,信息化人才缺少充足来源。另外,企业忽视专业人才培养,也会导致从事信息化人员数量不断减少。

2.3市场经济的不规则变动

我国当前实行的经济模式为市场经济,建设工程所使用的基础材料都是从市场上进行购置的。但是由于外部环境以及国内政策的影响,材料市场价格是会变动的。建设工程使用的原材料价格增长,进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这也是目前我国施工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新材料会非常多,并且其原材料种类和其数量具备多元化的特征,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是很难对建设工程进行合理的评估预算的。这就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建设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出现评估困难的原因。

3推进工程造价改革走深走实的具体策略

3.1构建多元化的造价信息服务方式

构建多元化的造价信息服务方式,编制人工、主材价格指数和项目造价指数。逐步消除政府部门对市场形成工程造价信息的干预,建立多元化造价信息发布机制,统一信息发布规则,支持和引导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团体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各自工程造价信息。用大数据+应用形成不同应用主体的解决方案,通过应用大数据释放力量,形成新的应用场景,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变革的需求,从而使造价领域的生产能力不断进化,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能力。逐步形成政府信息、社会团体信息和企业信息共存的局面,供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研判参考。

3.2对市场行情进行深入了解加大资金的控制力度

致使工程造价与预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的不断波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若想使相应的误差降到最低,就要提升各个方面的预测能力。第一,对市场中容易影响造价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全面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同时,对受价格波动较大的厂家和人力进行有效的采集和整理,对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做出更好的预算;第二,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把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做好记录与整理,并且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要建立一个动态管理方案,确保建筑当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三,相关的建筑企业自身要有一个良好的信息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实时对造价进行管控,并定期对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变动的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对潜在的问题也要制定相应的举措进行预防;第四,对市场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由于项目工程具有波动性,所以,要对它的动态信息和施工进度进行有效记录,并定期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3.3建设专门的监督造价管理部门

由于早期我国的建筑行业内的制度不规范,造成很多乱现象出现,很多建设工程的造价成本预算偏高,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多重原因,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提前规划成本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人员的自私自利行为,很多的相关人员,项目部成员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人为的把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数据提高,长久下去不仅影响工程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甚至会助长到社会的不良风气。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并且应当建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和公司的合法利益更能保证整个行业的正常运行。

3.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结合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特点,企业人才培养期间应从下面三个层面入手。(1)加强领导及主管人员培训,将信息化理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思路、原理、走向等知识传播。(2)信息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培养计算机技术与系统维护人才,做好常见故障处理及造价管理知识等内容传播。(3)业务操作人员培训,将实际操作作为重点,加强日常工程造价业务操作平台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费用,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管理费等。其中,设施的采购费和材料使用费具有不确定性,所产生的费用也具有较大的波动,因此,相关的建筑单位一定要对这部分的资金做好预算,降低施工成本,使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文上勇,张继钢.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J].建筑经济,2021,42(01):74-76.

[2]顾杉.数字化当前,工程造价改革转型之路该如何走[J].低碳世界,2020,10(11):187-188.

[3]沈巍.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措施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1):120+119.

[4]樊浩东.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0(05):133.

[5]叶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中的合理低价中标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9(2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