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初探

李啸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摘要:历史建筑是文化的传承象征,它反映了建筑历史风貌和地域性特点,是城市发展演变历程中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载体,有着较为广泛的意义。它可以是伟大的建筑作品,也可以是特定地域有时代标志性、象征性、体现集体记忆或体现一定艺术特色、建筑科学的建筑物、构筑物;既可以是单体建筑,也可以是有特色空间组合的建筑群。由于对建筑文化遗产缺乏直接适用的规章制度与保护措施,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以及尚未被发掘、认定的历史建筑都可能面临年久失修、利用不当和拆除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风貌。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更新

引言

城市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部分城市历史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跟不上现代城市发展的节奏,逐渐无法满足当代人对所在城市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城市历史建筑既要留得住历史,又要面向未来,于是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历史建筑与新环境和谐共存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

1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当前城市设计和社会的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变得越来越普遍。许多现代历史建筑保存相对较好,可以在不进行一定改造的情况下有意义地应用。但是,由于历史建筑本身,其功能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相应的资源节约和环境舒适性方面往往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会导致更有效的进步和更有效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明确文物保护和历史更新的原则,将其应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帮助历史建筑在新时代发光,与时俱进。一些历史建筑往往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整和翻新,并进行相应的扩建,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因此,我们应注意全面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舒适性,使历史建筑发挥更大作用。

2城市历史建筑的价值

2.1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建筑是经各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历史年代的建筑物。城市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是展示一座城市的重要文化载体,可以忠实地记录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城市风貌的主体,是城市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建筑物。

2.2历史建筑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活动信息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痕迹。历史建筑通过自身的内容特征展示了这些历史痕迹,可以帮助传播文化,帮助现代人更好地了解建筑文明、建筑技术、建筑组织和建筑文化。历史建筑往往承载着现代社会无法模仿和复制的更多历史文化痕迹。因此,最好明确这些社会发展中突出的历史和文化痕迹,保护和更新历史建筑。

2.3社会艺术价值

每一座历史建筑物不仅有它的艺术美,也具有社会性,建筑与社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时代的建筑特点反映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背景,城市历史建筑体现了时代精神,它的外观形态通过它的自身结构、色彩肌理、尺度比例等组合直接给我们传递它要表达的语言信息和展示的内容。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把建筑美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表达了人们的历史情感。

3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创新与实践

3.1保护与更新的目标

由政府提供保护经费,依赖性强,资金来源单一,专业人才、技术支持保障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市民对历史建筑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公众参与意识淡薄,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和企业成功管理经验,既解决历史建筑保护资金来源问题,提供技术线路支持,对历史建筑进一步更新和开发,同时配合政府的协调作用,并制定相应直接适应的保护制度,起到保护与更新的双重目标。多元文化融汇共存、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导致地方特色日益消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护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明自信。

3.2融合新旧空间环境

在城市历史环境中,插入新的建筑与环境,建立新的空间形态,处理好新建建筑及环境设计美学元素与空间的关系。新建现代建筑和历史建筑处于同一空间环境中,既要尊重城市记忆,也要兼顾周边历史建筑及环境。建筑空间的体块穿插和面砖的颜色与周围历史建筑相呼应,与整条街的历史环境丝毫没有违和感,现代简约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既具时代性,又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历史环境有机结合呈现。

3.3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的文创新模式的构想

通过围绕历史建筑IP的旅游、游戏、文学、影视等领域的结合所形成的文创模式可以极大地拉动地方经济。许多历史建筑位于乡村等地址偏僻经济落后地区,新的文创模式为乡村振兴的探索提供了新的道路。以历史建筑IP为基础的文创模式可以更好地传播历史建筑保护知识和理念,极大提高社会对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视,对民族自信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而文创产业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可以摆脱完全由政府投资维护修缮的传统模式,吸引资本市场的资金投入,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以市场为驱动力推动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的快速发展。

3.4节材改造

修复历史建筑时,需要明确材料空白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关于历史建筑的改造,有必要选择和使用可回收的新建筑材料,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确客户和市场的定位,避免因不合理的翻新而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把从历史建筑中移走的废车和建筑构件,以及工厂建筑的设施组合起来重新利用。这些设施和配件可以作为展示品,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历史建筑的宣传效果。

3.5建筑遗产认同感

在修缮和整治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时,还需注意社区居民对建筑遗产认同感的变化。首先社区居民对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认同强化主要体现在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两个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历史建筑功能属性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传统的住宅、祠堂、院校医院等从居住、宗族祭祀、教育商业演变出旅游观赏、展览、纪念等。这些历史建筑是社区居民关系的重要纽带,或者是几代人共同记忆的载体,当功能属性变化时,社区居民对历史建筑的情感价值认同弱化,人与人之间交流减少,邻里关系削弱,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随之降低。居民对历史建筑的认识及其保护态度和利用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建筑空间进行保护与整治,同时需要对精神文化进行有序的引导。对于历史建筑让其成为街区中的标识,打造成标志性空间符号,强化其空间特征,有利于历史建筑生命的延续。

结束语

城市历史建筑是物质历史文化遗存,有着大量的文化积淀和物质财富。城市历史建筑不是单一的,它还蕴含着很多内容,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人文性等,以及建筑本身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功能转换、色彩材质、比例尺度等。要想更好地掌握城市历史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工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的正确规划引导、法律法规的完善、权利与责任界限的规范化,保护与更新的创新性设计,才能使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少龙,田淑梅,李兴嘉.城市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浅析——以宜昌市二马路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05):107-110.

[2]林金霞.长沙市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王娟.盐城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9.

[4]俞菲,曹永康.以保护更新为导向的风貌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与保护策略研究——以武夷路21街坊为例[J].中外建筑,2019(02):50-53.

[5]郑洁.“文化+”战略下汉口原租界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美术馆片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