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党史教育模块活动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3

小学《 道德与法治》 课党史教育模块活动设计

叶海玫 马利云

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党史教育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需展开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遵循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探析多元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党史内容学习时主动探究,沉浸、思考、联系、整合,进而迁移内化。

关键词:党史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100周年,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意义深远。认真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感恩党,牢记党,领悟党,重温党史,加强党史教育,是时代之必要。自习近平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的重要讲话后,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学、大学内广泛开展,但在小学课程中的融入明显不足。


  1. 引言

小学党史教育内容集中于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第9-12课时,涉及党的成立史、抗战史、奋斗史等,内容广泛。[1]从小学生全人生发展视角看,小学阶段培养其对党史学习的兴趣,能够使其终身受益。教学实践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身的德育功能,利于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党史内容及精神教育,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但党史内容有其特殊性,需要尊重五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学习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达到党史教育的良好成效。

  1. 教学活动设计的意义与学习者特征

(一)活动设计的意义

教学活动有生动性、自主性、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将相关学习的材料提供给学习者,设计活动的方式、规则与一般程序,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历独立观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过程,自主感受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自主利用经验、理论探究学习,由此获取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吸引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感受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体悟实践,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优秀精神并真正形成在思想、行为上的正向改变。在教学实践中,[2]学习者在活动学习过程中发现、迁移、重组、转化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借助教学素材和教师所提供当前活动的资料信息,主动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断探索,将新发现、新信息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行构建,产生新的知识,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形成明确的概念和正确的结论。小学《道德与法治》党史教育模块内容,如能借助发现学习来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精神,实现学习目标,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与色彩,并培养儿童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应是一个积极有益的尝试。

(二)学习者特征

在小学五年级这个阶段,小学生有着中段和高段的过渡特征,在道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会涌现下列学习特点:趣味性和好奇心增强、自主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求知欲增强。学生对于广泛的道法知识体系,尤其是历史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加强,乐于学习趣味且全面的历史知识,作为素养的提升和能力的拓展;随着工具性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学生能自主地利用现有材料,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究和动手操作;不论是在学习的深度还是广度上,学生对道法中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都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1. 活动设计原则

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点,尊重五年级小学生在道法课中的学习特点,借助教学活动的生动直观优势,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党史、学习党史的内驱力,由此提出《道德与法治》党史教育模块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一)基于教材立德树人原则

教材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德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主题与目标。紧抓教材与德育根本,兼顾活动性和综合性,以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直接引导与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党史教育与德育的相统一,是《道德与法治》党史教育模块教学活动设计的根本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显性教育多以教材为中心,达到知识性的巩固,有利于学生形成党史知识结构的基本认识、完善;隐性教育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体验、沉浸、领悟,给予学生启迪与精神力量,培养学生责任和创造自觉。二者相互统一,是教材与德育目标于学生身心的统一。

(二)整合中心与发散多元原则

活动设计以课时中心为基本点,兼顾单元中心,由此展开发散多元的活动,做到具体与形象结合的呈现。活动设计的发散与多元表现在活动的主题、内容发散,活动的材料、方式多元,活动的评价主体、尺度、渠道多元等。如鼓励儿童自评、互评,或家长与其他相关人员参与,成立小组进行评议等;不用唯一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表现;广泛收集儿童的各类学习成果和艺术作品,汇集来自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恰当、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同时,教师要整合学生动态性资源,围绕课堂主题中心,做好小结与总结。

(三)关照个性与集体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党史内容聚焦于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专题。五年级学生个性逐渐固定,个性倾向越发明显,有着个性化的学习特点。活动设计需考虑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因此,深入了解儿童是活动设计的基础,关照学生个性特色是活动设计的行动指南,但仍需融合集体主义教育。和其他道德与法治内容相比,党史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最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拥有集体认同感。在党史教育模块的活动设计下,要尊重学生个性,助力儿童个人成长;又要设计集体发现、协作、探究的环节,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增强学生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意识并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维护集体荣誊。

(四)课堂与生活相关原则

党史内容模块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较难主动认识、主动掌握的课程内容,因此,在活动设计中与生活的链接应更加紧密。[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框架就是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这些儿童生活不断扩展的生活空间为主线的。[4]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特性,课堂中要善于把课程内容生活化,把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变成生活化的活动。在活动设计和准备的过程中,要打破课堂和生活的界线,实现生活课堂和课堂生活化。以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在家庭平台、社区平台打造党史学习的生活课堂;挖掘地域、人物、时事等红色要素,融入课堂。让学生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党史学习过程;体验提出、探究或解决生活中党史问题的过程。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党史教育活动实施形式

  1. 图文并茂,引发猜想

道德与法治课文内容主要由插图及文字组成,这些插图和文字,是设计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利用好插图、文字,是借助教材来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式。根据这些图文设计活动,再加以游戏引入,可以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插图、文字形象又具体,游戏本身就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引发学生猜想,引起与课时内容主动的思考,为后续课堂引起情感态度的共鸣打下基础。如五年级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在“走向胜利”栏目下,可设计“观察图片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的思考活动。这是依据教材阅读角图文内容(图1)及活动园虚拟人物(图2)的发问,来触发学生调动党史知识,引发对浴血奋战的英雄们的敬仰之情,并探究纪念英雄方式来夯实学生的情感。

61c01e85ccc68_html_ebcb27bcd4e87b5f.jpg


61c01e85ccc68_html_ebcb27bcd4e87b5f.jpg






图1 图 2


  1. 吟唱红歌,感染气氛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涵盖“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音符与歌唱是学生感兴趣的要素与形式,是学生在教学之间主动放松下来的方式。红歌中记录着里程碑式的抗争史、建设史、奋斗史等,涵盖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大致内容,又收纳着多样又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书写着坚韧不屈的红色精神,通过悠扬的旋律吟唱起来,吟唱者的正气和团结之感油然而生,红色正派的气氛渲染开来,可以服务于教材知识、课堂内容。例如《十送红军》《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可以满足第九课时“中国有了共产党”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学需要;《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又与第十一课时、第十二课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息息相关。设计吟唱红歌环节,学生能将词曲内容联系党史内容,积极主动地深挖历史事件和感受深远意义。

  1. 创演故事,共情角色

“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党史教育的目标。生活中的红色资源,多为历史影片和人物故事。如表1相关影视资料举例,利用光影和声响,让学生沉浸其中,引起共情,再引发学习内容的别样创生。把故事引入课堂,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创编故事等活动,调动学生的耳、口、脑、情,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在生动的情境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如在上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课时,引入《长津湖》观影活动,以影片细节展示抗美援朝战士的坚毅;上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大事”时,以电视剧《觉醒年代》引入陈独秀和杂志《新青年》的故事,再请学生讲一讲,演一演,再编一编,把红色人物、红色要素展现出来。从看、听、讲到演、编,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转变为以第一视角共情于角色,有利于主动将日常体悟与此联系起来,德育意义融于学生心中。


表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党史课时与相关影视资料举例

课标题

影视名称

课标题

影视名称

9、中国有了共产党

《1921》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开国大典》

《红星照耀中国》

《跨过鸭绿江》

《建军大业》

《长津湖》

  1. 夺取抗日战争和

人民解放的胜利

《八佰》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激荡•1978-2008》

《金陵十三钗》

《命运》

《铁道英雄》

《中国力量》


  1. 汇集照片,迁移经验

学生在活动中需提高学科能力与党史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经历交流经验、利用经验、迁移经验的过程,收获切身的感想,以此来夯实两方面的能力。通过组织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的社会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红色标语,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长久的红色记忆点,创生与红色要素的联系。除了拍摄与党相关的红色标语、党员人物纪念馆信息图,还可以设计具有时效性的汇集、调查活动。如在五月四日这一天,去寻找“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标语,并交流活动体验。学生会与党史中的里程碑式的时间、事件建立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更为敏感地注意到红色元素,体验红色文化,并形成主动思索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的积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党史内容的活动实施形式不断变化与创生。教师应遵循学科与教学基本原则,深入浅出地实行德育,整合资源以链接学生生活,引发小学生在党史内容上探究的主动性,逐步形成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坚定爱国主义情操。



参考文献:

1] 余厚石.中小学开展党史教育路径探析[J].天津教育,2021(25):27-28.

2] 郭琪.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3] 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5-20.

4] 薛相锋.“五化”设计让课堂动起来——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设计例谈[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