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统编教材中的现当代诗歌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3


轻叩诗歌的大门——统编教材中的现当代诗歌教学探析

李玉华

山东省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 山东 郯城县 276100

摘要:现当代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决定了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其他文体,一读而过的“浅”教和以讲代悟的“深”教都会极大地挫伤儿童学习诗歌的兴趣。立足《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文章以统编教材中的现当代诗歌为例,从诵读、想象、悟情、学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诗歌的教学策略,力求引领儿童的诗歌阅读实现言意兼得,以诗歌之美浸润心灵,飞扬思维。

关键词:诵读 补白想象 知人论世的方式 建构支架

在儿童的阅读世界里,诗歌的形式最喜闻乐见。从出生到咿呀学语,父母常以浅显易懂、合辙押韵的儿歌唱读陪伴孩子的成长,语言的学习就从诗的最初“种植”开始了。统编教材顺应儿童的天性,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编排儿歌、童谣、古诗,开启识字阅读的语言学习之旅。二年级下册开始编排现代诗,四年级下册以整个单元的形式编排了诗歌综合性学习,到六年级上册编排了两首现代诗,一以贯之地体现了诗歌选文的丰富性和诗歌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

现当代诗歌音律和谐,意达深远,是一种抒情言志的表达含蓄的特定语言艺术。对于小学段的儿童来说,诗歌学习对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丰富想象,发展思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关于诗歌的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现当代诗歌的教学也应从这些角度出发,“深”文“浅”教——轻叩诗歌的大门。下面,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现当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1.好诗“不厌百回读”——读诗歌,感诗韵

对于诗歌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诵读”为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苏东坡有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百回读”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诗歌的阅读。因此现代诗的教学要以诵读贯穿始终,这与古诗的教学策略大致相同。这里的读,应该是读通顺,读出韵律和节奏。教学时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诵读要有形式的变化。有形式的变化,诵读才有趣。比如,自己练读,同桌互读,小组展读,全班齐读。除此以外,还可以轮读,配乐读,配景读,表演读,唱和读,复沓读。形式上的多样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乐在其中,在反复诵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以四年级下册《绿》的诵读为例:

男生:刮的风是绿的,

女生:下的雨是绿的,

男生:流的水是绿的,

女生:阳光也是绿的。

这样的轮读有了语气的抑扬顿挫之感,“绿”的事物不同,时间和空间都有了不同,“绿”在整个世界铺展开来。

齐: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师: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

生:挤在一起,

师:重叠在一起,

生:重叠在一起,

师: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生:交叉在一起。

这样的重复诵读、唱和着读,让大自然的“绿”有了动感,有了层次,有了生机。

二是诵读要有韵律的美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还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对语言本身有研究,有发现,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出诗的韵味,又可以在诵读中鉴赏诗歌语言。以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为例,发现现代诗的押韵不像古诗那样讲究,它既可以中间押韵还可以隔句押韵甚至整篇不押韵。“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首诗中,光、香、响就是隔句押韵。在教学中不是讲押韵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如每一行诗句最后一个字的读音之间的关联, “啊”的变调,排比的句式,问句的语气,学生对诗歌有了研读发现,诵读起来就有了轻重缓急的变化,诗歌的韵律之美也就水到渠成。

2.想象,这是种特质。”——想画面,通诗意

诗歌意境悠远,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创作诗歌时正是借助生活中熟知的景物来寄托一种无以表达的情思,抒发心中的所想。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教学时,诵读与欣赏诗歌自然也离不开想象。狄德罗说:“想象,这是种特质。”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特质,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才能走进诗人笔下的情境里,读懂诗歌的内容。

想象画面,有两点策略:

一是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不是凭空乱想,而是要想象具体。有细节的想象才生动。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溪边》,先品味“静”感,抓住垂柳“梳妆”是因为水静,蜻蜓稳“立”竿上是因为垂钓人的静,看似动的表达,却呈现时间与空气都停止一般的静感;再着眼“忽然”带来的意境转换,“碎”与“蹦跳”打破画面的静立感,鱼跳人欢,“动”感四溢,生机盎然。想象的步步推进使诗歌的动静之美跃然纸上,语言文字有了灵性。再如四年级上册《秋晚的江上》,诗歌中归鸟“驮”斜阳,“双翅翻”,斜阳“掉”江上,芦苇“妆”红颜,这一系列的动感画面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时研读诗歌中的关联,本是“倦鸟”,却又“驮”斜阳,本已“头白”,却又“妆”“红颜”,体会诗歌动感画面的情节变化带来的惊喜,读来更富有节奏感。

二是补白诗歌,丰富意境。卢梭说:“现实世界是有界限的,而想象世界无边无界”。诗歌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跳跃性强,诗歌的景物有限,但诗歌的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都有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诗歌表达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丰富诗人表达的意境,填补文字所留下的空白。如四年级下册《繁星(七一)》整首诗的意境是以几个具体的意象构成的。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每个意象之间都存在着空白,都是可以发挥想象的地方。教学中不必讲意境和意象,只要让学生说说想到了冰心儿时生活的哪些画面,引发自己想到了哪些生活中的人与景,景与事,然后补白:“这些事”是——(哪些事)。 “永不漫灭的记忆”里,有——(哪些景?哪些人?哪些事?)想象画面让诗富有了灵魂,让学生走进了诗歌中的意境,也走进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体会到了诗人与母亲之间深深的情感,和作者一起在美好的画面里静静地感受母亲带来的温暖和童年带来的快乐。

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广延展,悟诗情

读书不能浮于文字表面,读诗歌更是如此。作者写作,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教学时要广泛借助资料,延伸对作者和作品的阅读,发掘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常以“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式。笔者以为,学习现当代诗歌,依然要深入了解作者以及他的生活背景和所处的环境,才能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作者借助作品要表达的心声。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繁星(一三一)》,引导学生了解冰心和大海的渊源,她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将领,冰心出生后7个月就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很长时间生活在大海边。她在《往事》中写道:“晴朗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升。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岩石。”童年的那些快乐时光,每一点、每一滴,都成为冰心回忆里的那些“星光”,那些“花香”,那些“清响”。

再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歌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点与中国革命史的关系,理解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真切感受到作者对延安精神深厚的情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4.诗是一种惊奇”——学诗言,享诗趣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法国诗人马拉美认为诗歌是“与日常生活中的消息性语言截然不同的生成性语言”。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可以获得更深层的美的享受。儿童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神奇而又充满幻想的。在小学段教学诗歌,引导学生诵读诗歌,用诗歌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使之成长为情感细腻、心灵柔软、眼中有光的人,从小体验文字和生活带来的美感,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之一。

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搭建支架,建立支架下的诗歌语言学习与实践,读、诵、想、说、写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享受到诗歌带来的乐趣。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时,设计话题支架:走进大自然,你都发现了哪些景物的变化?有了这样的交流,再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说:脚尖滑过的地方,_____的_____,___了;_____的_____,___了;_____的_____,___了。诗歌的想象和表达融为一体。

这样的支架,在《繁星(七一)》的教学中也可以设计: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用诗歌的语言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感受,表达心中的真情。学习诗歌,不再只是诵读与领悟作者的情感,而是感悟诗歌的语言特点,在仿写训练中逐步学会运用语言,创作童诗。

学习四年级上册《秋江的晚上》,有个叫王若莹的学生就仿照原文,创作了《鱼儿归江》:

归江的鱼儿,

尽管是累了,

但也要防止鸟儿吃它。

鸟儿把太阳拉了下来,

江水瞬间就成橘色。

阳光十分刺眼,

鱼儿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前方是一个“人行道”吗?

鱼儿像小车一样,

忽快忽慢,

忽快忽慢……

仿写创作虽然稚嫩,但儿童的天性得以张扬,爱诗歌的兴趣得以保护,能够用自己独有的诗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设想一个真正的人没有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当儿童遇上诗歌,心灵上“种植”了诗歌的种子,他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一定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江上》时,设计情景支架:观察课堂上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然后仿照诗歌的语言,也来写一写《课上》。

5.结语

支架的建构,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平台,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诗歌的语言记录所见所思所感,表达心中的真情,同时也实现了“浅浅”地教“深深地”学。学生在仿写训练中逐步学会运用语言,创编童诗。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是一种惊奇”,当儿童遇上诗歌,轻轻叩响诗歌的大门,这种语文学习的“惊奇”必是他们人生旅途上一道亮丽的美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 麦珏昉:语用、思维、审美:现代诗歌教学的“铁三角”——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二学段为例;《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30期

3.王宏伟:诗歌鉴赏的“补白”艺术;《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09期

4.多闻作文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