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说人物性格再认--- 换个角度看宝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新课程标准下小说人物性格再认 --- 换个角度看宝玉

白选林

西北农林科大附属中学

提要:在传统的认识领域,对贾宝玉的形象已经有了定论,一般认为他是初步具有民主思想的贵族公子,也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但对这一形象身上体现的正面意义发掘得远远不够。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形象,也为中学生全面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 纨绔 膏粱 贬词褒用 新角度 可爱 灵秀 知书达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小说单元有选自于《红楼梦》的 《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在这一章节中,作家曹雪芹用他的如椽之笔,为读者展现了一群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应该是全书主要人物的第一次集中亮相。在这一情节中,贾宝玉出场最晚。作者先让黛玉与其他人物见面之后,才安排她与宝玉见面,这样的构思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更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神来之笔。作家的用意是让 “舞台”上的其他演员退场之后,才让主要人物单独表演,避免了“剧情”的杂乱和其他人物的干扰,这样一来,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可以得到尽情的挥洒与彰显。

贾宝玉是贾府中“王”字辈中的代表人物,是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的掌上明珠,更是贾府的未来。阖府上下,除赵姨娘、贾环之外,都对他疼爱有加,说他是贾府的“小皇帝”一点都不为过。下人们对其生活起居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丝毫不敢有所怠慢。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一般人眼中一位地地道道的膏粱子弟。

既然如此,他身上肯定少不了贵族公子哥儿们的一些怀习气,这是肯定的。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内容是小说情节的开始,这个时期的贾宝玉尚未成年,思想尚未定型。作者在这一课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少年形象。可以说,当时的贾宝玉比较单纯,某种程度上还有点可爱,是一位长相英俊的阳光少年。

宝玉生活在封建时代末期,身上当然带有时代的印记。封建礼教对他的影响很大,家人对他的约束也很严格,可以说上有社会,下有家庭,均对他有严格的管束。但处于双重重压之下的他,最终还是成了一名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可是今天本文的谈论的重点不在此。我们打算换个角度,从另一个视角观察他,也许能够发现一个与常人眼中不一样的贾宝玉。

“宝黛相见”是小说重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情节,也是小说最动人的情节之一。作者对二人见面做了精细的铺垫和描绘。双方第一次见面后,他们各自在心中默默惊叹,好像在哪里见过,要不然怎么这样眼熟?当然,作者这样安排,也是为了照应第一章中“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从另一方面讲,站在黛玉面前的宝玉,的确是一位相貌非凡,谈吐从容,令人过目难忘的英俊公子。他大方、随和、颇有见识,礼节周全。从外面回来后,第一件事情是向贾母禀报,自己按时安全地回到家中,他也知道贾母对自己的牵挂。他们见面以后,老祖宗才让宝玉去见自己的父母,让他给大人们知会一声,避免他们操心牵挂。大人这样要求他,他也这样做了,足见其对大人的顺从、听话以及乖巧。

接下来,宝玉便正式与远道而来的表妹林黛玉相见,见面后问她读什么书,问她是否有表字,黛玉如实做了回答。当得知黛玉还未有表字时,他便为黛玉取了一个表字, “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秒。”①并解释道:“《西方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②这些举动虽然是他们见面后的玩笑,但这也是一个很有文学素养的玩笑,他所取的字,既包含黛玉之名,又暗含黛玉之神情,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的产物,若是没有一点的文学功底,这样的玩笑是断然不可能开的。

他这样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宝玉性格的另一面。黛玉在进贾府之前,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③读者应该注意,他厌恶读书,但并非所有的书籍,他厌恶的只是宣传“孔孟之道”的《四书》、《五经》之类,而其他在当时有进步意义的书籍,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手,不遗余力地去阅读、吸收。这一点,能够从小说后面的章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及《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等情节中得到印证。尽管那些清客相公有巴结贾政之嫌,但贾宝玉所题对额确也有可取之处,这一切,都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学功底。

在小说的后面的情节中,读者还会看到贾府中另一个少年形象,那就是贾政赵姨娘所生的儿子、宝玉的同父异母弟弟-----贾环。他虽是姨娘所生,但按照封建礼法可算是主子,小说中他的故事远远没有宝玉多,但这一形象却可看作宝玉的对立面,通过与这个人物的对比,我们可以感悟到宝玉身上许多优秀的方面。

贾环举止粗俗,诡计多端,颇有小人之风。下围棋玩耍时,与丫头莺儿撒泼耍赖,输钱赖账。他十分嫉恨自己的哥哥宝玉,由于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关注与重视,内心的积怨越积越深,多次陷害宝玉,他小小的年纪,故意掀翻烛台,想以此烫瞎宝玉的眼睛,虽然目的没有达到,但宝玉也被烫伤脸面,其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金钏跳井事件后,他诬陷宝玉,使得宝玉遭受贾政的毒打。在《红楼梦》里,贾环可以算得上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得人心的主子。从作者曹雪芹的立场来看,是把他当做贾宝玉的对立面来塑造的,一方面是为了衬托宝玉的善良,可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现封建家庭的嫡庶斗争。小说中的贾环的确粗鄙可憎,读者大多对他也持否定态度,贾环的粗鄙反衬宝玉的文雅;贾环的阴险反衬宝玉的磊落;贾环的狭隘反衬宝玉的高尚。

因此,应该认为宝玉是一位单纯、好学、知礼、灵秀的少年形象。

这样说来,少年时代的贾宝玉,身处书香门第、簪缨之族,但他并没有完全被孔孟之道束缚。反之,他对这些理论不屑一顾,对那些一般人所汲汲追逐的名利,他也不闻不问,而对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丫鬟婢女,却倾注了极大的同情与关爱。他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④

在四大名著中,唯有《红楼梦》塑造了一大群与当代中学生年龄相仿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思想性格最易被中学生所接受。我们阅读小说,分析人物形象,应该看到其性格中落后的一面、消极的一面,也应该看到其健康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从对小说人物的感悟中,读者们应该弘扬人性的光辉,诸如善良、随和、关爱、乐观、进取、温婉、达理、知书、懂规、恭敬和谦让等等;摈弃人性的丑恶,诸如凶残、暴戾、狂妄、嫉妒、自私、冷漠、无知、蛮横、任性、狭隘、偏激、固执和消极等等,进而通过潜移默化,去伪存真来提升自己。

这就是我们对贾宝玉做的再认识,也希望我们的方法,我们的视角能对青少年阅读这本文学巨著提供一点帮助。


------------------------------

①、见《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2版第50页)

②、见《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2版第50页)

③、见《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2版第45页)

④ 、见《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12月北京第2版第28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大学附中 白选林

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