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教育价值探讨及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小学国学教育价值探讨及创新策略

李芳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2

摘要:小学阶段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启蒙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小学教育;国学经典;教学改进

一、引言

国学经典是我国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是生活经验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一财富利用好了,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养成学生的优秀品质、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小学国学教育的价值

(一)弘扬我国传统道德与品性

国学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更是展现传统社会道德结构,以及中华民族气节文化特征的重要方式。人格是个体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个体存在的一种象征,只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人民群众用博爱之心、平等之心来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以及社会接触。国学启蒙教育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应用,不仅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道德与品性,让小学可以全面感受到古人乐观豁达的胸怀以及豁然的乐世情怀,同时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引导小学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发展。所以,国学启蒙教育可以改变人们追求现实事物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道德,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国家基本政策。

(二)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探寻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增强个人意识和身心修养的重要性。而国学启蒙教育则在小学成长时期就利用文化的优越性唤起小学内在生命力以及自我形态意识,国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小学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又是对小学本身潜能开发与提升的一种合理措施。通过小学国学启蒙教育,可以帮助小学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给予个体不同的文化感和情感体验,以此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文化导向。同时,国学启蒙教育本身是对小学内心情感的一种教育影响措施,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有计划地参与到个体全面发展中,挖掘小学个体内在的独特性,促进小学自我认识的全面发展。这样,小学的思想就受到了合理的开发与感染,在潜移默化中点亮小学的思想与精神,引导小学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

三、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推进策略

(一)国学教育日常化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国学经典教育。但是,一些学校国学教育形式单一,仍然停留在对经典的解读和诵读上,没有安排固定的时间来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也缺乏针对性,只是偶尔在语文课上随意穿插一些相关国学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理解,学习系统性不强,没有把国学教育日常化。把国学教育日常化,首先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可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养成学生美好心灵的最好阵地之一,它不仅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关乎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好的学习环境的创设,是靠日常教育的养成。为此,创设国学经典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能感受到学习国学经典的浓郁书香氛围,系统品味国学经典之美,学生就会感觉到校园里日日散发的迷人芬芳,感受中华传统浓浓的文化气息,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在回味无穷中得到提升。把国学教育日常化,其次是讲究渗透。国学经典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日日进行,非一日之功而能成就。如果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仅靠偶尔或短时间的课堂穿插或小课教授,难以形成教育上的渗透之势。如果教师讲究国学经典对学生教育的渗透之法,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氛围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则效果不菲。例如通过早读时间的集体诵读活动,让学生天天学,日日思,持之以恒品味、吸纳;再如课前诵读,在下午第一节课前设定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与早读形成呼应连贯之势,让学生在一天内集中诵读两次。可以利用学校里的角角落落,创立国学经典阅读角,展示国学经典学习内容,拓宽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等等。这样,不仅会让国学经典学习的整体性氛围更加浓厚,而且会把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在每日的国学学习中,形成良好习惯。

  1. 国学教育多样化

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有一个共同的第一感受就是距离我们时代久远,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好,第一感受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且有可能失去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而避免“畏难”情绪的产生和提高学习兴趣的办法,就是把国学教育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中走进经典,享受学习国学经典的快乐。一是以课外活动为依托,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例如,组织中华传统文化课外活动,例如武术、国画儿、剪纸等等,分年级成立武术、国画儿、剪纸等国学学习兴趣班,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为学生提供增强国学经典学习兴趣、拔高学习能力的条件,以帮助、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兴趣学习中来;再如,举办国学经典故事会,固定地点,专人管理,组织同学把每日诵读、理解的国学经典故事在课外活动时间分享给其他同学,不分年级,不分班级,不管同学之间认识还是不认识,只要有时间就去分享。如此,就能把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发出来,成果展示出来,从而享受学习国学经典的成功和快乐。二是以课内学习为依托,有计划、系统性地进行学习。例如由学校组织语文、历史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开发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根据难易程度和学生认知水平编写适合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校级课程,分年级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以合适的内容供不同年级或学段的学生学习。

(三)国学教育艺术化

国学经典的学习不能呆板和固化,需要灵活和艺术。一般的教师认为学习国学经典,背会就算达标。至于其他的理解、运用等,要看学生的情况。这样的想法固然没有错误,但是,有了这种想法难免让我们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变得呆板,产生固化思维。事实上,学习国学经典离不开背诵,但是过于强调背诵反而会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变得呆板、枯燥,进而降低阅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学好国学经典,还需要把国学教育艺术化。一是作为经典,国学本身就是负载思想的艺术品,否则也不会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经典之作。为此,我们需要把国学经典当做“艺术品”来学。例如对唐诗宋词,其自身的艺术性很强。王维诗歌画一样的境界,李白诗中浪漫主义的风格,杜甫诗中现实主义的特色,等等,以不同的风格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现实生活等方面内容,在表达作者情思的同时,体现出了国学经典的艺术之美。这些经典或咏叹爱情,或讴歌大自然,或抒发豪情,或感慨人生,富有诗情画意和生活哲理,充满感染力,代表着中国诗词创作的较高艺术成就。

(三)将我国传统节日与文明礼仪教育相互糅合

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指导学生开展对传统佳节的内涵探究学习活动,如了解佳节的来历,寓意以及背后的故事,制作手抄报,摘抄并背诵有关的经典诗歌和文章,举办知识小竞赛,举办开笔礼、入学礼等方式。在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既可以了解传统佳节的风俗习惯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又可以使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有趣的形式,将学生所受到的文明礼仪教育变成实际行动,致知于行,使其真正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

总结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法策略。在小学阶段融入国学教育,需要我们把国学教育日常化、多样化、艺术化、规律化。这样做,教育的效果才会逐步显现出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萍等.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23).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

[3]刘幸.锦州市小学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

[4][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