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

刘利平 雷艳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小河口学校 641113


摘要:之所以要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旨在让学生能够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热爱并珍惜生命。初中生在学习生涯中,属于启蒙阶段,而这一阶段,学生受年龄影响,处在青春发育期,作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维波动较大,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在学海遨游时,很容易遭受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逐渐消极。如若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生命教育,很大程度上危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学生不能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这一消极观念,对学生学习生涯的影响。只有切实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渗透生命教育。本文针对偏远农村中小学教育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提出以下建议帮助教育工作者,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小学;实践;农村

引言: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欣赏并体会生命的美感。中小学基础学科当中具备丰富的生命教育材料。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普及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中小学时期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作为学校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农村家庭中,家长为了使学生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采取限制学生自由的行为模式,使学生只能够对学习“感兴趣”并限制一切能够接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不让其参加其他活动。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苦不堪言,过大的压力也导致了对学习的消极情绪。受应试教育影响,极大的压力、过多的考试内容以及繁重的作业内容,都成为学生对生命产生消极的罪魁祸首。

  1. 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一)以生为本,转换观念

近些年来,学生受压力的影响、年龄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脆弱,对于打击没有好的心态接受,这就导致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青少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国家未来的建设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学生的影响,可是本应该在花季成长的学生,却表现出对生命的冷漠,再让人感到无比痛心的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由得感到惋惜。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其认知能力价值观念都没形成。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中小学中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能够及时转换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目前,在中小学基础学科当中,生命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中积极的渗透,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教学目标的内涵。渗透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新课程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中小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与美好,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到生命的宝贵意义。最后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渗透生命教育的同时,满足新课改政策的要求。

(二)应用生命教育,成为社会进步的根基

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学生为根基,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建设学生思想观念。学生与教师发展的结果,加起来就是物质、精神的总和。中小学教育对学生心智启迪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生命教育,将教育整体的智慧与心灵有效整合,使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通过在课堂中积极灌输学生的生命教育思想体系,能够使其明白关乎尊严的基础就是生命,懂得任何事物都不能凌驾于生命之上。教师有效应用生命教育,将生命的神圣性与价值性渗透于学生思维当中,促进全社会的价值认同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构建所有人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因此,认真落实生命教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开展的进步的方向。

二、对待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爱感人,以情动人
 教师要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价值观。以真心换真心,用爱与真诚的态度感化学生,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关注学生和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当学生朋友与教师的双重角色。教师应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生活当中,挖掘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以夸赞和鼓励话语来表扬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或认真做事的进步并提出表扬,通过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不会轻易蔑视生命,尊重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对生命教育保有消极态度的学生要早早发现,选择科学合适的教育手段,疏导学生产生的消极心理,为其排忧解难,端正学习心态。与此同时,作者相信并坚信全体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要成为学生愉快的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教师,亦或者是一个朋友。时时刻刻都关心爱护学生,以爱来感化,用情来动人,不放弃每位学生。

(二)明确读书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教育理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价值在于为个人、社会甚至于国家带来希望,亦或者是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教师要为尚未形成正确价值理念的农村中小学生生明确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其树立人生目标,为学生指向正确的学习方向以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念。以古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和现代的“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的文学力量感染学生,摆脱消极心理,使其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为学生今后能够立足于如今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做好充分准备,明白读书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光辉前路,树立珍爱生命、赞美生命、尊重生命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修养 
“生命的本质使健全人格的教育”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才能更全面的养成优秀的人格修养。因此,教师应依据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等特点,积极创新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新鲜且新奇的内容,采取灵活与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中小学生对课上学习内容的兴趣,将课堂最大程度地归还于学生本体,改变教学本位,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与快乐,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心理活动也随之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使其养成与树立健全的人格修养,并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教师在课上也应多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为学生独具匠心的构建学习情境,点燃学生的好奇心里的火焰,还可以利用课下丰富的课余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比如,教师组织开展学生饲养动物、培植植物等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与贯彻生命教育,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同时,心里获得对生命美的向往,将自己参加活动的兴趣和行动力,正迁移到对生命教育的深层研究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修养。

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应能够做到时刻认真贯彻落实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观念,让学生能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通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度过人生的每一阶段。有关生命教育,在生命意义的探索、生命价值的思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学生能进一步认知生命的宽度和长度,塑造起善待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生观。为达成此目标,也需要教师更努力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程启民,曹元彬,李云.农村中小学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9).

[2]姜军海.在农村小学教学点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都市家教月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