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美关系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3

当前中美关系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李颜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摘要:近年来,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中美关系面临着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政客为了巩固自身利益不惜歪曲事实抹黑中国,借机用挑衅性质的语言对中国进行攻击,两国关系呈现复杂紧张的态势。中美关系的走向,对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基于当前中美关系演变的背景之下,从中美双方的外交趋向、中美关系变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当前中美关系下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等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中美关系 影响 对策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在校大学生具有知识层次高、国际视野宽、接受能力强、情绪易于激动等特点,国际形势的变化势必对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一定影响。当前,中美关系的恶化就对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未来走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主要是基于中美关系之变,探讨高校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 、中美关系的演变及趋向是全方位的

1.美国政府无端挑衅,恶化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不管是从意识形态的对立,还是综合国力的对比,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美国一直是较为强势的发达国家,中国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也成为了实力最强劲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崛起的速度世界瞩目,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心与日俱增,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为了巩固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实行霸权主义外交,无视我国的国家利益,不惜歪曲事实抹黑中国,开始不断推出丑华反华排华政策,不择手段采取对中国极限施压,比如针对中兴、华为等通讯制造业的科技打压,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的优势抑制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中美贸易战、单边制裁、结盟对付中国频频上演,一些政客多次公开发布不怀好意的言论,都表现出排斥中国,企图与中国脱钩的倾向。在今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民动员,有序防控,成绩斐然,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宝贵的抗疫经验。反观美国,虽然美国确诊人数已经是超过了600万,并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特朗普政府不仅没有把美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没有拿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反而声称是中国将新冠肺炎传染到了美国,妄图把疫情的矛头指向中国,变本加厉通过各种手段来不断抹黑中国打压中国。同时,美国侦察机不断对中国进行抵近飞行,美国军舰不断驶近我国近海,百般挑衅,妄图制造事端。美国对我国肆无忌惮地挑衅导致中美双方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中美关系的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必定会影响大学生对世界格局的认知。

2.中国奉行和平发展,倡导合作共赢

近年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直表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顺应历史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一如既往致力于守护世界和平,体现大国担当,这与美国对华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美关系的实质,既是激烈的经济和外交斗争,更是一场高烈度的政治博弈,更是一场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严峻斗争。中美关系的突变和发展趋向对高校开展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是冲击,又是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当前中美关系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

高校爱国主义突出宣传中国文明历史及当前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这与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产生反差。尤其是美国在科技方面对华压制,蓄意制裁中国企业进行,使我们的民族产业陷入被动境地。激发了一部分大学生对美国的抵触情绪,同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焦虑和疑问。

1.美国的霸凌外交可能使大学生对中国的大国地位产生的疑问

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心中有着浓浓爱国情。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两弹一星”到“互联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就,使青年学生更加自信,感觉中国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现在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步步紧逼,蓄意挑衅,处处透露着对中国的不尊重与漠视,冲击了大学生以往对我国大国地位的一些认知,使学生在对美国充满愤怒的同时,对自身的爱国行为将会有更加深度的思考。

2.美国科技上的打压使大学生对我国科技发展状况产生疑问

过去在科技方面我们宣传的都是成功案例,像“两弹一星”、蛟龙号下海畅游、宇航员上天探秘,多项震惊世界的科技成就曾让国人一度扬眉吐气为之欢呼。然而目前美国对华为等通讯行业的打压,挑起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发动蓄谋已久的中美科技战,不惜一切代价为中美科技文化交流设置障碍,阻碍中国科技发展。这会使大学生意识到,中国核心技术存在明显的短板与缺陷,与美国掌握的科学技术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有受制于人的感觉,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表示质疑,甚至对发展成就产生疑问。

3.美国对中国无端指责和抹黑使影响大学生对我国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知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的对立,代表阶级利益立场的不同,国家制度存在的差异,美国对中国的敌对,归根结底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美国刻意抹黑社会主义制度,丑化我们的国家形象。不仅断章取义,带偏舆论,利用时事热点攻击中国,利用新冠疫情病毒对中国进行抹黑甩锅,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利用香港问题,歪曲中国的国家政策,这与学生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形成强烈反差,冲击学生对我国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既有认知。

4.美国限制中美科技文化交流使学生感到前途迷茫

国家之争不仅影响之间的关系,还对两国人民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尤大。许多打算赴美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影响了这些通过文化交流助力自己成长进步的学生。虽然在国家利益之下个人的利益不得不做出让步,他们出国交流深造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但是自身的发展遭受阻碍,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择业,不利于人生发展。当学生的自身利益和爱国情结产生冲突,将会陷入一种纠结甚至无望的状态,影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中美关系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契机

目前,中美关系的矛盾有升级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应当看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个契机,善于引导,冷静处理,就能够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争取青年学生这个群体。

1.这是一个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契机。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每一次国家危难、民族蒙羞、人民受难的时刻,青年总是迸发出的强烈爱国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力量,这是一种值得赞赏和保护的伟大情感,正是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的日益强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美国在全球的大国地位受到威胁,才出现今天中美关系复杂紧张的局面,让青年学生换一个视角看到这一点,他们会为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倍感自豪,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这是一个通过提升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良好机会。

2.这是一个培养忧患意识的契机。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同时并存,面对民族危机和强权政治,青年学生勇立历史潮头,挺身而出,舍生取义,为国家和民族发声,比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正是由于青年学生的发起和坚持,改写了中国的命运。当前,中美关系复杂性多变性,对我国和平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但是,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对青年学生进行忧患意识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忧国忧民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智慧。青年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可以凝聚起强大的爱国热情和炽热的爱国情感,成为促进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催化剂和动力。

3.这是一个对国家治理能力提高认识的契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党和政府给予人民群众浓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时,中国政府如实公布疫情,无私地为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的抗疫经验和成果,表现出大国担当的责任和形象。反观美国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美国政府迟缓低效的防控动作,滞后拖沓的防疫措施,含糊不清的疫情数据,面对其他国家的疫情的毫无怜悯自私利己。事实胜于雄辩,一边是坦诚相待和与人为善,一边是以邻为壑和造谣污蔑。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可以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

4.这是一个教育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契机。

面对美国的霸凌政治和层层打压,我们要不要发声?怎样发声?怎样立于不败之地?这都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和应对。其实这种理性与爱国并不矛盾。爱国情感弥足珍贵,爱国热情既要体现在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上,更要体现在为祖国的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行动中。利用美国的霸凌和对我们打压的契机,引导大学生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珍惜高贵时光,锤炼优秀品质,加强学风建设,提高自身本领,为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储备知识,积蓄力量,成为未来的栋梁。

四、当前中美关系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加强“自信”教育,旗帜鲜明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虚无缥缈的,它是具体的、有丰富内涵的。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人民的选择,适合中国当前国情。依靠制度的优势,我国长期保持了经济持续平稳快速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青年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主义理想化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认知,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者。

2.开展“四史”教育,找寻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

高校要通过积极、扎实的“认真学习四史”“树立正确历史观”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努力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时代担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通过学习党史,让学生深刻体会老一辈革命家流血牺牲、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通过学习新中国史,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建设者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创业艰辛;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开展“四史”教育,通过感受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出他们的热血和青春,感悟历史,提醒学生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要把“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从历史根源找到爱国主义的依据,让学生热爱我们这个国家,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把“四史”教育的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实际行动,让爱国主义教育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让“四史”学习成为大学生守初心、扬激情、再奋进的不竭动力。

3.用好鲜活事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古往今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无数仁人志士以身报国,他们的爱国情怀特别体现在知识分子身上,例如钱学森,钟南山,黄大年。榜样的力量,总是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站在中国这个与世界接轨的平台,理所应当树立“科技强国,理应有我”的理想抱负,要像钱学森、钟南山学习,学习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学习工作中,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政治、有信念,讲奉献、有作为,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加强传统教育,从中华历史文化中找到爱国主义的基因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都是家国情怀的不同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脱离了国家民族就会成为奢谈。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平实的话语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将自身的智慧与才能无私奉献于国家、奉献于人民,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找到爱国情怀的落脚点,把爱国情怀升华在思想意识中,把爱国行动落实到学习工作中,这才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当追求的人生价值。

5.与祖国共命运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政治舞台,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国家,也是充满希望与机遇的国家,中国在各方面发展的动力,韧劲,广阔的市场,都是最有吸引力的,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希望,这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为国家发展奋斗,也是为自己奋斗。建国七十周年期间,各大高校纷纷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充分表达了大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

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顾虑重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是一部饱受磨难,不断战胜挫折的历史,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但却无法遂愿。而如今的中国,已从苦难深渊走向繁荣复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生逢其时,我们要与祖国共命运,同时代共发展,将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以家国为己任,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绚丽篇章。

中美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对高校传统意义上平铺直叙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冲击,因此,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深刻分析中美关系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的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四史”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案例,让爱国主义真正入脑入心,引导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成为一名思想和行动上的爱国者。


参考文献:

[1]潘宁,徐晓璐.中美贸易战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4):11-14.

[2]马乔英.大国博弈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0.

[3]何爽爽.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究[J].现代交际,2019(19):164-163.

[4]吴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无论何时都要守护好爱国主义[N].环球时报,2019-06-11(015).

[5]程大为,赵忠,王孝松.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的思想源起及影响前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09):34-37.

[6]刘长军.青年学生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J].人民论坛,2019(0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