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度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3

教师角度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评价分析

周琦

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常态化才能使教学质量保持很高的水平,从教师角度评价的维度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调控。其中教师教学准备包括五个二级指标:场地设施检查、运动水平掌握、运动负荷分析、教学内容筛选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调控包括五个二级指标:教学组织形式、运动技能水平、师生交流互动情况、教学结构安排和教学秩序控制。


关键词:教师 体育教学 评价

中文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quality evaluation analysi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Zhou qi


Abstract: Only by normalizing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the teaching quality be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the evaluation dimensions include teaching prepara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regulation. Among them, teachers' teaching preparation includes five secondary indicators: site facilities inspection, sports level mastery, sports load analysis,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and teaching objective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control includes five secondary indicators: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form, motor skill level,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eaching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order control.


Key words: teache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好坏是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它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通过评价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管理,从而调动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及标准体系等,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影响体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研究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体育教学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改善。下文在教师层面通过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进行简要分析。

1教师的教学准备

1.1课前教师对场地设施的检查

体育场地以及相关运动所需的教学设施和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和学生一系列体育锻炼的前提和必备的物质条件,是保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1990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2 年教育部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纲要中指出各级学校要逐步配备齐全体育教学所必需的场地和器材设施,并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由此可见教育部和国家政府部门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同时还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时刻对设施安全性的检查,使教学设施的布局科学化、合理化。

1.2教师对学生运动水平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所谓运动水平,是指人们在参与体育运动和训练时机体的自身技能水平,是人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各器官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运动时新陈代谢所供给的能量,还取决于运动中人们所表现的毅力和耐受力。体育教师对学生运动水平的了解和掌握,对体育教学工作也是尤为重要。针对于高校当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运动能力的真实水平,有着准确的认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安全的重要条件。

1.3运动负荷的分析

运动负荷又称为生理性负荷,是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机体所要承担的负荷。它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动时的速度和负荷量。例如,普通高校学生100米全速跑后即刻心率可达 150 次/分钟以上,而在慢跑 400 米后心率一般在 100 次/分钟左右,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区分出运动强度的大小。运动量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机体所要消耗的能量,其大小由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所决定。运动时间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隔时间,练习时间持续或者间隔长短,直接决定了运动负荷的大小。教师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是否恰当等等,都会影响到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不足,就会导致学生练习的间隔时间过长,从而造成运动负荷过小,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练习的持续时间过长,间隔时间少,又容易造成学生承受的运动负荷过大,超出了学生年龄阶段身心所能承受的极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目标的完成都有负面作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进行运动负荷安排,注意科学安排锻炼性质有区别、强度有变化、密度较适宜的教材。

1.4教学内容筛选

体育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连接点,通过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中知识和技能交流传递的数据信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学内容也被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在师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素材及信息。体育教师如何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做出甄别和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者决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与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非常关键。

1.5教学目标设计

体育教学目标,是师生之间通过“教”与“学”来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之后所预期取得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和机体变化。与此同时对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好的目标设计能够确保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学目标设计要具备一下三个特征。第一是整体性。体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其中应该细化到每个单元、课时和阶段目标。 第二是灵活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整个体育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最低标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标准;以及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最高要求。 第三是可操作性。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看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体育教学目标应该重视学生练习行为或运动能力方面的变化。

2.教学过程调控

2.1 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已经制定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制等形式。班级授课制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他主张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段和知识掌握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然后根据课表和作息时间表,来统筹安排教师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方式。班级授课制是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制是在进行体育课的学习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部或者每个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交叉练习的形式。在体育教学工作中,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能够直接影响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的进行。

2.2 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

运动技能水平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时,通过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所体现出来的。体育教师的技能是指体育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它不仅包括通过进行反复练习的方式获得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2.3 是否有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

师生交流互动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语言沟通或者肢体互动,进行一定的沟通,形成良性的信息的交换,从而了解对方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最值得推荐的的就是讨论和交流模式,“教”与“学”的主体,在既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按照教学目标的需要,相互交换自己的想法,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趋势下,体育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对象是多样的。表现为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要求学生与体育教师之外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互动,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非常重要的互动模式。

2.4 教学结构安排

体育教学结构是指在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某一特定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关于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教学结构的安排恰当与否,能够体现教师的时间把握能力和对教学环节的熟知程度等等。

2.5 教学秩序控制

体育教学秩序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以及教学要素之间有条不紊的教学状态。其主要特征是:体育教学过程应该不受任何非教学活动的影响;体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得到贯彻实施;体育教学工作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效率高,并且能够严格执行;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稳定。安定的教学秩序是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3.综上所述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就是在遵循体育教学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手段,通过相关教学信息的获得,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定的过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绩效评价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评价结果,可以让参与体育教学工作的相关人员更好的去认识发现一些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和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绩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6.

[4]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