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的女性价值倾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索尔 · 贝娄的女性价值倾向

刘雨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620


摘要:索尔·贝娄的长篇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人物形象相较于传统父权社会下对人物角色的描述相去甚远,可以说完全背离且颠覆了一贯的性别角色,从而体现出了作者大胆的女性主义写作倾向。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小说中的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玛蒂尔达,特丽基以及希尔德,以此来探讨索尔·贝娄得到的“厌女者”这一称号是否准确。是真实具有厌女倾向还是对女性主义的赞扬?贝娄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价值倾向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索尔·贝娄; 女性主义视角; 价值倾向

索尔·贝娄的作品塑造了大量有强势而又咄咄逼人的女性形象。因此,他常被批评家们称为“厌女者”和“大男子主义者”。1987年,在当时大规模民权运动的影响下,众多的女性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他者”角色,即自己所处在的一种附属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决定不再被传统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禁锢,开始走出家庭为自己的权利抗争,追求成为拥有价值的独立个体,女权主义运动便应运而生。以往的文学作品中,男性的角色多被描绘成话语霸权,这是父权社会环境下作品的一大通病,在此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将女性形象简单地划分为“天使”和“妖妇”。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程度的提升,传统性别的不平衡和偏见逐渐被打破。女权主义的觉醒与发展逐渐动摇了传统观念下的性别意识,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更是对长此以往男性话语霸权的强烈抨击,痛斥男性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不合理的女性形象。

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索尔·贝娄刻画的男性角色形象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性别意识。安妮-玛利亚·库赛克指出该小说的男性叙述者将女性人物放在智力劣势境地的作法“有失道德水准”(Anne -Marie Cusac, 2005),蒂文·莱恩借助后殖民主义术语,认为“女性在贝娄的作品中是出于边缘地带的话语对象而不是话语者,是被观看者而不是观看者”,该书“充斥了祸水般的泼妇、极度淫荡的女人”(Steven Lynn, 2001)。如此批评都仅仅以某些例子或片段来断定小说的男权中心话语,并不公允。由此,本文将通过索尔·贝娄在作品中对角色的形象刻画和所表现出来的男权意识,并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加以解读和分析,探讨贝娄的写作倾向。

男性形象的颠覆

贝娄在小说中书写了三个男性:肯尼思,费舍尔和贝恩,虽受过高等教育却都成为了一事无成的平庸之辈。其中的原由在于他们没能够意识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且真正从内心尊重她们的想法与决定。肯尼斯一心想成为自己的父亲那样的人,成熟稳重拥有男子汉的举止和语气,却始终不能如他所愿。于是他便转而去追随知识的巨人舅舅贝恩,但贝恩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特征。在父亲的基因和舅舅的外来影响下,肯尼斯不得已一直在挣扎与徘徊,左右为难,无所是从。另一男性角色,费舍尔在事业和婚姻上的失败更是与他那不可一世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而男主人公在小说中被塑造成这样一些失败的角色,或许意在说明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意识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趋势,并且是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并非通同情而非同情情场弱者。

贝恩与玛蒂尔达的结合,可以看作是作者索尔·贝娄对传统刻板性别意识的强烈批判与反抗。在妻子去世十五年后,贝恩无时不刻不受到内心空虚感情的驱使,渴望着来自他人的爱,于是娶了美貌的女郎玛蒂尔达。但令贝恩没想到的是,这场婚姻是一个预谋已久的阴谋,玛蒂尔达和她的父亲贪图他的地位和声望,从而挤进上流社会。这段失败的婚姻让贝恩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于是他不辞而别,前往了北极。这也印证了贝娄在此书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

自由的女性形象

贝娄在小说中刻画了两类女性。一类是传统的犹太女性,贝恩的母亲。与之相对的,作为对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反驳,另一类是一批寻求自我解放的女性:玛蒂尔达、特丽基和希尔德。虽然这三个人物在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和生活经历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女性意识,表达了对传统男性气概的轻视。 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婚后,她改姓他,属于他的宗教,他的种族; 她加入了他的家庭,成为了他的另一半。她必须果断地与过去决裂,紧紧抓住丈夫的世界”(Simone De Beauvoir,1953)。一味的顺从于婚姻和家庭是父权制留下的产物,而父权制对女性的束缚程度比其他任何制度都要大。

玛蒂尔达并不认可这样一种制度,拒绝依附于丈夫,婚姻与家庭。在经过多年的纵情无度之后,她的物质欲望却愈来愈强烈,因此,她盯上了年长于她近二十岁的贝恩,他在学术上的名扬四方可以给她带来金钱、名誉和她想要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玛蒂尔达外貌妩媚,但内具威慑,她独立、聪敏、受过高等教育,在传统上属于男人地盘的金融业追求自己的事业,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因此,貌美的她在成为男性欲望的同时又能够对男性产生威胁。作为民权运动下觉醒的新女性,肯尼思的女友特丽基聪明过人,有着属于自己独立的人格,还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宁愿像吉普赛人一样四处谋生,也不愿意嫁给肯尼思作个贤妻良母,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由此便可以看出,女性自主权在作品中得到了伸张,家不再是女性命运的归宿。同样,鲁迪的妻子希尔德没有将自己禁锢在妻子的角色当中,当她厌倦了自己乏味的婚姻生活之后,便告别繁华的巴黎,前往遥远的非洲参加索马里的难民救助工作。她的这一选择是对丈夫强加的生活方式的反抗,是向无足轻重的家庭主妇的角色告别。同时,她的男性化的装扮也解构了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的体验:甜美、谦逊。

通《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受到当时社会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影响,颠覆了传统的角色形象,在解构了传统男性形象的同时构建了一些全新的女性主义形象,从而让作品更具有女性主义的色彩。过小说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可以充分看出她们的形象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天使与妖妇,相反,她们独立自主,顺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前人对索尔·贝娄的“厌女者”形象评价并不客观,单从某一部或几部作品来判断索尔·贝娄对女性的价值判断倾向未免过于片面。但作为一位男性作家,贝娄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文本。

参考文献:

[1] Anne -Marie Cusac. Saul Bellow Reconsidered [J]. The Progressive Jun, 2005, 69, (6): 48.

[2] Simon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M].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 M. Parshley. New.

[3] York:AlfreSteven Lynn. A Room of His Own[M].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 36.d A. Knopf, Inc., 1953.

[4] 陈静.厌女亦或自恋?——试析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之叙述者[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02):95-99.

刘雨菡(1996.08.03),女,汉族,四川,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