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3


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陶佳

(贵州省赫章县实验小学 贵州 赫章 553201)

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心理的正常发展,不仅影响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影响他们成年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此,迁入地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都要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有效应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甚至提高他们成年后融入安置城市社区的能力,真正转型成为“新市民”。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前言:贵州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搬出大山,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1],绝大部分迁入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造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融入新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融入新环境的进程中,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不仅影响他们当前生活和学习,更影响其健康成长和成年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城市稳定下来,成年后真正转型为“新市民”,不再回到其祖辈曾经经历的传统农民。

一、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对贵州省3个区(县)11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学校进行了调查,访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校长11名、教师116名、学生家长172名,调查易地扶贫搬迁学生3300名。调查结果显示,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学生因自卑和胆怯不喜欢和老师、同伴交流,占调查对象的28.04%;有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占调查对象的21.27%;有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占调查对象的34.44%。

(一)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

在调查的11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学校中,配备心理学方面兼职教师只有3所,仅占27.27%;没有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的学校有8所,占72.73%,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成了心理健康课的主力军,他们因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基本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也没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硬件设施设备不齐,缺乏必备的心理咨询室、道具(器材)等硬件设施,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大打折扣,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够

大多数教师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感受是学习跟不上节奏、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较差,很少从心理健康角度去分析、去探究深层次的原因。在易地扶贫搬迁前,大多数学校都受师资力量薄弱的影响,对其他学科重视普遍不够,老师和学生都重点关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来说,易地扶贫搬迁后,各个科目都严格按课表进行授课,各科都重要,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以前那种“主要科目”老师会反复讲的机会少了,学生就会感觉课上得太快,负担比以前重。易地扶贫搬迁之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家长、老师的掌上明珠;易地扶贫搬迁之后,学习成绩就没有以前那么突出,优越感就没有以前那么强;对于学习成绩差的,感觉比以前更差了。总之,无论以前学习成绩如何,心理都有落差,自信心都受到了影响,有的甚至有挫败感。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家庭总体经济收入不如城市家庭,再加上有些家庭子女较多,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衣服,很少添置新衣服的情况,一些城市家庭的学生就会说这些学生经常穿旧衣服、新衣服都没有,这些都会导致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产生自卑或者自暴自弃、想放弃学业、离家出走、外出打工赚钱等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存在缺乏感恩之心、自私和冷漠、较低的道德水平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疏导,便会转化成消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极大地影响其成年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难以转型为真正的“新市民”。

(三)家庭教育方式制约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首个社会环境,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教育是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育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2]。相对于城市家庭教育而言,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父母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家长为初中、小学文化甚至还存在文盲半文盲,难以辅导学生学业。有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认为自己没有读好书、吃了不少苦,把所有希望依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一旦达不到预期,就表现出各种不满情绪,包括打骂甚至使用家庭暴力,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传导给孩子,孩子遇到不满意的事,也会使用暴力解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不够,只知道给吃给穿,其他一切不管不问,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发展,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差,不能明辨是非,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矫正,在学习上、生活上,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家长过多限制孩子行为,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一味的训斥或者打骂,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长对学生的作息时间不管不问,学生沉溺于玩智能手机、游戏、看电视,长时间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听课时不专心、打瞌睡,听课效果不好甚至没有效果,学业成绩就难以提高。

(四)社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工作重点是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体现在教育上,主要是确保义务教育得到保障,没有真正认识到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对其家庭和成年后融入社区、转型为“新市民”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社区无关,社区只需要配合做好“控辍保学”就行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发的社会问题认识不足,缺乏长远考虑。社区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感恩教育还需要加强,存在重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户主的感恩教育,忽视对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学生的感恩教育;存在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轻视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隐患;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享受了党的好政策却不感党恩的情况,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影响,难以养成感恩之心。

二、构建党委政府统筹和主导,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融入城市社区、转型为“新市民”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统筹作用,学校、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快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材,快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真正转型为“新市民”。

(一)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改善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建设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每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高安置地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早发现早干预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要积极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力度,做到每个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道具(器材)、心理档案等设施设备。三是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确保每周心理健康课0.5个课时,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做到每周每学科1次。

(二)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悉心照顾[3]。学校要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使教师真正在思想上接纳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工作中关心和爱护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深入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优秀教师加入这个团队,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4]。一是教师要利用主题班会和课程渗透教育等方式开展感恩教育,让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感党恩,要让他们体会到,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会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也不会有最低生活保障等等惠民政策,要把这种思想和意识传导给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特长,做一个懂感恩、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二是学校和教师都不要给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贴“标签”,不要把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当成“差生”的代名词,更不要歧视他们。三是要积极考虑给学生减负,可以按照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原则,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主要科目”课时可以适当多安排一些,其他学科不准教师安排作业,让易地扶贫搬迁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四是教师要经常通过交心谈心、主题班会等方式,教育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充分认识到“差距是永恒存在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让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从小建立起自信。五是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经济条件是父母创造的,不是自己创造的,特别是对城里的学生,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经济条件差不是自己的过错,那是因为其生存环境差造成的;要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让有劳动力家庭成员通过劳动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劳动致富从正面影响孩子心理,使孩子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三)深入推进家、校合作,引导家庭教育方式转变

学校要肩负起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转变家庭教育方式的责任,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健康成长。一是要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培训班等形式,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监护人进行培训。二是要建立健全爱心帮扶和易地扶贫搬迁学生遍访制度,班主任、副班主任每个学期要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访问等方式开展家访、交心谈心,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矫正。通过家访、交心谈心,引导家长认识到学生成绩好不是唯一出路,不要对孩子定过高的目标,即使孩子出现问题,也要从心理上找原因,从家庭教育上找原因,耐心进行心理疏导,绝不能打骂。三是要引导家长关心关爱孩子,不要只知道给吃给穿,其他一概不管,让孩子是非不分,找不到学习、生活的方向。四是要引导家长监督好孩子的作息时间,按时睡觉和起床,不沉溺于游戏、电视中,保证听课的效果和质量。

(四)社区主动发力,支持学校、家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既要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下功夫,也要在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利长远的问题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派驻第一书记的优势,主动发力、主动作为。一是积极动员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为孩子树立榜样,也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二是从义务教育有保障上转变到关心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上,经常到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走访,了解走访对象家庭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及时进行干预。三是要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特别是感党恩教育,要求帮扶干部一如既往地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开展感党恩教育,通过家庭把感恩行为传导给孩子;同时可以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为敬老院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孩子从小树立起感恩之心,感党恩、感父母恩、感他人帮助之恩,从小架起做人的支点。四是要扎实开展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及时上报营业性网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文化场所违规行为和协助查处,尽可能让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免受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侵蚀。

结束语: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健康成长的基础,对其快速融入新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来到新环境后,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投入下,学校、家庭、社区要携起手来,相互配合,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快速良好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快转型为“新市民”。

参考文献

[1]李炳军.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5日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N/OL].贵州日报.2021-02-24(11)[2021-05-01].http://www.guizhou.gov.cn/xwdt/jrgz/202102/t20210224_66836258.html.

[2]叶一拓.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 2020, (2):210-211.

[3]陶家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融入新学校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J],管理与教学,2021,(17):15-17.

[4]王福平,孙丽丽,张雁侠,张茹斌. 实施积极心理干预,促进小学生学习力提升[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 (12):63-66.


该文为贵州省2020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的实践研究”(编号:2020B071)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