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在指尖上流动—利用学具为学生搭建思维放飞的舞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让智慧在指尖上流动—利用学具为学生搭建思维放飞的舞台

潘艳霞

牡丹江市景福小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学具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载体。人们都说,动手能力强的人,他的脑子一定也相当的灵活。的确,多动手可以让人的头脑变得越来越聪明。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也就是说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因为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

那么如何充分地利用学具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的舞台,使其思维放飞,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从而去创造数学、应用数学呢?

一、利用学具,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的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学具的使用让数学美又披戴上了绚丽的花环。有些学生刚刚拿到学具时,就立刻被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小巧玲珑的学具吸引住了,甚至忍不住要打开学具盒看一看。有了这种美的享受,学生学习起来格外起劲。教学中,教师如能配合教材,合理利用学具,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使学生的思维很快地处于兴奋状态,诱导主体主动参与探求新知,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需要,利用学具形式的多样性和画面新颖的趣味性精心设计,喜闻乐见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一开课就进入最佳的状态。

如在讲“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猴姐姐和猴弟弟到威海来旅游,我们买来水果款待他们好不好?”想到要帮助调皮可爱的小猴子,学生马上兴趣盎然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注意力的转移。接着提出要求:从你的学具袋中拿出6个苹果,平均分给姐弟俩,学生很容易地就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再从你的学具袋中拿出8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学生以更快地速度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了两份。教师以愉悦的神态肯定了学生的成功之后,继续提出要求:再从你的学具袋中拿出7个梨平均分给姐弟俩。7除以2等于几呢?学生以其旧有知识马上想到二三得六,二四得八,而现在被除数是7,商应该是几呢?学生通过操作可以发现:每人分3个,还剩下1个。不管这1个给了谁都不是平均分,水到渠成地引入了“余数”的概念,并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后继教学内容进行了铺垫。

二、利用学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具有分散不稳定的特点,在课堂中易产生疲劳状态从而造成“分心”。面对这种现象,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妙,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无形中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更长时间的保持。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是让学生准备一个纸板剪的三个角形和一把剪刀。教师提问:谁能用这个三角形和一把剪刀,通过剪拼找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下拼在一起,学生创造性的发现拼的方法使三个角的顶点重合,相邻两角的一边重合。至此,教师问学生:这三个角之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解题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 利用学具,启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学具的操作,因为操作是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组合而成的,它是学生空间观念、思维活动和内部动作的一种物质反映,在操作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使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想相互作用,互相促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4的组成"时,教师先示范操作并引导,让学生拿出4根小棒,先向右移动一根,摆成左边3根,右边1根,说明4由3和1组成,让学生想还可由几和几组成,从而得出4还可以由2和2组成,经过学生有序的学具操作,可让学生观察比较三种不同的摆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便能归纳概括出,1和3组成4,3和1组成4,2和2也可以组成4,只要让其从一种摆法就可以联想到另一种摆法。同时通过"4"的组成,再让学生观察有几种摆法,学生不难看出有3种,这时再让学生回忆3的组成有几种摆法,2的组成有几种摆法,从而让学生归纳出一个规律,不论是几组成它,都可以摆成比本身少1种的摆法。以后在教学5、6、7等数的组成时,学生就会按照4的组成操作方法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学具操作,并归纳出5、6、7各有几种摆法。随着学具操作的熟练,学生的思维也逐步得到发展,在以后几个数的组成时,他们就可以脱离学具操作,类推出8、9、10的组成及几种组成方式。

四、利用学具,诱发学生的求异与创新

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发展思维,课堂才能充满灵性,才能诱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我让学生先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计算,找出平形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学具独立尝试。学生们拿出梯形后,根据原有的知识大胆实践,他们进入边操作、边动脑的思维过程,经过努力,他们有的把梯形,用拼摆法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有的用割补法,把梯形转化成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大胆创新,创造了分割法,把梯形转化成了两个三角形。教师只有让学生多次尝试,在尝试中才会有发现,思路才会越来越宽,方法也越来越灵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成果才会越来越多。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认识了半径、直径后,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拿出学具,自主动手操作,把圆对折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参与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是直径的1/2"。然后再提出问题:"怎样画一个圆呢?"让学生自主动手画圆,并在画圆中让学生比较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急于想从学具操作中求出新知,积极开动脑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从学具操作中,得出圆的大小跟半径的长度有关系,通过学具操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思维能力,并能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创新提供内驱力。

五、利用学具,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又应用于生活。要通过学具的使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来源,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如在教学“圆的直径、半径”时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研究出“圆的直径、半径的意义和关系”后我便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有一口锅,需配一个锅盖,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就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如,我在教一年级小朋友学习认物体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学具,如乒乓球、雪碧罐头、书本、魔方等。课上,根据学生准备的学具,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自己把这些东西在斜面上滚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直观地认识球体,圆柱体和长方体。在操作的过程中,还让学生了解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它们不但形状不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学生通过触摸学具,认识了一些几何图形,并有了一些表面的了解。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具的使用让课堂充满生活情趣,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总之数学教学中使用学具,大有裨益。我们要不断探索学具的使用规律,创造性的使用学具,为学生真正搭起思维放飞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进行“活”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