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朱东宁 李静 耿贝贝

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气喘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和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使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尽快缓解,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

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老年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疲倦和咳嗽等临床症状,使患者的身体状况显著下降,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若患者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会造成病症问题的迅速恶化,极容易引起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详细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临床效果,以此为增强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6例和1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3岁和61岁,平均年龄为(70.5±1.2)岁。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7例和1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2岁和61岁,平均年龄为(70.9±1.5)岁。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从我院心血管内科选取多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通过组建专项护理小组的方式,深入研究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信息及心理情绪。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使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1]

在执行针对性护理方案时,医护人员应以温和亲切的良好态度,与患者开展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同时引导患者合理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有效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采用讲解成功案例与健康知识宣教相结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令整体护理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2]

由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调养,所以医护人员应通过翻身叩背、定期按摩和被动活动的方式,加快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增强患者的各处关节功能,使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顺利排出,避免各类并发症问题的发生,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验显著提升。同时将各类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以标签的形式粘贴在病房的显眼位置,防止患者出现漏服或重服等情况的发生,使整体护理效果变得更加稳定可靠,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好转。

除此之外,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加大巡视力度,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防止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通过口头询问的方式,核实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同时适当调节输液速度,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得到较好的改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主要以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气喘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和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和(61c56212d0c90_html_e696429f9094e307.gif ±s)标识效果,经X2和t/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每搏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每搏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观察组患者的气喘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和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1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

组别

每搏量

左心室射血分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4.35±7.12

46.89±5.26

35.09±7.13

57.38±5.78

对照组

34.34±7.01

40.85±6.96

35.11±7.85

43.48±5.56

X2/t值

0.958

7.136

1.036

14.552

P值

>0.05

<0.05

>0.05

<0.05

2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组别

例数

气喘消失时间

水肿消失时间

心率恢复正常时间

观察组

30

3.34±0.74

3.91±0.89

9.37±0.68

对照组

30

6.16±0.95

7.09±0.67

15.13±0.93

t/X2


3.958

3.852

6.822

P值


<0.05

<0.05

<0.05

  1. 讨论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开展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讲解成功案例、翻身叩背、定期按摩、药物干预、加大巡视力度和调整输液速度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令患者的病症问题尽快缓解,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钟薇,王玲,符杨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259-260.

[2]李晓飞.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