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法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目标管理法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唐永芬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 邮编: 665000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法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老年患者78例纳入研究,依据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9)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n=39)在此基础上运用目标管理法,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率,观察组为97.44%,较对照组的84.62%要高(P<0.05)。结论 在康复护理脑梗死老年患者的过程中,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目标管理法;老年脑梗死;康复护理

在神经内科中,脑梗死是常见病,而中老年人是多发、高发人群,该病具有发病急,治疗时间长,见效慢,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神经内科的救治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使脑梗死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救治成功的大多病患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疗效,但长时间的训练,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而目标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更有目的、更高效地进行康复训练[1]。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脑梗死老年患者运用目标管理法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7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分组以双盲法为依据,均分2组各39例。纳入研究的患者经检查已确诊;符合我国制定的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均了解此次研究内容,且签署了同意书。排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患者;意识存在模糊者;合并精神疾病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者;不能配合随访者。对照组男女比21/18;最大年龄82岁,最小56岁,平均(64.02±4.87)岁;病程最长10d,最短5d,平均(7.01±1.88)d;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最大、最小介于57-81(63.77±4.93)岁,病程长短范围5-9(6.84±1.31)d。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强指导肌力训练、上肢进食功能训练,排痰护理等。

1.2.2观察组

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组运用目标管理法。(1)设立目标。主要分为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指导病人肢体的摆放,与其生理解剖位置相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中期目标:指导患者从坐到走,实现重心转移,并协助患者利用支撑物体来行走,为患者回家后能继续康复训练做前期准备。远期目标:患者能独立行走,且不断提高日常生活能力。(2)目标实施。依据设定的目标,开展康复训练,主要内容有:早期康复中,外翻、内旋肩关节,背伸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将患者的健腿放到患腿上,并自然弯曲患腿,旋转患者的躯干,双脚摆动。双上肢伸直,双足前移,臀部抬起,膝关节伸直,依据情况延长站立时间。用平衡杠训练步行,之后进行上下楼梯练习。还要训练患者更衣、洗漱等自理能力。(3)目标评价。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情况,给予指导。

1.3 指标观察

利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测评表,通过5个条目,对2组进行评估,超过20分为依从性良好,在16-20分为依从性一般,小于16分为依从性差。利用FMA运功功能测评法,对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总计100分,得分越高,表明2组有着更好的肢体恢复效果。利用Barthel指数,对2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总共100分,分值越高,有着越强的自理能力[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8.0处理数据,(61c564082731d_html_c9a23bab094fa5d6.png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2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肢体恢复情况

干预前,对比2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更高(P<0.05),见表1:

表 1 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61c564082731d_html_d326f5034fdc7069.png ±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Barthel指数

干预后Barthel指数

干预前FMA评分

干预后FMA评分

对照组

39

51.97±3.42

76.32±13.18

53.03±11.41

72.97±9.61

观察组

39

52.25±3.51

91.45±12.46

53.76±12.38

93.12±5.43

t


0.357

5.210

0.271

11.400

P


0.722

0.000

0.787

0.000

2.2对比2组康复训练依从性

观察组有着更好的康复训练依从性(P<0.05),见表2:

表 2比较2组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率[n(%)]

组别

例数

良好

一般

总依从率

对照组

39

14

19

6

33(84.62)

观察组

39

20

18

1

38(97.44)

x2





3.924

P





0.02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早在1924年,学者已认识到脑血管损害后,患者会出现行为与心理障碍,且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会给病人造成躯体、精神上的痛苦,且会加重家庭、社会的负担。因此,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正确的指导,加快疾病的康复,对患者及家庭十分的重要。

美国的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了目标管理,主张自我控制,认为人是有了目标,才确定其工作的。这一方法最早运用于企业管理中,之后逐渐推广到各个行业中。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的形式,也是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具有管理的整体性,注重自我评价。目标管理的目的是,让工作人员更积极地参与到目标的制定及管理中,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自我管控,并对管理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3]。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着较差的预后,救治成功后,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当前,普遍认为对脑梗死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但康复训练是一个需要持续保持的过程,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引入目标管理,能够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康复训练成为患者追求的目标,有效激发病人的心理潜能,更易完成康复目标,从而重新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目标管理的应用,能够增加患者的训练依从性,改善其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玉,符鸿香. 目标管理法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2):146-147.

[2]丁丽丽. 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光明中医,2021,36(20):3543-3544.

[3]方宏莲,刁姝,施萍萍,王丽萍.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0):3790-3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