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吴华梅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治疗期间康复护理的实施内容方式及效果。方法:采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的73例患者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对比康复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临床中应用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手术会因为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感受更少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想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早期预后效果,仍然需要在手术期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康复护理属于一种降低手术应激以及相关生活质量的重要护理服务模式,其主要优势在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并实现对相关生活质量的防控,促进患者的预后质量[1]-[2]。瓣膜置换术属于临床中典型的微创手术技术方式,其主要特征在于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是因为仍然属于手术存在应激影响,所以仍然存在预后康复的问题。近些年有研究认为,在瓣膜置换术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服务措施,可以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对于患者的整体预后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对此,为了提高瓣膜置换术手术治疗中为患者提供不同护理方式及效果。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的73例患者。实验组患者37例,男女分别21例、16例,年龄(48.24±4.24)岁,体重(58.52±8.24)kg,平均病程(3.54±0.66)年;常规组患者36例,男女分别20例、16例,年龄(49.27±3.54)岁,体重(59.27±7.84)kg,平均病程(3.62±0.58)年。组间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主要基于医嘱提供护理。

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在手术开始之前需要先做好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评估,同时基于患者的心态并以热情、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并主动配合医护服务;2、术前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及时掌握患者的基础情况并构建电子档案,主动和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并基于受教育背景,评估患者的理解程度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强化患者对于疾病与手术知识的认知,缓解患者的情绪问题与心理压力。在检查和护理操作期间基于患者家属的陪同,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并促使患者感受来自于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在手术之前不实行肠道准备,在手术当天为患者提供营养液,并嘱咐患者注重保暖;3、康复护理。在手术治疗后为了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其重点在于肌肉的增强锻炼。为了确保康复护理的规范化落实,需要定期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标准化的康复锻炼方式如下,在术后第一天为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扫肌功能锻炼的方式和预期效果,并介绍锻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术后第二天开展轻负荷的功能锻炼,主要是先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双下肢分开,在吸气的同时尽可能伸展肌肉,同时以最大屈曲体位保持10秒,在呼气时放松,每天进行3到5组,每组坚持60次。期间嘱咐患者尽可能收缩臀部与大腿肌肉,指导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保持全神贯注。出院之后基于电话方式进行定时随访,提高患者的训练参与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康复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

满意度基于自制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23.0版本SPSS软件进行处理,P<0.05证明数据满足统计学对比意义。

2.结果

2.1康复指标对比

实验组康复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康复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d)

进食时间(d)

排气时间(d)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

实验组

37

22.31±0.61

0.46±0.13

0.44±0.49

6.79±0.58

1.31±0.16

常规组

36

35.61±0.79

1.46±0.39

1.24±0.64

10.113±0.64

2.13±0.40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2.2生活质量发生率

实验组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生活质量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情感职能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实验组

37

79.34±3.24

76.25±3.25

76.24±1.33

81.24±3.09

常规组

36

61.21±3.22

59.46±3.28

61.24±3.25

71.24±1.99

P值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康复护理理念属于近些年新起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属于临床中基于临床指导为基本依据的服务模式,其目标体现在围术期通过不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率与康复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促使患者的术后体征更加稳定,从而降低手术本身的负面影响与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基于患者的康复需求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可以从生理、心理等不同角度上提供护理服务,能够基于不同角度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在手术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麻醉处理,积极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并预防生活质量的发生。手术治疗后还可以通过饮食、康复指导等措施,减轻患者的负面感受,降低生活质量风险问题[4]-[5]

本研究结果证明下瓣膜置换术操作期间采取康复护理服务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作用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生活质量风险,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值得作为常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若男,缪星,余锦文.评估心理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21(6):3-3.

[2]王凯歌.强化护理干预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4):2-2.

[3]季景媛,张静.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换瓣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0,33(7):4-4.

[4]王婷婷,曹亚男,王海彦.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2):2-2.

[5]史红艳.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