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及对NIHSS评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及对 NIHSS评分影响分析

马煜

汉中市中心医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例急救期间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后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涉及本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均为急性脑卒中病例,采取硬币随机抛掷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反面40例)行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救护,观察组(正面40例)行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救护,对不同救护模式下,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变化进行观察,并展开两组救护效果的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展护理工作前,NIHSS所测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护理后,观察组NIHSS所得分值以更低水平呈现(P<0.05)。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救护的观察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护理路径开展期间,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救护效果。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脑卒中;救护效果;NIHSS评分

前言

急性脑卒中作为急诊多发性疾病,常见为急性脑梗塞、再发性脑缺血等疾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在疾病状态下,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剧烈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生命带来威胁。采用急救措施对患者实施救护,对患者死亡率具有降低效果。脑卒中发病后六小时属于黄金抢救时间,期间配合有效护理干预,能提高抢救效果[1]。急诊护理路径作为更具专业性、规范性的护理措施,能缩短抢救时间,为患者开通绿色救护通道,提高救治率。对此,本研究将探讨急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脑卒中的救护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涉及本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均为急性脑卒中病例,采取硬币随机抛掷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反面40例)行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救护,该组男、女计数为21、19例,年龄范围55-78岁之间,平均测定值为(66.35±4.59)岁;观察组(正面40例)行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救护,该组男、女计数为22、18例,年龄范围54-80岁之间,平均测定值为(66.06±4.4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水平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发病至住院时间均在3-6小时以内;②患者知悉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脑部疾病患者;②在医院接诊途中死亡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护流程,给予急诊挂号、预检分诊、病情评估等常规救护方式。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1)制定科学护理计划:当收到求救信号后,需结合自身医院特点以及患者情况,使用科学的救护路径方式,为患者实施救护;(2)展开急诊护理路径培训:在急诊科室内张贴急诊救护相关资料,并举办讲座,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了解各种救护知识,强化护理技巧;(3)实施救护:在接收到患者求救信号后,15分钟内完善病情评估,明确患者生命体征,20分钟内完成对患者的各项检查工作,协助医生在30分钟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开展绿色救护通道。转运途中,做好患者头部的护理,预防窒息和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性。与院内护理人员做好交接,便于患者到院后及时开展治疗。

1.3观察指标

(1)NIHSS评分对比: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进行测评,涉及维度包含(感觉、意识、视野、面部活动)等多方面,分值界于0-42分,分值呈更低水平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越少。(2)救护效果对比:开展不同干预工作后,对两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应用SPSS21.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NIHSS评分、救护效果)资料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数据间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NIHSS评分对比

由表1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展护理工作前,NIHSS所测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工作后,观察组NIHSS所得分值以更低水平呈现(P<0.05)。

表1 NIHSS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11.59±3.22

6.19±1.22

对照组

40

11.51±3.02

8.44±2.21

t

-

0.115

5.637

P

-

0.909

0.000

2.2救护效果比较

由表2所测结果显示,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救护的观察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均以更低水平呈现(P<0.05)。

表2 救护效果比较(`x±s,min)

组别

例数

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

接诊至确诊时间

确诊至治疗时间

观察组

40

20.15±4.33

21.33±2.05

23.33±5.24

对照组

40

28.64±5.48

28.41±4.51

34.55±7.21

t

-

7.362

9.039

7.962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作为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危险系数较高。当患者超出六小时进行抢救,并造成不可逆损伤,提高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诊护理路径有效改善了常规救护过程中的不足现象,此种护理模式具备了综合性和完整性,能有效缩短各项护理干预用时。针对急诊或危重患者而言,能提高护理效果。就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救护期间从院前急救到专科治疗环节较多,接触人员较为复杂。若护理不当,会延长救治时间,危及患者生命。

急诊护理路径能有效综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并完善护理流程,保证在救护期间的无缝对接,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可提高救护效果[2]。另外,急诊护理路径具备多项护理措施,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各项流程更加到位,便于为患者开展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度,使护理工作更加连贯,使护理更具精细化。就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急诊护理路径救护的实施中,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影响较小,且救护效果较为理想,突出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护理路径开展期间,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救护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柳梅.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病人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J]. 全科护理,2018,16(03):316-318.

[2]吕佳瑞.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及预后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