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心理干预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袁小燕 周承杰

包头市中心医院 内蒙古 包头市 014040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就将心理干预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择10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以护理方案为标准,将患者均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总结两组患者区别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并以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满意度的研究数据作为判定标准。结果 干预前患者SAS、SDS 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显低,具有明显优势性,与参照组对比可见明显性差异,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患者总满意度研究组48(96.00%)显高,参照组36(72.00%)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干预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的心理状态,令患者配合度增加,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肿瘤内科;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进步,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不过,临床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可致患者出现脱发、呕吐、疼痛等典型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影响较大,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相关研究指出,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对此,本文主要对将心理干预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10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以护理方案为标准,将患者均分成两组,研究组:男性30(60.00%)、女性20(40.00%),年龄范围29-69岁,均数(49.61±2.05)岁;参照组:男性29(58.00%)、女性21(42.00%),年龄范围29-71岁,均数(50.22±2.27)岁;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肿瘤内科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同时,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为:①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后制定护理方案[2]。对患者进行肿瘤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提升患者认知度。详细告知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护理方法、护理效果等,同时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疑问,并由护理人员为其进行及时正确的解答,消除患者错误认知。② 日常针对心理情绪波动大的患者给予重点的关注,主动与其沟通,引导其放松心情,勇敢面积疾病,积极接受治疗。观察患者心理情绪及心中担忧,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放松,并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重要性[3]。对患者多加鼓励,分享治疗成功案例,给予其治疗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日常对患者加倍的关心,勤探望,给予其亲情及安全感。③ 加强患者不良反应护理,护理人员将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提前告知患者,并为其讲解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干预手段,让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得到较好的预防和控制,令肿瘤内科患者的情绪状态也变得更加平稳。

1.3  判定标准

总结两组患者区别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并以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满意度的研究数据作为判定标准[4]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检验用χ2;计量用(`x±s),检验用t。文中所体现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深入处理,若显示P<0.05, 说明了有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患者心理状态评分(n=50

对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进行统计。干预前:研究组分别为(60.25±3.36)、(62.37±3.45);参照组分别为(60.19±3.43)、(62.58±3.39);干预前数据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分别为(38.01±2.12)、(39.03±2.19;参照组分别为(49.58±2.17)、(49.64±2.37);干预后数据对比可见明显性差异,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2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n=50

分别调查患者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各项数据,并通过非常满意及一般满意对总满意度进行计算。研究组分别为:30(60.00%)、18(36.00%)、2(4.00%),总满意度48(96.00%);参照组分别为:17(34.00%)、19(38.00%)、14(28.00%),总满意度36(72.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肿瘤内科为院内重要科室之一,其收治的病人病情均较为严重,所以治疗工作及护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受负面情绪、高昂的治疗费用等影响,患者临床配合度较低,治疗效果较差。本文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可看出,干预后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显低,具有明显优势性,与参照组对比可见明显性差异,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患者总满意度研究组48(96.00%)显高,参照组36(72.00%)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心理干预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的心理状态,令患者配合度增加,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洋. 心理干预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健康必读,2021(25):120-121.

  2. 李波. 心理护理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饮食保健,2019,6(7):165-166.

  3. 张立静, 牛静, 王健. 心理干预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心理月刊, 2021(10):2.

  4. 黄青.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028(2019年19期):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