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复位固定改善踝关节骨折伴脱位稳定性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后踝复位固定改善踝关节骨折伴脱位稳定性作用分析

嵇艺珂 孙海全 通讯作者

长沙医学院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后踝复位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固定组与未固定组。固定组30例患者进行后踝复位固定,未固定组20例患者不进行后踝复位固定,结果:术后1年根据Olen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固定组优、良、可分别为20、8、2例,优良率93.33%,未固定组优、良、可分别为10、7、3例,优良率8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复位固定有利于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痊愈,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后踝骨折;稳定性;关节功能


















裸关节骨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安全,近些来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据统计,每10万人中就有184人患有踝关节骨折。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一直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后踝骨折是否固定学术界意见不一,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因此,我们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的踝关节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后踝复位固定对踝关节骨折伴脱位稳定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患者必须是首次患踝关节骨折;(2)受伤时间不高于3小时;(3)仅患有踝关节骨折,不存在其他骨折现象;(4)不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患者日常活动;(5)不存在其他疾病导致关节严重病变。共有5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根据后踝关节是否固定,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固定组与未固定组,其中固定组30例,未固定组20例。

1.2 一般资料

固定组:男性18例,女12例;年龄分布在18~65岁,平均年纪58.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摔伤3例,受重物砸伤17例。根据自定后踝骨折分型标准:本组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7例,Ⅳ型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3 d,平均2.5 d。

非固定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59.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摔伤7例,扭伤8例。根据自定后踝骨折分型标准:本组Ⅰ型8例,Ⅱ型6例,Ⅲ型3例,Ⅳ型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3 d,平均2.6 d。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均为患侧踝关节肿胀、疼痛, 其中固定组5例、非固定组3例外观明显畸形伴功能障碍。X线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示:12例单纯后踝骨折, 其中固定组4例, 非固定组8例;30例多踝骨折, 其中固定组21例, 非固定组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术前处理

视具体情况而定。需要急诊患者立即进行急诊手术。非急诊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在术前对踝关节进行复位,同时使用石膏进行固定,以避免踝关节位置发生改变,术前要抬高受伤肢体[2]。配合冰敷等方式,对伤口进行处理,发生肿胀要使用消肿等药物治疗。在肿胀消除之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

1.4 术中处理

固定组30例患者之中,包含4例开放伤的患者。固定组与未固定组分别采取俯卧位与平卧位的方式,先采用麻醉剂进行麻醉,帮助患者减少疼痛。处于麻醉状态后,对踝关节进行复位,使其在中立的位置,然后固定腓骨下段,同时主要尽量恢复腓骨原有的长度,使用压缩钉对内踝进行固定,避免伤到腓肠神经,引起其他组织受伤。暴露Volkmann结节与下胫腓后韧带,然后极度跖屈踝关节,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后踝,确定后踝骨块成功复位后再使用空心螺钉或者使用钢板固定。

1.5 术后处理

手术之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为2天,开放伤患者服用抗生素时间可适当延长,术后所有的患者都必须使用石膏固定踝关节,时间为14天至21天,具体视情况而定。术后2天进行足趾主、被动功能的训练,当天引流低于20ml时可考虑拔出伤口引流管,在术后14天至21天之后,拆除石膏积极进行足踝背伸和跖屈功能锻炼,定期进行X线片检查,根据X线片结果进行锻炼。

2 结果

对5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2个月至36个月,使用X线片判断踝关节骨折是否痊愈。经X线片显示,固定组28例患者与未固定组18例患者多数治疗时间为3至10个月,平均痊愈时间为6个月。根据Olen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系统,可分为优、良、可,其中固定组优、良、可分别为20例、8例、2例,未固定组优、良、可分别为10例、7例、3例。两组病例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见表1。

表1 术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比较(例)

Table 1 Comparison of ankle joint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cases)

组别

n

优良率%

固定组

30

20

8

2

93.33

未固定组

20

10

7

3

85.00

3 讨论

3.1 踝关节的解剖决定了其稳定结构的重要性

踝关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韧带、软组织、骨性结构,其中包含有3个结构复合体,内侧结构由内踝与三角韧带组成,下胫腓前、后联合韧带、骨间韧带及骨间膜组成中间结构,腓骨全长、外侧韧带复合体组成外侧结构[3]。中间结构对于稳定性至关重要,分别提供40%、35%及22%的稳定性。

3.2 后踝骨折固定的意义

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倘若外踝稳定良好,则后踝发生骨折移位,距骨也不会发生向后方移动的情况。胫距关节的协调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行走与承重都需要胫距关节发挥良好的协调性。根据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显示如果未后踝进行有效复位固定,会导致后踝骨折移位甚至是处于缺失状态,踝关节的负重位置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则会继续处于脱位或者是半脱位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3.3 后踝骨折固定的指征

许多研究都对后踝骨折固定的指征进行探讨,对于对否需要进行后踝关节复位固定,很大程度上由踝关节的负重区域的面积决定。至于具体是多大区域面积可以进行后踝复位固定,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7]关节面>25%则必须进行后踝复位固定,但是也有其他学者认为只要负重区域面积>10%就可以进行后踝复位固定。

3.4 治疗心得

在术前,应该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X线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后踝关节三维CT进行详细检查,少数患者还应对后踝关节的稳定结构进行系统的评估。纵使后踝骨块较小,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10%,只要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情况,都应该进行后踝复位固定[4]。通过对本实验两组患者是否进行后踝复位固定的疗效差异比较,探讨了后踝关节复位固定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人体行走以及负重的重要性。因此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应重新审视后踝复位固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闯,娄德全,陈江宁,杨天龙.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12):1293-1296.

[2]郭荣光,王强,孙建华,李海波.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4):21-22.

[3谢建新,余建,邵强,张晓辉,王权,黄轶峰,路磊,潘科良.两种方法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02):214-216.

[4]朱金强,沈柏晓,杨文峰.手术治疗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06):7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