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弃儿监护人心理压力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特殊弃儿监护人心理压力调查

周铭祺

深圳市新哲国际书院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大部分的特殊弃儿都由国家的福利院承担监护和养育的职责,本文旨在通过访谈法的方式来了解特殊弃儿监护人的心理压力,从而对于相关政策的改进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本研究针对在福利院工作的两名员工的访谈得出由于工资待遇较低,支持系统不足从而导致的心理压力较大的现象。

关键词:特殊儿童,弃婴,心理压力


一、引言

福利院是国家、社会及团体为救助社会困难人士、疾病患者而创建的用于为他们提供衣食住宿或医疗条件的爱心福利院场所。1笔者在广东某福利院参与相关项目时,与有语言障碍的残障儿童有过接触。尽管福利院的硬件设施基本齐全,院内儿童生活能得到基本保障,但是院内的工作人员与院内儿童的日常交流较少,儿童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院内的特殊儿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沟通、社交等障碍,这些儿童部分患有脑瘫(指婴儿出生前及一个月内脑发育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还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广泛性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交流沟通障碍以及兴趣和行为方面的异常。不同个体之间症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其中部分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其形成社会联系的能力严重受损,他们可能有很明显的迟滞,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外部世界兴趣极少,也会出现重复性和仪式性的行为。2在这样的情况下,院内工作人员在照顾这些儿童时所面临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需要关注。

基于目前被遗弃特殊儿童的监管体系,以及福利院内工作环境、所面对的心理压力,本文希望通过调查照顾被遗弃特殊儿童相关人员所面临的共性的压力,从而为相关政策和支持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做了两人次的电话单独访谈,访谈时间为2021年8月,访谈用时为八分钟左右,两位被访谈者均为女性,年龄均在30—40岁,并且均在福利院工作:一号受访者为福利院生活老师,负责照料福利院儿童的日常生活起居;二号受访者负责福利院内儿童饮食相关工作。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对象均为与特殊儿童密切接触的一线老师, 访谈围绕着六个问题进行,六个问题主要围绕在关于特殊儿童的来源、去向、以及被访谈者在照顾特殊儿童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来设计。第七个问题访谈对象为福利院相关人员访谈内容为福利院人均受教育水平。


三、研究结果

问题

一号受访者

二号受访者

分析

1.关于特殊儿童的来源

在医院旁边的弃婴,因为缺陷被双亲遗弃

医院边的弃婴,被政府统一收集到福利院

均是医院弃婴,由政府收养

2.关于福利院的师生比

一个老师带两个学生

一个老师带两个学生

福利院的师生比为1:2

3.关于特殊儿童收容所的设施

收容所刚建起来,所以设施还不够齐全

因为是小地方,设施不够齐全

因为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的原因设施发展不到位

4.关于照顾特殊儿童所面临的压力

由于有些特殊儿童的心理会更加极端,所以工作人员与其交流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冲击会更大

压力会更大,回应较少,内心所受到的挫败感较大

因为特殊儿童的特殊性,所以工作人员在照顾他们时所面临的压力大,收到的回应少,造成的心理冲击强

5,关于照顾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不同

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交流

目前没有接触到特殊儿童,但是如果遇到的话会花更多时间去照顾和培养

照顾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之交流

6.关于特殊儿童未来的流向

正常的孤儿会到正常的高中上学,再流入社会,生活能够自理的孤儿会去学会生活技能,然后流入社会,如果孩子不能自理的话成年后就送去福利院有专人照顾

正常的孤儿会到正常的高中上学,再流入社会,生活能够自理的孤儿会去学会生活技能,然后流入社会,如果孩子不能自理的话成年后就送去福利院有专人照顾

根据孩子不同程度会有不同的安排

7.关于老师的受培训经历

大多数为当地家庭妇女,学历一般为中学毕业,没有参与过特殊教育的相关培训,福利院内没有相关专业水平较强的督导老师

老师学历水平及相关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支持不足



通过对两位受访者及相关人员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虽然福利院的师生比较高,但是福利院工作人员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水平不足,设施不齐全,所以福利院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较大。尽管福利院的特殊儿童的来源以及未来的走向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但是社会对于特殊儿童收容所的关注度还是不够,比方说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师的学历以及专业性)以及培训匮乏,工资以及员工福利较少,工作压力较大,急需各项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生活设施以及环境)的支持。


四、讨论分析

造成目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方经济的不发达:由于工作机会少,工资待遇低,所以当地的大多数居民都去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发展,受过教育的人因为社会福利以及工作环境的缘故没有支教的意愿,所以这里的人均文化水平较低,福利院的受文化程度不广,导致了特殊儿童受不到系统的教育与照料。有研究显示:因为资金、师资有限,平均分配给每个孩子的数量很少,以及效率很低,而中国大多数的儿童福利院都是以统一的方式来抚育、培养儿童,这也是造成福利院儿童教育问题的很重要的因素。3 若要解决此问题,可以设立省级或市级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事业的发展,引入慈善企业或是基金会,加强资金的支持。

2.特殊教育职业的缺口: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专业性强、工作难度大,然而许多人对此不了解,导致此类工作人员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目前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人才紧缺,为了解决本问题,应该加强特殊教育的知识普及,以及加入高校联动,让高校的专业资源辐射到相关领域,让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都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熊立芳.自闭症儿童箱庭疗法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2】理查德.格里格 飞利普.津巴多 著 王垒 等 译.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九版)【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11月P497

【3】尹凌彦.浅谈中国福利院儿童的教育现状.【J】.神州. 吉林大学.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