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合理的骨折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如何理解合理的骨折治疗

陈磊

资中县龙江镇卫生院,四川省内江市, 641216

如何理解合理的骨折治疗?许多人一想到骨折就会联想到骨折的多发人群、骨折疼痛等内容,但是很少人会明确什么是合理的骨折治疗。正骨折是指骨结构的完全以及部分断裂,多发于老年与儿童群体,在青年群体中也存在个体发病,但相较于老年、儿童群体的几率低。一般发生骨折的患者会存在一个部位骨折以及多发性骨折等,经过合理的临床治疗可以逐渐康复。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所以采用合理的骨折治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的治疗可以称为合理的治疗呢?下面就带大家来探究一下吧。

61c571671aa58_html_af8d677d6ba1e21a.png

一、合理的骨折治疗因何而来?

骨折治疗的观点由早期的AO与BO发展至今已超过20余年,临床骨科治疗对此也有了较多的认识。早期的AO技术虽然在临床中效果较好,而临床治疗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主要的治疗思想是早恢复骨折解剖学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但是这一思想过于片面,所以逐渐发展为了以重点维护局部软组织血运作为主要的治疗概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BO。

结合临床研究来看,AO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骨折折块施压,以及钢板固定来完成治疗,这也就影响着后期技术的改良,集中在了固定器材的创新,以及材料与构型的完善等。但是单纯的改良器械并不能代替治疗方案的优化,所以这时BO出现了,倡导采用通过生物合理的接骨技术,来满足临床上改进优化的需求,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复位手段,以及固定方法、固定术式等等,经过多方面的反馈与总结,从而逐渐丰富理论与临床经验。

在骨折治疗中,固定是治疗的核心内容,无论采用闭合式技术还是复位式技术,都要以固定为基础,传统的切开手法与再重复手术,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并不好,只注重血运保护但是降低了复位的质量并不是临床治疗的目的,所以逐渐被先进技术所替代。为了实现技术优化,就逐渐开始用BO技术来代替AO技术,即今天所说的合理的骨折治疗。

61c571671aa58_html_48d6279b04852661.jpg

二、固定器材的合理治疗

站在合理的角度上分析,随着骨折治疗史的推进,近代的骨折改进方面主要有:

1.骨折复位

复位是否合理,是关乎骨折治疗的前提,粗暴的手法以及剥离技术、剖析复位等不能满足合理的基本要求。通过整复器来进行复位,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剥离技术,在治疗中需要保护骨折侧的软组织铰链,帮助骨折加快并协同复位,保证骨折的局部血供,在治疗时采用复位髓内针进行固定,对于软组织的铰链效果更加明显。

2.固定器材

针对AO存在的问题而优化的固定器材有许多种,存在合理与部分不合理的,但是当前临床中并未有决定性的议论。AO治疗以钢板固定为主,所以在固定器材的改良中着重处理了加压钢板技术。结合相关报道来看,在治疗骨折中LC-DCP技术较为完善,并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它的技术则只有有三种器材,桥接钢板、钢板跨越粉碎骨折段,以及螺丝固定手法等,可以有效为骨折部位的血运提供保障,帮助加愈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技术的主要内容:

(1)桥接钢板主要分为直型与弧形,在临床中几乎统称为Weber波形钢板,主要的弧度在中间部位,可以保证粉碎性骨折的软组织附着、连续,刚度较强,并且因为具有独特的扇形结构,所以减缓了应力集中的问题。

(2)带锁髓内钉固定。简单来讲,髓内钉固定就是临床上所讲的中心性固定,在闭合穿钉期间,可以有效缓解骨折局部血运破坏的问题,因为想要加强髓内钉的把持力,就需要增加钉与骨的接触面积,势必会产生血运的损伤。但是在加强了锁钉后,可以减缓旋转所造成的问题,减少扩髓的必要性。

(3)骨外固定器。优势最大的地方体现在减少手术损伤,随着骨折治疗的发展,固定器逐渐在材料、结构等方面得到优化,保护局部血运的效果在不断提升。

结合以上三种器材的特性来看,都能够有效的保护骨折后的局部血运,帮助复位,增加固定效果,可以称之为合理的骨折治疗。但是站在器材的角度讲,并不能称之为全面的合理治疗,而融合固定方式来讲,则可以有效的诠释“合理的骨折治疗”。

3.固定术式

(1)结合固定。通过两种形式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合理固定治疗,可以取长补短,达到平衡要求。主要的形式为内外固定,以及叠加固定等。开放性的骨折因为已经通过清创暴露了固定条件,所以务必减少或不采用新的手术来增加创伤,在术后采用局部夹板即可,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固定手术的灵活性。骨干骨折则可以在骨外采用皮质骨螺钉固定,解决骨端分离的问题。例如髌骨骨折采用的张力带固定,通过克氏针来贯穿并用钢丝环绕叠加。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2)阶段性固定。根据时期的不同来应用技术,采用锁髓钉可以进行静力性固定,在后期则改为动力性固定,可以刺激纵向压力的提升,帮助骨折愈合。

(3)切口简化。当前采用的微创技术,在胫骨棘骨关节镜的帮助下完成手术,能够明显体现微创手术的特点,但是在微创手术后需要着重做好局部运血的保护。

AO的治疗理论在发展中逐渐由原本的“早恢复骨折解剖学的连续性与完整性”,逐渐转变为了后来的“骨折稳定性与软组织之间缔造平衡”理念。而许多研究人员对此都抱着这种治疗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态度正在不断的研究,这也是AO逐渐转变为BO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