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抓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 2

一例猫抓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陈小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猫抓病;护理体会

猫抓病( cat scratch disease , CSD )又称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是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合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传染病,是一种世界性散发为主的传染病,温带地区秋、冬季发病者较多,热带地区则无季节性变化。临床表现为抓咬处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疱疹、脓疱、结痛:小脓疱形成并伴有局部淋巴管炎,继而出现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颌下、颈部、腋下,伴轻微疼痛[1]。局部淋巴结肿大是本病最常见及特征性表现。极少数有严重并发症如脑病,偶可致残或致死。我科于2020年4月收治一例青年猫抓病患者经治疗痊愈后出院,现将有关知识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主诉因“发现左颈部肿物1月余”于2020年4月29日收治我科治疗。既往有猫抓伤史。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颈部肿物,约鸽子蛋大小,伴双颈部酸胀感,诉易疲劳,夜间盗汗,左颈部肿物逐渐增大,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7℃,无伴畏寒、寒战。2020—3—23左颈部肿物穿刺活检病理回报:猫抓病可能性大。2020—04—10入我科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后先后予“头孢唑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500mg bid 联合“利福平0.3g bid ”抗感染治疗。期间患者无发热,2天前左颈部肿物大。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查体,左颈部可扣及约3×3大小肿物两个,边界较清,移动度小,质硬,明显压痛,局部红肿,表面无破溃、化脓。29/4抽取4毫升脓液送检二代测序及细菌培养。二代序检测到汉塞巴尔通体。明确猫抓病诊断,继续使用头孢唑啉1.0G Q6H静脉滴注(29/4—6/5),利福平0.3G+克拉霉素05G BID 口服。6/5号于超声引导下行颈部脓肿穿刺抽液。7/5号请外科会诊后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加用复方磺胺甲噁唑2粒口服 BID 抗感染治疗。术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手术切口愈合良 好,痊愈出院。


  1.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猫抓病在淋巴结活检前很难与恶性淋巴瘤及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相鉴别,加上缺乏相关知识,因此,大多数患者或家属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所以要注重实施心理护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支持,我们通过给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让患者了解负性情绪对心理健康及疾病康复的影响,对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表示同情、理解、关心、鼓励和安慰等心理支持,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家属工作,共同配合,以减轻患者焦虑,建立信心[2]。因公众对猫抓病知之甚少,我们除了进行健康宣教及提供该病的有关资料外,对有条件上网的患者及家属指导其上网检索资料,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使其了解到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较好,诊断明确后,及早提供信息,制定治疗方案,及早康复。


2.2 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供给,患者由于发热伴全身症状,体液丢失较多,应给予高热量、高蛋自、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可少量多餐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2.3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污染的被单及内衣,防止污染物浸渍皮肤。内衣应柔软、宽大,以免因摩擦引起疼痛及继发感染。嘱患者不可自己用手触摸病灶皮肤,以免经手自身传染。观察创面分泌物及周围组织水肿情况,患者皮肤表面的结痂,要用0.1%苯扎溴铵纱布湿敷,将厚痂除去,再涂抗生素药膏,促进破溃皮肤愈合。


2.4 发热护理

发热时叮嘱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生活协助,要随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发热时首选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冰袋降温、温水擦浴、采用头部及大动脉处冰敷,观察降温效果,高热不退时,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效果,使用药物降温后病人会大量出汗,避免受凉,及时以更换衣裤、床单、被单。保持病房环境舒适,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因发热时患者的身体代谢较为旺盛,此时水分大量流失,因此需指导患者合理摄入高蛋白、维生素以及水分等补充满足营养需求,多饮水,避免出现脱水症状。


2.5 眼部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结膜炎系猫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患者眼部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清理分泌物。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棉签轻轻擦去眼分泌物,再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每天4次;所用物品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护理患者前后洗净双手,患者所用的衣物、被服经消毒液浸泡后送洗。


2.6 淋巴结护理

耳前淋巴结肿大系猫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淋巴结部位、数目、大小、看面质地、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疼痛等情况,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变色、破攒瘢痕等,每天1次并做好记录。淋巴结肿大时避免触碰。淋巴结活检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疼痛情况,避免挤压或压迫肿大淋巴结,并保持敷料干燥清洁。


2.7 局部淋巴结切除护理

行淋巴结切除术后,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保持切口干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切口有无出血,敷料是否受污染,引流是否通畅、以及引流量、色、性质等。每日按时更换敷料,以防感染。

  1. 讨论

猫抓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巴尔通体( Bartonella henselae ),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营养条件苛刻的需型短小的棒状杆菌,为兼性细胞内寄生。主要寄生在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结细胞内,有的可存在于红细胞内或表面。感染源主要为携带病原体的家畜或病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是因接触猫而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其中幼猫为最常见的带病原体者,在健康猫的口咽部,也可有病原体,带菌期可超过12个月。猫之间的感染由跳蚤完成,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不须隔离。因此,应在广泛宣传社区宣传猫抓病的危害,使大众了解猫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与宠物密切接触,保持宠物清洁,定期为宠物洗澡,在为宠物洗澡时应注意自身防护。动物接种是预防此类疾病感染的一个重要手段[3]。故应对宠物猫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猫爪病性淋巴结炎外科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即可。一经感染可终生免疫。


参考文献:

  1. 崔燕萍,于丽莎主编.现代传染病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03-305.

  2. 温翠琪,陈印璇,蔡立慧 ,等.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96—597.

  3. 肖元宏.猫抓病.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2(6):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