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窥镜通道系统下腰椎侧路融合(TLIF)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脊柱内窥镜通道系统下腰椎侧路融合( TLIF)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徐宏鹏 冷辉 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脊柱内窥镜通道系统下腰椎侧路融合(TLIF)技术应运而生。在这之前,医学领域,常见的技术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技术,相对而言,TLIF技术是更为先进的脊柱融合技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自提出该项技术至研发和使用后,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被许多医院引进。现阶段,TLIF技术广泛应用到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领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腰椎不稳和椎间盘源性疾病带来的痛苦。为了探究TLIF技术推广可行性,本文将以其技术特点、适用情况为出发点,结合技术优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脊柱内窥镜通道系统;腰椎侧路融合技术;临床应用

TLIF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被外国学者提出,继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技术之后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正式应用到医疗领域。TLIF应用过程中,通过后路进行单侧关节突关节的彻底切除,这样神经根与硬膜等椎管内的结构不会显露,得到更好的保护,降低了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与此同时,TLIF技术的应用为前柱提供了支撑,确保其稳定性,加上后路的融合效果,可以达到360°融合。结合TLIF技术与后路内固定技术融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使患者中央椎管狭窄问题得以缓解,折叠的黄韧带与被压缩的纤维环不同程度恢复。

  1. TLIF技术应用优点、禁忌与适应证

1.1 TLIF技术应用优点

上文中提到了三项技术,其中TLIF技术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在适应证方面较为相似,但实际应用过程中,TLIF技术减少或避免了术中对神经根、硬膜的牵拉,基于此,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风险降低[1]。并且TLIF技术通过一侧关节突关节的切除,相对于其他两项技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如果患者是再次手术或感染后再次手术,采用TLIF技术能够降低椎管内组织损伤的风险。相关数据结果显示:TLIF技术在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具有优势,降低了预后再次感染的风险,相关文献报道也之处,TLIF技术在融合率方面经过长期随访,发现融合率达到80%以上。

1.2 禁忌与适应证

相对来说,TLIF技术禁忌较少,根据现阶段研究,可以掌握的禁忌包括双侧硬膜周围纤维化、骨质疏松、椎体间骨质增生等情况,需要慎重治疗。当前TLIF技术在适应证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业内公认的适应证包括不合并椎管内病理改变的椎间盘造影阳性腰椎退变性疾病、不合并神经症状、合并单侧神经症状的Ⅰ°与Ⅱ°腰椎滑脱、腰椎再次手术或手术感染再次手术这几种情况[2]

2.TLIF技术操作与发展

2.1 TLIF技术基本操作

术中国借助C型臂X线机,遵循相关标准规程置入椎弓根螺钉,将连接棒安置在关节突关节切除的对侧,完成上述工作后尽量撑开对侧,以便撑开本节段椎间隙。切除关节突关节时,要注意神经根与椎管内静脉丛的保护,以防受到损伤,将同侧连接棒装置好,再次撑开便于进行同侧椎间盘操作[3]。从同侧细致的切除椎间盘纤维环、髓核,观察下位椎体上表面小部分骨质,确定后切除,扩大椎间隙同时将适合的椎间融合器植入,给椎间隙加压,这样能够促进椎体间的融合,促进腰椎恢复至正常屈度,这里需要注意,操作无需在显露椎管内结构的情况下进行。

2.2 TLIF技术的发展

最近几年来,TLIF技术倾向与微创手术方面发展,切口面积越来越小,也降低了对人体的损伤。通过相关报道了解到,特制扩张器得到研发,加上内镜的辅助作用,实现了小切口或穿皮操作,相对于从前大面积切口,TLIF技术对脊柱政策结构的破坏减小,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较快。随着医疗的发展,TLIF手术方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如果需要融合2至3个节段,则采用常规开放切口方式;如果是单节段融合,那么可以选择2中手术方式,其中一种为TLIF技术下的小切口方式,另一种是穿皮操作,在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后,经患者同意具有针对性选择,国内采用TLIF技术进行手术的案例也逐年增多[4]

3.TLIF生物力学测量与融合材料的选择

3.1 TLIF生物力学测量结果分析

基于体外环境下,以人体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材料融合器在人体上衣不同融合方法进行操作,之后测量获得生物力学结果并记录。国外学者按照此流程开展了对比试验,其分别采用3种不同材料进行融合,试验后得到结论:采用聚醚醚酮材料植入人体后,脊柱稳定性相对于屈伸时更高,旋转时稳定性较低。从整体上看,3种材料植入后标本侧弯时的稳定性均有所提升,做旋转运动时,3种材料植入后其稳定性降低。还有研究者进行相似试验时,采取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和TLIF技术进行对比试验,发现机遇体外环境下,单节段融合的话,两项技术应用后,人体做侧弯、屈伸等动作稳定性没有明显差异;单节段融合前提下,两项技术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后,节段稳定性显著提升;双节段融合前提下,TLIF融合使得矢状面上的活动范围降低

[5]

3.2 TLIF术后路内固定方式的合理选择

研发TLIF技术后,其融合后后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存在争议。许多意识认为单节段融合中,由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稳定性高、融合率高的特点,所以可以选择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关试验中,研究者采用3中不同固定方式对固定后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检验,其一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其二选择单侧椎弓根钉进行固定,其三结合单侧椎弓根螺钉与侧关节突关节螺钉进行固定[6]。最后得出结论:单节段融合的情况下,采用TLIF技术,结合单侧椎弓根螺钉与对侧关节突关节螺钉进行固定的刚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刚性无显著差异;与其他两种固定方式相比,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刚性有所下降,且能够实现轴心外运动。

在术后护理方面,采用TLIF技术具有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的优势,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采用TLIF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因为并发症主要包括神经并发症与椎体间假关节的形成,给患者带来困扰,甚至需要再次手术,通过试验结果证明TLIF后很少见并发症情况,所以TLIF技术值得推广。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TLIF技术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内外研究者已经掌握了一定规律,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但是,TLIF研究尚不成熟,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当前TLIF的生物力学机制研发主要是在去除椎旁肌后得出的结论,基于正常状态下,脊柱整体稳定性受椎旁肌存在的影响,后续研究可能会围绕此问题开展,进而明确TLIF术后长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益红. TLIF术式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VAS评分影响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018):137.

[2]陈明铮. 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027(013):42-43.

[3]何伟平,何值芬,宁康生等. PLIF与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效果及对腰椎前凸角变化的影响[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040(001):50-54.

[4]赵正力, 尹月大. 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9, 025(004):20-24.

[5]陈宏亮, 云才, 李士春.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手术与双侧小切口P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J]. 颈腰痛杂志, 2019, 40(02):149-152.

[6]霍添群, 曲哲, 高啸. 改良Jaslow法与传统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对比研究[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