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D-D、ALB、WBC水平及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 D-D、 ALB、 WBC水平及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徐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血清D-二聚体(D-D)、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止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n=30例)采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D和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水平和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患者应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止血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兰索拉唑;卡络磺钠;止血成功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急危重症,其病死率高达5%~10%,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因复杂等特点,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循环障碍等,甚者危及生命[1]。因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在于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实施有效、快速的止血处理。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1.36±1.58)岁,平均出血量(570.32±24.36)ml,出血原因:肝硬化22例,溃疡5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1.53±1.47)岁,平均出血量(573.28±24.13)ml,出血原因:肝硬化23例,溃疡5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性成立。

(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2]诊断标准,经内镜检查确诊;②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③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合并脏器器质性病变;②有胃切除术既往史;③入组前,接受过质子泵抑制剂治疗;④配合度差,或中途退出研究。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方法:将60mg兰索拉唑(国药准字H20030658 生产企业:成都华西药业有限公司)加入至100ml 0.9%氯化钠中,再静脉注射,1次/d。观察组采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方法:将80mg卡络磺钠(国药准字H20163322 生产企业:湖北省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入至100ml 0.9%氯化钠中,再静脉注射,2次/d;兰索拉唑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d。

1.3 观察指标

(1)止血成功率:用药后24h内,血压、脉搏平稳,内窥镜观察无出血为显效;用药72h内,血压、脉搏平稳,内窥镜观察无出血为有效;用药72h后,内窥镜观察有明显出血为无效。止血成功率=显效率+有效率。(2)血清D-D、ALB、WBC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3ml空腹静脉血,以3000r/min转速,采用离心机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待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B、WBC水平,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D-D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止血成功率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止血成功率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止血成功率

观察组

30

19(63.33)

11(36.67)

0(0.00)

30(100.00)

对照组

30

14(46.67)

10(33.33)

6(20.00)

24(80.00)

x2

-




6.666

P

-




0.009

2.2 血清D-DALBWBC水平

治疗前,两组D-D、ALB和W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D-D和WBC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LB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血清D-DALBWBC水平比较`x±s

组别

n

D-D(μg/L)

ALB(g/L)

WBC(×109/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2.30±0.34

0.66±0.10

85.63±5.72

109.36±10.41

9.56±1.25

7.01±0.24

对照组

30

2.25±0.39

1.03±0.14

85.57±5.78

98.18±9.25

9.54±1.27

7.68±0.40

t

-

0.529

11.779

0.040

4.397

0.061

7.866

P

-

0.598

0.000

0.967

0.000

0.951

0.000

3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发热、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具有出血量较大、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该疾病的发生多由消化道溃疡所致,故临床治疗以抑制出血、治疗消化性溃疡为主[3]。兰索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K+-ATP酶,阻碍壁细胞的H+向胃转运,并转化为生物活动性更强的次磺酸,可通过与H+-K+-ATP酶的巯基脱水偶联使其丧失活性,继而阻断胃酸分泌,起到止血的目的[4.5]。一旦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机体胃酸将激活胃蛋白酶,待胃蛋白酶水平到达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凝血抑制。本研究应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D-D和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LB水平和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两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增强止血效果,分析原因可知,卡络磺钠属于强化血管的止血药物,不仅对血管刺激性小,还能促进受损毛细吸管修复,提高毛细血管对损伤性因子的抵抗能力,安全性高。并且,该药物可提高毛细血管与其附近组织酸性黏多糖稳定性,从而促进凝血,加快止血[6]

综上所述,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明清, 涂家红, 王海英,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17,28(9):673-676.

  2.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8):571-578.

  3. 鲍磊, 马进, 严明科,等. 泮托拉唑联合卡络磺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7,41(4):378-380.

  4. 郭夏. 兰索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36(15):2787-2788.

  5. 祝敬伟, 齐继红. 生长抑素联合大剂量兰索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血红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52(2):56-58.

  6. 王卉、马剡芳、常宇飞、刘京鹤. 卡络磺钠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广西医学, 2020, 42(21):29-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