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能力及生活质量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能力及生活质量预后的影响

邹白露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吉安 3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其肢体功能能力、生活质量预后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脑炎患者5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能力、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肢体功能能力,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炎;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能;生活质量

脑炎属于一种脑实质炎性病变,主要是因病原体入侵感染所致,可引起高热、呕吐、头痛、昏迷等临床症状[1]。大部分脑炎患者经治疗后仍伴有程度不一的精神症状、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探讨对脑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其肢体功能能力、生活质量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脑炎患者5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15:10;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47.22±3.89)岁;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16:9;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46.80±3.13)岁。通过计算两组基线资料,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包括加强病房巡视、用药指导、营养支持、生活指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包括(1)肢体康复指导。首先,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包括依从进行肩关节、指关节、肘关节与腕关节运动。其次,再开展下肢活动,依次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遵照循序渐进原则,动作的幅度以及强度由小到大。肌腱牵拉时,需控制挤压力度,以免加重肢体损伤程度。若患者处于痉挛期,则需借助手握柱形训练辅助工具进行上肢屈伸训练,以增加上肢臂力。训练结束后,需轻柔肢体部位,防止肌张力增加过度。另外,还可适当按摩四肢穴位,例如脾经、风池、百会、三关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多摄入鸡蛋、瘦肉、鱼等含有胆碱类食物;指导其先以流食为主,再根据半流食-软食-普食过渡,评估消化能力,确保饮食均衡。(3)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多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告知其如何学会自主调节情绪,早日建立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同时,需为其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确保周围环境无噪音,患者可得到充分睡眠,有助于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能力,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肢体功能能力越高;②生活质量,采用简明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主要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四个项目,每项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肢体功能能力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1 两组肢体功能能力对比`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25

16.02±3.54

76.58±6.97

对照组

25

16.18±3.70

51.44±5.26

t

-

0.156

14.395

P

-

0.877

0.000


2.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x±s,

组别

n

生理机能

躯体疼痛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研究组

25

78.01±7.25

82.33±7.80

83.06±7.46

83.14±7.59

对照组

25

68.15±4.37

69.52±5.01

71.66±4.82

70.59±5.11

t

-

5.824

6.909

6.418

6.85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可表现为肢体痉挛、肌张力提高、震颤、昏迷等,严重者可诱发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从而增加了死亡风险[3]。因此,有必要加强早日康复护理,以提高脑炎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将肢体康复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贯穿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全程中,一方面加强患者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可增加四肢功能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饮食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养成健康行为,可大幅改善其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确生活中去[4]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脑炎患者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能力,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早日康复。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可改善脑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脑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肢体功能能力,促使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 翁迪华, 何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7):138-138.

[2]邱荷岚.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功能能力、吞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10):87-90.

[3]李尉萌, 张继华, 尚清. 早期康复介入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智力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2):2236-2236.

[4]王央燕, 李娟, 孙海英. 综合康复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分析[J]. 浙江医学教育, 2019, 18(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