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 “杠杆”一节的教学难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如何突破 “杠杆”一节的教学难点

尹菊莲

富源县营上镇民家中学 655503

[摘要]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教师,与时俱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探索,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摸索出最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教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杆 生活 实验 难点

初中物理教材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有些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很多学生学习物理的感受是:课堂上老师讲的都听得懂,课后做练习时有些题就无从下手,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教了二十六年的初中物理,也积累了些有用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一是老师没有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没有让物理知识融入生活(没有让学生把知识点弄透彻明白),二是老师没有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生活常识。所以,学生觉得物理概念抽象难懂,物理知识枯燥乏味。实际上,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科技紧密联系,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就是物理知识,课本上的内容只是知识点,如果教师不把这些知识拓展延伸到生活中、科技上,那物理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初中阶段虽然是基础教育,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对某些科目的兴趣都是在这时形成的。所以,初中阶段老师的教学更要注重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灌输知识。下面以(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一节为例,谈谈我对这一节的教学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杠杆”一节的内容分为三个知识点:杠杆的定义和相关的概念、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我是分三个课时讲完。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识别杠杆、与杠杆相关的几个概念的理解、力臂的画法;第二课时是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三课时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引入新课,认识杠杆   

我用生活中的成语“四两拨千斤”和阿基米德想撬地球的PPT(图1)生动形象的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试着分析思考:想要撬起地球,需要哪些东西?学完杠杆的知识后再来分析阿基米德的想法是否可行。


61cbbd8482f06_html_2decc4dda198c2bc.png







图1

所以引入新课这一环节我认为非常关键,不能忽视,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兴趣、理解和应用。如果再结合我们身边的物体作为例子,比如钢丝钳子、夹子、瓶盖起子、指夹剪等我们可以随便找到的物体,然后总结出这些物体在使用时的共同特点,这样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出杠杆的定义,而且还能认识到:不是只有硬棒才是杠杆,杠杆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满足杠杆特点的物体就可以看做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

在杠杆的五个要素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难点:

1、对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多数老师对这两个概念并不重视,只限于课本上的定义,一带而过。我认为,在讲到这个概念时,必须要分析很多生活中的杠杆(比如把学生写字的笔当筷子使用、把他们的尺子或者圆规当撬棍使用、让同学用扫帚扫地等),找出使用杠杆时的动力和阻力,总结出这两个力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们总是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作图时明确力的方向。

2、力臂的概念和画法

“力臂”一词对于初中生来讲很抽象,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其实只要告诉学生它是点与线(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即可。所以,在要求画力臂时,只要找到支点——杠杆围绕着转动的点,力的作用线——力所在的那条直线,必要时可正向或反向延长,再用直角三角板作出点与线之间垂直距离就是力臂,这样练习几个之后学生便会举一反三了。

在第二课时学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之后,学生明白了通过公式F1L1=F2L2可知:力和对应的力臂是成反比的,有的题目要求画出动力最小时的动力臂,这时的动力臂应该最长,具体画法是:点与点(支点与动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就是最长的力臂,这个最难的知识点便迎刃而解。有的题目要求画出最小的动力,这时也是先画出最长的力臂,再根据力与力臂垂直的特点,动力与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便可画出动力。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个部分只要带领学生做好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探究杠杆处于平衡时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也可让学生探究杠杆处于不平衡时两边力与力臂的成积的大小(图2),从而会判断哪端下沉(力与力臂乘积大的一端下沉)。还可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朝不同的方向拉杠杆,与竖直方向拉相比,看看力的大小的变化(图3)。

61cbbd8482f06_html_2d24a368e34b3f9a.png61cbbd8482f06_html_7da6c79310e28f64.png






图2 图3


  1. 杠杆的应用

这个部分的难点是: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还是等臂杠杆,课本上是根据力臂来判断的,但是有些同学一直不会画力臂,或者有些杠杆的力臂不好画,我认为可以这样判断:只要能找出杠杆的三个点——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比较看哪个点距离支点较远(哪个力臂就较长),从而就可以判断出是省力还是费力杠杆了(可用PPT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杠杆),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些杠杆为什么要像这样设计?经过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明白:任何杠杆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我们使用它都是为了利用它们的优点方便我们的生活或工作的。


总之,我们现在使用的的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太过简化,为了让学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老师们要不断总结、适当补充,跟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还要适当的拓展延伸,找到最适于学生接受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实,只要老师用心钻研,很多难点都可以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化解,把物理问题生活化,教学中经常用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中,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 巧寻杠杆最小动力. 赵宇——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 2021

  2. 紧扣课标考点突破重点难点. 孙通花——《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2011

  3. 《简单机械》导学案 . 《网页》

  4. 《刍议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 2021


【字数】228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