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王灿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对学生素质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字:心理学;辅导员;思政教育;思想政治

引言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定问题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进入大学而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且部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这些情况主要体现在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自杀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等。由此可见,高校必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辅导员在大学校园中,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因此在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中,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1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辅导员师资力量不足,工作涉及面广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工作内容严重超负荷。有的高校辅导员是跨年级管理,有的是跨校区管理,这些特殊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由于管理学生的数量增多,势必会造成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深入程度和有效性下降,并进一步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当前教育体制下,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角色,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负责学生在校事务及心理健康的导师和服务者。但是,尤其是在近年来高校教育工作实际中,高校辅导员工作已经不断扩大且外延,其职能已经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不仅仅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管理,还承担者服务、协调、心理辅导等多重角色,工作严重超负荷。

1.2心理教育技能整体有待提高,辅导员对技能培训满怀渴望

心理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在遵循心理学相关原理的前提下,通过心理技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和个性健康发展。心理教育可以使辅导员在学生问题解决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现实中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参差不齐,仅有的入职培训也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因而在开展心理教育时,对心理教育技能的领悟和掌握不够深入,使得心理教育效果不佳。调查中发现,辅导员心理教育技能整体急切需要提升,心理教育技能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

1.3尺度把握不当,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大

大多思政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种种原因使得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大多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实质性教育,思政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其目的和意义亦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学生也更容易受到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这给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2.1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在心理教育技能培训上下功夫

学校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助力学生的幸福成长,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潜能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心理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提升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即教育引导学生对幸福充满向往,以积极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要在辅导员中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就要在心理教育技能培训上下功夫,将积极心理学与心理教育技能培训相结合,让辅导员在具体的技能操作培训中感受积极心理学的魅力,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提升自身心理教育能力,助力学生心理成长。

2.2对积极乐观的校园氛围进行营造

人的积极人格的形成以及对积极体验的感受,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辅导员在教育中,应该注重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但采取的方式一定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相贴近,不能离学生太远。学习生活方面可以通过校风、学风的建设来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日常生活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寝室装扮大赛等来营造寝室氛围从而营造校园氛围。这些措施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团体。积极团体的建立,对学生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学生在积极氛围的潜移默化中可以对积极情感进行体验,从帮助自身获得积极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以更好的状态去解决。

2.3用好心理学理论搭建和谐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日常事务处理。虽然对于教学工作不直接参与,但是在学生的心理疏导上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正视自身的职业定位,明确工作要点,对于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同时,还要懂得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实现与学生的关系的融洽,当学生在遇到困境或挫折时,能够想到与辅导员倾诉,并寻求解决方法。并且,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温暖。

23.4丰富积极心理资本内涵,在积极人格品质塑造上下功夫

个体在成长发展中表现出的自信、乐观、希望、韧性等积极心理状态和品质,我们称之为心理资本。辅导员如何养成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呢?这就要从心理资本中寻找突破口。丰富积极心理资本内涵,拓宽心理教育视野,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体验到“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进而充分挖掘个人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积极人格品质,形成良性循环。一个对生活乐观自信、满怀希望的辅导员,一个能够经常体验到发展、成功、幸福的辅导员,必会用自己的积极人格品质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因而,提升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要在辅导员积极人格品质塑造上下功夫,不断丰富积极心理资本内涵。

2.5营造积极系统,导向成功

在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除了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个人表现可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外,教学环境及质量也对思政教育的效果有一定影响。积极心理学中提到人积极性格的形成除个人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受家庭与学校的影响,即学生所处的学校和家庭环境会影响他积极人格的形成。这要求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不仅要从学生的个人特质出发,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其次,帮助学生找寻自身特质和优势,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在与学生交谈时,辅导员可运用积极心理学技巧,如尊重、倾听等,结合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上的表现,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以鼓励和肯定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最后,利用朋辈群体力量,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外在动力,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做到相互鼓励、相互进步,从而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己。同时通过自身的心态去感染身边其他的同学,让他们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一切,从而激发他人积极的思想政治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各项发展中,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自身实力的增强,都与辅导员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强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发挥心理学的作用,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整体水平,保证高校思政工作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杨萌.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应用路径分析[J].教师,2021(21):13-14.

[2]王正强.论积极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4):230-231.

[3]李海兰.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20(28):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