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刍议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冯镇菡

湖北省襄阳市 谷城县盛康镇当铺中心小学 湖北 襄阳 441700

摘要:科学是一门灵活且源于自然的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观察实验中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改革和提高,提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教育已不再局限于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课程,而是着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从教师教学生学习提升到教师教会学生学习。因此,科学教学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针对观察实验在小学科学学科教育中的设计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 观察实验设计 意义 方法

1.小学科学教育观察实验设计的意义

1.1培养洞察能力

观察是科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思考是观察实物后作出的反应。一切科学理论源于观察与思考,可见观察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就小学生而言其思维较为跳跃、容易被外界吸引,他们对环境的认知和自我的意识都源自于观察,在小学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以直观感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洞察力和逻辑性会更加有效。

1.2增强课堂互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设置的学科内容更加广泛,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观察设备和仪器,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问题和现象,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增强课堂互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3联系实际生活

在进行科学学科的学习时,主要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材料理解,最终将结论与技巧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记忆,这种方法看似合理有效实则事半功倍。教材是学习的核心但其缺乏与生活的联系,最终知识将只能被变成文字存放在脑海中,观察实验的设计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辅助,便于学生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避免机械记忆。

2.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2.1利用学生知觉特性设计观察实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觉及感觉特点设计不同的实验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带领学生对实验进行宏观的认知和理解,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尝试让学生自主探讨举一反三。

例如,在进行小学科学教材中《水去哪儿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毛巾、水、容器、温度计等课前工具。授课时引导学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大胆说出来,然后用沾水的毛巾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水去哪儿了?”引导学生思考水消失的原理。

2.2探索科学实践的因果关系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应联系事物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因环境的变化而不同,设计合理的科学场景,让学生观察在改变单个环境变量,相同场景下的实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带领学生寻找因果关系形成科学认知进而推理出正确的科学原理。若条件允许的实验,教师可现场进行演示,若资源有限无法进行演示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PPT或视频播放等形式,让学生观察科学现象。

例如,在进行小学科学教材中《雾和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杯温水、一杯冰水和冰块。实验开始时首先将冰块放置在盛有温水的容器上方,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看到的现象,并记录会不会有雾产生,然后再将冰块放置在盛有冰水的容器上方,再次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两次实验场景一致只是容器中的水温度不同,由此可以判断出雾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产生的。这种类比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质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进而建立因果思考意识。

2.3验证科学实验的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

验证科学实验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形成,与此同时探索的欲望也会随实验的开展而不断加深。另外,验证因果是科学实验观察中比较普遍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由于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思考能力有限,许多科学实验的实践和理论证明过程都需要教师协助完成,确保实验安全、正确进行。教师应帮助学生熟悉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例如,在进行小学科学教材中《雨和雪》这节课时,可以提前准备冬季下雪和夏季下雨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观察视频中的不同,观察雨和雪产生的环境条件。依据视频中出现的景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下雨天和下雪天的树木是什么颜色,人们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天气温度有什么变化等。进而总结出雨和雪的产生条件并归纳其科学原理。

结束语

总之,观察实验的设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小学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较为复杂、小学生年龄差较大,各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各有不同,因此,对实验的设计要求便较为严格,科学学科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设计适合学生理解和学习的实验过程,避免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洞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保障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收获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蔡文东. 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 基础教育论坛,2019(46):21-22.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19.46.010.

[2] 刘命孝. 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研究[J]. 发现(教育版),2017(4):29. DOI:10.3969/j.issn.1004-5023.2017.04.026.

[3] 侯小娟. 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的依据和方法[J]. 文渊(小学版),2020(7):261. 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20.07.517.

[4] 阿姆. 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8):47.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08.045.

[5] 王敬元. 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0):249-249. DOI:10.3969/j.issn.2095-3089.2015.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