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变通,一材多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巧妙变通,一材多用

牛立芝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中心小学 251802

顾名思义,“豆腐宴”“全驴宴”等所有冠以“某某宴”的美味大餐,均以一种食材,烹制出多种味道。这体现了大厨善于变通的智慧。其实,学生习作,亦如大厨烹饪大餐,倘能巧妙变通,一样可以做到用一味“食材”,求得多篇美文。

请看一学生随笔:

别了,秋千

①那年,我在秋千上是那么的快乐、自由······

②和煦的春风吹着我的长发,飘飘扬扬,嘴角上挂着的微笑舍不得放下,因为我的秋千就要大功告成了。看着爷爷敲敲打打,检查检查这儿,看看那儿,我再也按捺不住了。

③“好了!好了!我要荡秋千!”我挤过碍事的爷爷,一屁股坐在木板上,双手紧握两侧的绳索,踮起脚尖儿,向后慢慢退了几步,然后收脚,秋千荡起来了!可它只是懒散地来回摆动了几下,就慢慢趋于静止了。

④我不高兴了,秋千只可以坐着荡吗?想到这我便收脚麻利地爬上秋千,双脚站在木板上,突然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

⑤双手牢牢抓住绳索,下蹲,曲腿,身子往前一抻,猛地一站,一下,一下······秋千越荡越高。能看到外面的树梢了!能高过围墙了!外面的事物忽的映入了眼帘:对面墙角的枯枝已发出嫩芽,一片,两片······原以为它死了,我还给它浇过水呢,这让人升腾起一种希望!又一下,哎,那里什么时候有株野花在与它相伴了?还开得那么娇艳?我用力荡啊,荡啊,企图看到更远的风景。我真的看到了——夕阳在天际洒下一把红彤彤的颜料,给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边。晚霞穿着金黄的纱衣,向我招手······

⑥站在秋千上,享受着暖洋洋的春风,我的心里填满了愉悦。我像一只快乐无忧的小鸟,张开翅膀拥抱蓝天。

⑦后来,家里要盖气派的房子,就把那两棵树砍掉了······

⑧再后来,我长大了,村子里新修了游乐场。待到我重新坐在铁质的秋千上,似乎再也找不到儿时的兴奋与喜悦了,更不敢肆无忌惮地站在秋千上荡来荡去——这也许就是成长吧。

⑨现在,看弟弟荡着秋千,在半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我竟不自觉地喃喃道:“抛物线······”

⑩别了,秋千;别了,我的秋千;永别了,我的快乐、自由的童年!

学生的这篇随笔,以“秋千”为引子,回忆了曾经的荡秋千的快乐画面,借以表达对童年快乐时光的难舍与怀恋,思路清晰,主旨明确。通过阅读可以得知:本文的“主材”为童年时代荡秋千的经历、时光。我们可运用这一“主材”,写出不同主题的文章。例如一作文题为:美好四季,色彩斑斓。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让你向往。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令你难忘,让你憧憬。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文章。

改写文:

我的春天

①又是绿柳垂丝,蝴蝶蹁跹,美丽的春天如期而至。真好,弟弟正坐在曾经属于我的秋千上肆意的呼喊。那荡来荡去的秋千,牵着我的思绪,飞到了我的童年,我的春天······

②和煦的春风吹着我的长发,飘飘扬扬,嘴角上挂着的微笑舍不得放下,因为我的秋千就要大功告成了。邻居小天家也有架秋千,那天,他荡的好高好高,我羡慕的眼都直了,想要试试,一开始,有点胆怯,只是坐着荡了几下,他居然就笑话我胆小,不让我玩了,我哭了好一阵子。今天,我的秋千就要做好啦!看着爷爷敲敲打打,检查检查这儿,看看那儿,我再也按捺不住了。

③“好了!好了!我要荡秋千!”我挤过碍事的爷爷,一屁股坐在木板上,双手紧握两侧的绳索,踮起脚尖儿,向后慢慢退了几步,然后收脚,秋千荡起来了!小天,我也有自己的秋千啦!可它只是懒散地来回摆动了几下,就慢慢趋于静止了。耳边又想起小天的嘲笑,他可以荡的高,我一定也可以!

④想到这我便收脚麻利地爬上秋千,双脚站在木板上,突然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脚下也有些不稳,心里有些急躁。看了看爷爷,他正微笑着看着我:“害怕就下来吧,坐着稳当。”不行,我不能让小天看我的笑话,我一定会荡的高高的!

⑤双手牢牢抓住绳索,下蹲,曲腿,身子往前一抻,猛地一站,一下,一下······秋千越荡越高。能看到外面的树梢了!能高过围墙了!外面的事物忽的映入了眼帘:对面墙角的枯枝已发出嫩芽,一片,两片······原以为它死了,我还给它浇过水呢,这让人升腾起一种希望!又一下,哎,那里什么时候有株野花在与它相伴了?还开得那么娇艳?我用力荡啊,荡啊,企图看到更远的风景。我真的看到了——夕阳在天际洒下一把红彤彤的颜料,给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边。晚霞穿着金黄的纱衣,向我招手······

⑥站在秋千上,享受着暖洋洋的春风,我的心里填满了愉悦。我像一只快乐无忧的小鸟,张开翅膀拥抱蓝天。原来大胆尝试竟是这般的美好!

从此,我荡秋千再也不是坐着了;从此,我的春天里总是有秋千

······

我的秋千,我的童年,我最喜爱的春天!

改写后的文章,则以“我的春天”为题,记述了作者童年时大胆尝试站着荡秋千的经历,表达了“大胆尝试竟是这般的美好”的主题。这个春天的经历,给予作者的是胆识的提高,更是难忘的人生记忆。

由改写文我们看到,同一个材料,如果变通巧妙,则可成就多种主题的文章。如何变通?结合上面的习作案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对材料进行变通,首先要认真审题,把好审、定关。审清楚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写作重点是什么,习作与原有文章的“材”有哪些联系。例如上面的改写文要求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话题,我们要注意到写作要求里的一句话“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令你难忘,让你憧憬。”这说明我们的写作要突破自然界四季的范围,写出自己成长的“季节”,还要围绕“最喜欢”“季节”两个关键词做文章;写作重点要凸显这个季节里难忘的经历,阐释为什么“最喜欢”;习作与原有文章的“材”的联系是无论表达对童年的怀恋,还是表达对儿时勇敢尝试的难忘,都可以通过“荡秋千”这一事情体现出来。审好题后,就要确定写作思路,如何对原“材”进行调整。

其次要紧扣命题,做好留、增、换文章。所谓留,就是保留重心,即将原文的主干部分保留下来,这是组合为新文的根基。例如“童年荡秋千”的经历是原材的主干,改写文就保留了这一叙事重心,也就易于作者由此添加枝叶,进而突出本文“大胆尝试”的主题。再如山东省滨州市2010年语文中考作文题为命题作文《那一次,我真的很棒》,审题目得知,这“那一次”应是写作的重点,“那一次”的体验或经历是写作的重心部分。如果利用这一“材”进行写作,我们仍然需要将原材“荡秋千”这一主干部分保留下来。所谓增,就是要根据主题表达需要,适时、适处增加一些内容。例如改写文第二段中,就增加了一些文字,这些插叙的文字,写出了“我”对于伙伴“小天”荡秋千技艺的羡慕,以及遭遇嘲笑后对自己秋千的渴望,从而为写“我”勇敢尝试埋下伏笔。还有第三段末尾处,也增加了暗自给自己加油的文字,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我”的情感脉络。增加的文字,还可能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例如改写文第6段末尾:“原来大胆尝试竟是这般的美好!”增加的这句话,很好的点明文章的主旨。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语文中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我的那一片天空》,我们除了要保留原材的主干外,还要适时增加一些反映写作者对自己“那一片天空”的认识、对“荡秋千”这一经历的认知等。

一材多用,考验的是写作者的习作经验与智慧,它需要写作者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与灵活的写作技巧。胸中有丘壑,方能灵活变通,写得美文。因此,要做到一材多用,多练笔,多思索,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