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施导向的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思考——以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基于实施导向的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思考——以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为例

李燕飞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10019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新阶段的开启,小城镇特色风貌的塑造对于城乡高质量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本文以建设行动为导向,首先梳理了小城镇风貌塑造的现实困境及相关成因,并结合石港镇实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点,包括开展资源普查,理清特色风貌要素;坚持民生导向,明确项目实施重点;注重整体统筹,提升城镇综合品质;生态人文设计,彰显城镇地域特色。

[关键词]小城镇、特色风貌、实施导向


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大量的小城镇缺乏特色、尺度失调、空间割裂、建设粗放、活力缺失等问题突出,空间特色魅力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更多扮演着配角,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也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同时,目前部分小城镇已经开展了风貌塑造行动,但受观念、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实施有限。当前,我国进入城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小城镇的特色风貌塑造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以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特色风貌规划实践为基础,探讨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要点,为其他地区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现实困境

  1. “千镇一面”问题凸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小城镇展开了大量的建设。但较为普遍的是在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中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注重速度规模和经济效益,却不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特色,导致大量的小城镇缺乏特色、尺度失调、空间割裂、建设粗放,“千镇一面”问题日益凸显。

  1. 建设行动缺乏统筹

不少城镇已经着手开展风貌相关整治提升行动,但往往局限于街景整治、水系治理、停车场改造等单一的方面,整体行动缺乏统筹,同时行动缺少延续性,片段化、破碎化导致未能有效形成合力,整体特色风貌难以彰显。

  1. 实施导向浮于表面

简单将风貌塑造理解为形象工程,忽视内涵挖掘,出现了不少城镇风貌塑造存在表里不一、“一层皮”的现象,基础设施、公共与商业服务设施落后、不完善,缺乏活力。同时由于缺少民生导向,不利于后期长效治理,空间衰败迅速,整治效果大打折扣。

  1. 小城镇现状风貌的成因分析

  1. 观念不清

相较于城、乡相对明细的特色导向,针对小城镇特色风貌的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统一明晰的风貌意象。城市的发展追求集约高效,出现了高楼、宽路、大公园的做法;乡村的发展强调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乡村的风貌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乡村要像乡村。小城镇则经受着所谓“现代化”观念的冲击,更多地照搬城市,传统风貌和尺度的丧失,同时由于整体规模的限制,出现了风貌失序的尴尬。[1]

  1. 财政制约

小城镇风貌塑造涉及道路交通、市政水电、河道水系、环卫设施及街道立面、绿化广场等多重领域,牵涉面广、改造内容多、工程量大,且多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政府项目,整治成本较高。但另一方面小城镇财政预算普遍比较紧张,难以系统开展建设实施行动,导致了建设的碎片化、表面化。

  1. 要素复杂

相比城市与农村,小城镇拥有更为多元的利益主体、产权属性及住宅形式。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产权属性包括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住宅形式包括商品住宅、宅基地自建房等。[2]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需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合理配置有限的公共供给。

  1. 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要点

  1. 开展资源普查,理清特色风貌要素

石港镇属于“非典型性小城镇”,缺少典型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历史遗存,发展现状在江苏小城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占当今小城镇的大多数。

规划将现状资源要素进行详尽分类,分小组进行详尽摸排工作,并利用移动APP记录调研路线,辅助现场要素整理,直观反映场地特征。对现有资源的详细摸排,对于后期资源的保护、特色挖掘及落地呈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包括古镇格局、空间特色、建筑特色、历史遗存等方面,建立城镇特色风貌要素数据库。

3.1.1古镇格局

石港自南北朝初期成陆起,因盐成邑,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明朝时期,开挖护城河,筑城墙,立六门,形成了现今老镇区“心”型城池的基本格局。清代石港镇框架形成,街巷空间串联,部分城镇肌理延续至今。两条东西和南北走向的街道在城隍庙相交呈十字形,各通一城门,城内其余众多小巷都与这两条主街相连,是古镇传统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街道。

3.1.2空间特色

街巷空间主要特征以十字交叉的东西大街和米市街为主,小巷为辅,古镇的拓展以南北和东西向两条大街为脉络。滨河空间构成的可归纳为“河-街-房”的模式,苏北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形成了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同等重要的地位。

3.1.3建筑特色

建筑类型以住宅和商铺为主,从住宅平面型制来看,主要有“间”、“合院”两种模式,“间”模式主要分布在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南北街两侧,在临街使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内部生活空间的扩延必须向纵深方向发展,前店后宅等就成为了石港商业街区的主要建筑形态特征。而“合院”型住宅则分布在除主要商业街区之外的街巷内。民居正房为硬山尖山式建筑,屋面有轻微的举折,立面明显分为三段式。

3.1.4历史遗存

城镇历史建筑以陆氏故宅、孙氏故宅、施兰宾故宅、凌宅、李宅、徐宅等为代表,体现了南通地区历史建筑的明清遗风。同时还存在古井、古树、古桥、古码头等一批体现特色风貌的历史环境要素。

  1. 坚持民生导向,明确项目实施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导向、底线思维,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与突破口。从核心问题入手,在前期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居民的需求,结合政府近期建设计划,形成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风貌规划层面。树立高远目标,着眼整体提升,做好顶层设计。以城镇核心风貌要素护城河为依托,对护城河及两侧对城镇风貌有影响的地块,进行总体策划,系统构建总体风貌体系,明确风貌建设管控重点。

景观设计层面。聚焦显著问题、重点问题,精准发力。以建设行动为导向,基于整体风貌框架以及塑造策略,梳理实施项目库,对重要节点地块及滨水绿道空间进行详细景观设计。

施工指导层面。突出分阶段整治任务,结合整体行动计划,对近期实施的节点,进行深化设计,达到指导施工深度。

  1. 注重整体统筹,提升城镇综合品质

着眼于高品质的城镇建设,以特色风貌塑造为抓手,在风貌整治的基础上推动功能完善,实现空间融合及活力复兴,助力城镇高质量发展。

3.3.1风貌整治

通过元素提炼、风格控制,针对建筑风格混乱、缺少本地特色的问题,进行保护传统建筑,整治已有建筑,控制和引导新建建筑的工作,注重建筑风格的古今协调。以尊重现状条件为基础,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改造,保证生态可持续、施工可操作、后期易维护。

3.3.2空间融合

通过疏经通络、新老衔接,针对护城河岸线的阻隔,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对岸线及滨河慢行系统进行疏通,形成环状线性空间,同时环状体系与现有的十字道路空间体系通过道路及街巷的梳理达成沟通,将新老两个公共活动空间及慢行体系进行无缝衔接,将居民活动从现有的活动空间有效的引导到滨水活动空间。

3.3.3活力复兴

通过置换更新、设施补全,针对老镇区内功能逐渐衰败、设施配套不全、缺少活动空间的现状,规划将护城河两岸分段研究,进行功能更新、项目策划及设施补全的工作。

  1. 生态人文设计,彰显城镇地域特色

3.4.1文化感知的城镇门户

文化融入、展示窗口。在石港入镇的门户节点设计中,根植于石港镇的历史沿革以及文化遗产,将“书法”、“武术”、“戏曲”作为城镇文化符号,通过显性表达,形成特色文化符号,融入入口空间整体设计中,彰显城镇文化魅力。

61cd1b4f3043b_html_608d4407c27ea558.png

图1 门户节点设计构思图

3.4.2展现生活的村前水塘

微手术、保乡土。对于城镇中的保留村落,设计以传承原有的生活氛围为出发点,通过保留原居民点的比例尺度和空间意象、复原历史记忆和优化生活意向等方式,利用乡土化的植物和配景,再现村落原有的生活氛围。延续基本格局,适度规划介入,局部重点打造,整体改善民生。

61cd1b4f3043b_html_2ed787a2baf38262.png

图2 村前水塘设计构思图

3.4.3全民参与的综合公园

高效复合、全民参与。基于现状大型公共活动空间的缺失,建设功能复合的城镇综合公园。在设计中首先考虑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对功能的使用需求,同时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各类运动活动场地,保障后续空间使用的活力,并采用分区式布局,强调微空间的设计。

61cd1b4f3043b_html_41ddf20591d2a5b4.png

图3 综合公园设计全龄需求分析图

  1. 结语

城乡高质量发展赋予小城镇新的历史使命,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具有极大的迫切性。在实际行动中应将特色风貌塑造作为小城镇高品质建设的“牛鼻子”工程和重要突破口,推动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空间有机更新。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民生导向、整体统筹、生态人文,确保行动实效,实现良性循环。


注释:

未标明出处图表均来源于实践项目。

参考文献:

[1]齐立博.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城镇的“惑”与“道”[J].小城镇建设,2019,37(01):56-61+79.

[2]厉华笑,谢浩东. 有限目标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思考与实践——以慈溪市周巷镇天元集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02):29-36.


作者简介:李燕飞,1991年8月出生,男,城乡规划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小城镇规划、村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