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德智体劳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美与德智体劳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江智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第四小学 535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致力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特别是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德育、智育、体育的教育地位明显提升,相较而言,美育仍处于边缘化状态,培育的方式与路径存在较高的局限性,使得美育的落实成效偏低。从教育哲学的角度上看,美与德智体劳具有内在联系,通过将美与德智体劳有机融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美育的教育覆盖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对此,本文将从融合教育的角度出发,对美与德智体劳的融合教育进行探析,以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发展。

关键词:美;德智体劳;融合;全面发展


美育作为道德教化内容的承载之一,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传统美育过程中,以艺术教育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美育不再局限于审美教育,让学生感知文化历史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意识,将美育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逐渐成为新时代美育的目标,由此,传统美育模式的局限性显露而出。通过将美育与德智体劳融合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看待“德”、“智”、“体”以及“劳”的价值所在,正确看待知识内容与社会规则,推动学生内在修养的提升。对此,本文将从融合体系与融合实践两角度出发,对美与德智体劳的融合进行探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育”视角下的美与德智体劳融合体系

美与德智体劳的融合,亦可称为以美育为视角的融合式教育,与以“德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教育活动不同,美育视角下的融合性教育活动,更强调“向美而行”,将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习惯渗透、融合、贯穿于教育体系之中,含纳价值体系、过程体系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

1、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美育”视角下教育融合体系的起点,即从审美、立美的角度出发,挖掘德智体劳的价值内涵,具体表现为:

一是德育,以“美育”为视角,德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挖掘美的“良善性”,将“美”转化为良善指导,培育学生良好思想品质;

二是智育,以“美育”为视角,智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挖掘思维与知识之美,推动学生“以美寻知”思维的形成;

三是体育,以“美育”为视角,体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感知心灵之美、健康之美、身心和谐之美以及身体之美;

四是劳动教育,以“美育”为视角,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感知劳动的愉悦感,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者的“美”形象[1]

2、过程体系

过程体系是“美育”视角下教育融合体系的实践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展开逻辑,展开逻辑即“美育过程”,包括感知→赏析→表达→创造的过程;二是融合逻辑,即将美育渗透于德智体劳中,实现五育并举的过程。

3、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美育”视角下教育融合体系的落实质量评价,相较于单一化的评价模式而言,“美育”视角下教育融合体系中的评价体系,以“五育融合度”为基点,属于整体性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包含“融合方法”、“融合质量”、等方面,其不存在具体化的评价标准,侧重于从动态化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成长状态进行评价。

二、“美育”视角下的美与德智体劳融合实践

1、把握融合思路,提供实践方向

融合思路是融合教育实践的方向指导,对融合教育的教育成效具有直接影响。针对于融合思路的把控,应当注意:

一是各育到美育,“美育”视角下的“五育共生”。将“美育”作为核心落点,强调“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指导价值,对此,在落实融合教育时,教师应当强调“美育”的价值地位,将“美育”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之中,实现“以体健美”、“以德促美”、“以智引美”以及“以劳烘美”,借助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传递“美育”价值;

二是美育到各育,即借助“美育”的方法与手段,实现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目标,具体表现为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等,侧重于借助“美育”让学生感知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趣味与价值,转变学生对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价值认知[2]

例:在组织“感恩”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时,以“美育”为视角,以美育德流程如下:首先视角转换,教师应当将“美育”融入到“德育”之中,将“感恩”扩散为“感知母性之美”或“父爱之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肢体”、“容貌”等角度出发,挖掘“行为之美”、“爱之美”,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感恩”意识的效果;其次教育实践,针对于此次主题,教师可以组织了“说出心声”的演讲活动,引导学生表达父母等家人的“肢体”、“心灵”、“容貌”之美,即某一行为或某一瞬间最触动你的心灵,最能让你感知家人的美好,通过“以美促德”、“以德促美”的方式,实现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2、优化融合路径,提升实践质量

美与德智体劳融合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课程融合、班级融合、学校融合、教研融合以及评价融合等多个方面,课程融合主要是指“美育”与具体课程的融合,学校融合主要是指“美育”与校园文化间的融合,班级融合主要是指“美育”与班级活动的融合,评价融合主要是指将“美育”作为评价单位的评价体系。其中课程融合,以“物”为载体,“物”包括课程知识内容、艺术活动、艺术作品、机构平台等多种形式。班级融合、学校融合、教研融合以及评价融合,以“事”为载体,“事”包含文化活动、课程活动、教学形式等方面内容[3]

例:从“物”的角度出发,美与德智体劳融合活动流程如下:首先元素筛选,笔者选择“戏曲”为元素,以向学生传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其次价值传导,教师可以借助“戏曲”内涵,向学生传递修身、立志以及治家的内涵,用以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借助“戏曲”的表演与唱念身段,推动学生健康生活模式的形成。借助“戏曲”传习,让学生感知戏曲演绎者的劳动精神与意志,达到“五育融合”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与德智体劳融合核心是“五育融合”,其强调“美育”的主导价值,对此,应当重视“美育”的方向引导,通过优化融合路径与思路的方式,促进融合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红黎.新时代美育与德育内在联系的再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0):58-59.

[2]李燕.以美育人,以德育人——探索艺术与公益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J].大众文艺,2020(08):211-212.

[3]宋瑾.美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0(0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