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教育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程育人功能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基于安全教育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程育人功能实践

胡淑婷

义乌市北苑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体育课程中安全成为了必须注意的因素,要切实可行的制定一系列措施保证小学生在体育活动开展中的安全问题,才能促进小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首先分析出当下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安全问题,其次分析出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包括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等。通过提升学生对安全的认知,打造安全的体育课堂,适时融入安全教育三种途径,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时,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安全常识及防护措施,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体育课程;育人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小学生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在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但是小学生当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其应变能力是有限的,这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之近年间校园安全事件、家校矛盾的频繁上演,尤其是体育课上的一些安全事故,包括学生的碰伤、擦伤等较为多见,而家长视孩子如“珍宝”,所以在安全教育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出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最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当下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安全问题

1.1场地及器材不规范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而忽视体育教学,导致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不符合教学的标准、要求,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跑道为土道、水泥道,一旦学生摔倒,便会擦伤、碰伤,严重者可出现骨折。

1.2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认知水平、安全意识都比较低,加之其活泼、好动的性格,却没有一定的自控力,很容易在自主活动时出现打闹、胡乱追跑等现象,从而出现危险。同时因为学生的运动能力具有局限性,当进行高强度的练习时,更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教师安全意识不足

部分体育教师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没有做到安全防范措施,也是导致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教师的课程设计、场地的布置不合理,或者缺少专项的准备活动,导致学生拉伤,以及练习间距小出现碰撞等问题。

二、安全教育视角下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育人功能

2.1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下,小学生遭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滋扰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洪水、地震及火灾等灾害,还有重大的交通事故等,都已经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还能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保障学生在生活中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2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近几年的体育课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比如学生跑步时的猝死、肌肉的拉伤等等,导致家校矛盾激化,甚至很多学校的体育课不再开展一些具有对抗性的练习项目,尤其是耐久跑、器械类等项目,造成体育课的运动量、运动强度随之减少,而学生在体育课上得不到相应的训练,久而久之体质会逐渐下降。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不仅会降低肥胖的可能性,还能增强身体素质,并且开发学生的智力,减少心脏病、糖尿病及癌症等发病风险而延长寿命。所以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来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这对学生的体质强化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安全教育视角下小学体育课程育人的有效策略

3.1提升学生对安全的认知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为学生引入适当的安全教育知识,去提升学生对安全的认知。其中,交通安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当下道路车辆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基本的交通标识,应遵守的交通规则,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学会拨打急救电话等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避险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紧急疏散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路线有秩序地撤离,以及创设一些情境来提高小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对安全的认知能力。

3.2打造安全的小学体育课堂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很多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因此,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安全的重要性,能够定期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加以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同时,体育教师要制作一张特异体质调查表,要求学生及家长如实填写,以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身体真实情况,并且重点关注特异体质的学生,比如患有哮喘、癫痫和心脏病等学生,或者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包括自闭症、多动症等等,以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体育教师就可以合理地为其安排体育活动,控制好学生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并为学生精心地设计体育活动及教育内容,从而防患于未然,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安全,打造安全的小学体育课堂来保证小学生的安全。

3.3适时融入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出其育人功能,为学生适时融入安全教育。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展开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比如,当学生在练习整队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做到快、齐、静,但是很多学生为了求快,而出现跑跳的情况,并且在集合时会从队伍后面往前面挤,一直回到自己的位置。此时体育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选择离自己队伍最近的位置站好,不需要跑得快,而是要走得快,以此来避免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安全隐患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无法做到万无一失。但是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如若发现有安全隐患的事或物,就要及时教育,第一时间制止,并为学生讲清原因及其后果,以便学生可以自觉改正。

四、结束语

安全教育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师就要发挥其育人功能,在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时,引导小学生掌握相应的安全常识及防护措施,去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安全防范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师通过将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为学生精心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在保障体育课堂的安全前提下,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质与运动能力,从而在各个方面将危险拒之门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好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骏昇,展恩燕,张龙凤,李博睿.动作发展视角下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优化[J].体育教学,2021,41(09):35-37.

[2]陈亚松.关于小学体育安全问题教育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6):156-157.

[3]吴晔.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5):33-34.

[4]钱增勇.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83-184.

[5]李学珍,张小平.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19):216.

[6]王志伟.浅析小学体育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考试周刊,2021(35):103-104.

[7]葛正星.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21(3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