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场地狭窄项目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1

BIM技术在场地狭窄项目的应用

曾契

通号建设集团第二分公司望麓嘉园三期项目部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望麓嘉园三期项目项目场地狭小,给现场临建设施和临时道路的布置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以至于有部分人工挖孔桩位于基坑边坡上。在施工前使用BIM技术模拟现场施工场景,合理规划各类保护措施,优化现场的施工运输计划,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施工目标,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人工挖孔桩施工

通号·望麓嘉园三期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岳麓大道与汇智路交汇处,项目由12-14#栋住宅、25#栋门卫及C区地下室组成,总投资18319.09万元,总建筑面积为67015.71平方米,其中12-14#栋为高层住宅。

本工程由于项目用地面积狭小,如何合理规划基坑与施工便道的位置就成为了项目前期桩基施工的重中之中,若采用传统的二维图纸无法全面细致的考虑人工挖孔桩桩位与基坑坑底、基坑边坡和施工便道之间的位置关系,故项目部专门成立前期土方施工BIM设计小组,采用BIM技术对现场临时道路位置进行优化并使用三维模型编制位于边坡上的特殊部位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一、BIM应用计划

(一)短期计划

1.现场临建设施布局优化;

2.提前演示桩基施工不同阶段临建方案;

3.使用模型优化位于边坡上的特殊部位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二)长期计划

1.项目部各成员应能逐步熟练掌握BIM技术;

2.项目竣工时应有一套全流程的广联达BIM应用数据,为公司提供标准化参考;

3.在项目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争取取得各类奖项。

二、BIM模型协同应用

项目BIM设计小组第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完成项目的各阶段现场临建布置模型,为此小组先是通过施工总进度计划确认不同阶段基坑土方开挖任务和与之相对的临时设施及临时道路大致走向。接下来将整体现场模型拆分成为“第一阶段基坑土方开挖模型” “第二阶段基坑土方开挖模型” “第三阶段基坑土方开挖模型” “第四阶段基坑土方开挖模型” “C1区地下室施工阶段现场临时设施及临时道路布置模型” “C2区地下室施工阶段现场临时设施及临时道路布置模型”六组模型,由六个工作组分别进行建模,在建模的过程中BIM设计小组非常重视模型之间的协同应用,每周六下午进行模型链接检查,优化各模型之间的协同效应。

三、BIM应用实例分析

(一)临建场布优化

各工作组建模完成后BIM设计小组便开始进行模型关联获得初步现场场布模型,BIM设计小组决定利用初步现场场布模型来对项目的临时设施和临时道路进行优化,在确定临建设施和临时道路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行车、回车是否方便、快捷;又要考虑减少留设在基坑边坡上的人工挖孔桩数量,降低现场施工难度;还需考虑减少不同施工阶段临时设施搬运次数。若按传统方法施工,往往施工前无法充分考虑以上内容,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位于边坡上的人工挖孔桩,以及频繁的临建设施移位。BIM设计小组利用广联达场布软件建立的三维场布模型进行施工模拟,通过多方比对,最终得到项目桩基施工四个阶段的场布布置图。

3 第三阶段开挖整体场地效果图 图4 第四阶段开挖整体场地效果图

(二)土方内运优化

在确认了最终的项目各阶段布置后,BIM设计小组还使用revit来计算各阶段的出土量,优化开挖方案,尽量确保项目新开工作业面的当日挖方量能满足施工完成部位的当日填方量。

7 12#栋开挖填土量计算结果 图8 12#栋开挖前后对比示意图

(三)基坑边坡上人工挖孔桩应用

BIM设计小组的不懈努力下,位于基坑边坡上的人工挖孔桩数量从最开始的22根减少到了13根,对于这些施工难度较大的人工挖孔桩,项目部使用revit创建节点模型辅助编制三维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大大提高了交底内容的直观性和精确度。

9 特殊部位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截图四、应用效果

项目部通过使用BIM软件进行现场临建布置优化,优化了各施工阶段临建布置方案,降低了现场由于材料二次搬运和设备移动的额外成本。并且在常规模式下,类似于边坡上人工挖孔桩这样施工较为复杂的部位往往会出现由于工人不能充分理解施工设计意图而导致返工的现象,这样不仅仅是增加了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耽误工期。使用三维模型交底能显著改善这种情况,让工人能更直观的明白技术人员设计意图,避免了返工,降低了成本。

参考文献

GB/T 51235-2017《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GB/T 51212-2016《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