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

陈康

身份证号码: 61240119920114 ****


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有诸多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应用成果和应用成效,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应对社会与经济环境所带来的要求,如何开展具备针对性的实际建设活动,成为现阶段关键要点之一。尤其实际建设操作时,灌注桩后注浆是常见一类技术,其自身优势、特点、价值和意义十分明显。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引言

灌注桩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由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通过高压注浆泵注入一定压力的水泥浆,通过浆液对桩端沉渣和桩端持力层及桩周泥皮起到渗透、填充、压密、劈裂、固结等作用来增强桩端土和桩侧土的强度,从而达到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措施。传统灌注桩由于在成孔过程中造成桩底和桩侧土的破坏,土体承载力显著降低,成桩后桩体由于土体承载力的降低而产生下沉。采用后注浆技术后,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大幅提高,单桩承载力可提高30%-150%,经济效益显著。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原理

建筑工程中使用灌注桩后注浆能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该项技术能有效应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桩基沉渣和水泥残渣等现象,提高了灌注桩桩基的承受力,并且降低了桩基的沉降程度,有效延长桩基的使用寿命。因此,该项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很好地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了建筑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灌注桩后注浆是一种将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2种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技术。劈裂注浆是利用注浆管和水泥浆压力改进土壤强度,使桩底周围的分散、不均匀且有杂物的土壤成为密度比较高且紧固的结构。灌注桩后注浆是将高压水泥通过注浆管灌注到土层,土壤在高压的作用下受到影响,水泥泥浆随着劈裂产生的缝隙流入到土壤,水泥的凝固改变了土壤的性能,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注浆管安装、下放

在对注浆管进行安装过程中,关键环节就是对接操作,需深化每个接口的密度,这已成为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期间的施工难点。分析目前的情况可知:在灌注过程中,注浆管的密实度对水泥是否与灌注要求相符起到了决定性影响。所以,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在对注浆管进行安装作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建筑工程相关的要求操作,采取上、下提振提取的手段对导管进行埋设,选派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安装,为灌浆施工作业的开展营造安全的环境。

2.2注浆参数计算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对灌注桩注浆参数进行计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项目的具体要求,把注浆量视为一项关键的控制指标,展开灌浆作业。在沙土层中需有效地对注浆压力加以控制,参考其他指标,实现控制压力的目标,精准地计算注浆参数,保证参数的科学性。由于注浆参数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影响到施工设备的保养等问题,若工作人员未能合理地进行注浆参数的设计,则会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极大地降低。注浆参数往往受到施工现场地质、桩体材质、形态及长度以及机器设备的具体情况的制约。所以,建筑工程中的注浆参数一般不非是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参考范围,具体而言,在对注浆参数进行配比的时候,应充分地结合设备结构的荷载力与施工现场的勘测情况,展开专业、灵活地调配。以下介绍几种常见注浆量设定:

(1)水灰比大约保持在0.45~0.65区间为宜,搅拌时间大概在2min左右,水灰比太小,或者太大均会对注浆完成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2)注浆量一般受到土层孔隙率与桩间距的影响。所以,在对施工中的注浆量进行确定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上述两项数据进行精准地测量,方可确定最佳的注浆量。

(3)还要做好注浆压力的计算工作。注浆压力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若压力太大,则有浆液分崩离析的可能,或者发生管道的堵塞现象,甚至对土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若压力太小,则会无形中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致使工程难以继序开展施工作业。

2.3后注浆施工技术

注浆作业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实施,包括注浆管喷头制作、埋设、开塞及正式注浆作业,一般需要4名专业人员,包括专业技术指导员、记录员和操作员。作业时,注浆流量宜控制在30~50L/min,不宜大于75L/min;注浆压力宜为且注浆压力达到1.2~4MPa。为了使浆液充填在相应的范围之内,在实际的注浆中需对注浆节奏合理地掌握,以此确保其可实现间歇性的注浆。若是间歇时间比较长很容易造成注浆管堵塞,间歇时间若是比较短,压力往往不是很稳定,通常为30~60min;具体还需按压水试验来对其确定,同时按照注浆压力所产生的变化,对桩底和桩侧合理调整。也就是在注入相应的浆液后,需对压力稳定一段时间,使得桩端的压力和孔口的压力基本接近,稳压时间需要将其控制在3~5min。在注浆停止之前,需要对控制阀关闭,避免灌浆管在孔口出现溢出的情况。

容许注浆压力控制要求:注浆压力需要不大于桩上抬的摩阻力,也不能出现非常严重的上抬位移;注浆压力不能对桩端和桩身混凝土产生损害;注浆压力要确保和注浆量设计要求相符合,使得桩端可形成相应的扩头,对桩周边土层结构进行加密处理。

对于注浆终止可以需要根据以下相关顺序要求进行加强重视:(1)注浆终止需要确保单桩所注入的水泥量和设计要求相符合,对注浆压力控制作为基础;(2)若是桩当中的首根注浆管自身的注浆量符合设计要求,这样第2根注浆管就不需要实施注浆处理;(3)若是桩当中所有的注浆管自身的总量和设计要求不相符合,这样就需要应用间歇注浆模式,确保其和设计要求相符合;若是采用多次注浆模式还是不能符合设计要求,这样确保注浆压力在持续性达到8MPa且稳定5min以上,将其作为终止注浆的基础条件。对于注浆时间的选取,通常主要按照既往的工程实际情况,在碎石层中,水泥浆往往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很大,为了避免压浆中水泥浆从较为薄弱的区域冒出,一般在完成灌注7d之后实施注浆,后注浆当中桩身周边需要确保至少有8m左右没有钻孔施工,并且该范围之内的桩身浇筑需要在3d之上。压浆施工顺序:压浆时最好采用整个承台群桩一次性压浆,压浆先施工周圈桩位再施工中间桩;压浆时采用2根桩循环压浆,即先压第1根桩的A管,压浆量约占总量的70%(111~114t水泥),压完后再压另1根桩的A管,然后依次为第1根桩的B管和第2根桩的B管,这样就能保证同一根桩2根管压浆时间间隔30~60min以上,给水泥浆一个在碎石层中扩散的时间。压浆时应做好施工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时间、压浆开始及结束时间、压浆数量以及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的措施等。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既可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还能提高其实用性。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该工序的规定流程进行,保证操作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减少失误和问题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按计划安全有序的进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伟.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9–10.

[2]张志勇.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1):12–13.

[3]陈华越.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