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在园不良进食行为的原因及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3-6岁幼儿在园不良进食行为的原因及应对

马丽娟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 崇左市, 532200

摘要:3-6岁的儿童还处在智力与身体共同发育的关键阶段,若不进行有效的营养补充则会对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文将对儿童在幼儿园的不良进食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优化进食体验等方式的应对措施,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进食行为,促进其良好发育。

关键词:幼儿;幼儿园;不良进食行为


幼儿进食,是指幼儿在进餐时保持较好的食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年纪较小,思想与心智尚不成熟,在食物的进食方面缺乏技能、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长此以往,将会对幼儿的未来产生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并改善幼儿在园内的不良就餐行为,成为当前社会迫切关注的问题。

一、幼儿不良进食行为的成因

(一)生理发育问题

当前的营养界及医学界提出,进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过程,良好的进食行为需要具备发育正常的口腔、敏锐的感知及正常的肌肉扩张能力,与消化系统的结构联系密切[1]。幼儿的进食技能与身体的生长发育进度呈现动态性,从不成熟向成熟进行过度。但发育程度各不相同,个别的幼儿进食速度较慢,可能是因为其咀嚼能力尚弱、食道偏窄等情况导致的。

(二)早期喂养经历

幼儿的进食行为深受亲人的喂养行为影响。有学者表示,儿童在进食方面出现不良障碍等与早期的母乳喂养方式及断乳不当相关联,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应合理添加辅食,可以减少婴儿进食出现问题[2]

(三)亲人的认知教养方式

父母及其他抚养者在认知与教养方式的行为与气质方面会对婴儿产生一定影响。儿童的不良进食行为可能是对于家人的某些行为的模仿,所以亲人的举动会影响到儿童的进食行为。

(四)幼儿自身的特点

幼儿在先天方面的不同心理素质、气质表现在进食行为方面呈现多样性,例如性格随和的幼儿具备较高的适应性、积极的心态、容易养成规律,其行为特点多是独立进餐、挑食或偏食情况较少、进食速度适中、可以温和的看待或接受不喜欢的食物且在进食中不易分散注意力等等。心理素质和气质有多种类型且不分好恶,但在它们影响下的进食行为具有较大的差异。

二、改善幼儿在园的不良进食行为相关策略

(一)应用教学活动,改善就餐行为

有研究表面,模仿与观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改善幼儿在院内的就餐环境,可以将其情绪舒缓放松,具体方法是在餐前进行互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答互动的游戏,幼儿问教师:什么饭?教师回复:白米饭。幼儿问:什么菜?教师答:番茄炒蛋、清蒸虾等等。幼儿问:什么汤?教师答:肉丝芙蓉汤等等,利用你问我答的儿歌形式,帮助幼儿认识食材提高食欲,还可以舒缓其情绪。

(二)饭前提高运活动量,提高食物诱惑力

所有人类包括幼儿,在饥饿时对事物的渴望会更强,这是一种本能反应,适当的在幼儿就餐前增加科学的运动量、加强食物的口感,可以实现幼儿进食量增加,同时可以为幼儿讲述食物中的营养价值对身体的帮助[3]。教师应借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育,借助学习工具、动画等将其带入情境,假设学生热爱观看小猪佩琪动画片时,就会模仿动画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行为,与幼儿进行对话:“佩琪跟我们讲,要多吃青菜哦!小青菜里面的营养科丰富啦,帮助我们长高长棒。”此外,还应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增进食欲才可以提高就餐兴趣。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创建惬意的用餐环境,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进食行为和习惯。

(三)丰富教育方式,调整就餐乐趣

随着现代研究这对于幼儿健康发展愈加重视,可以发现幼儿的进食行为关联着许多因素,例如进食时玩闹、进食时的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同的就餐行为与自身的气质、心理有关,有时也体现着其不同的情感[4]。所以,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就餐状态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例如,针对性格文静、年龄较小幼儿,可以通过播放儿歌或讲故事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刺激情绪。教师将要吃的食材编入儿歌,“软软的白米饭,嗷呜嗷呜真香甜、嫩嫩的鸡蛋,嗷呜嗷呜真好吃......”同时,还可以在唱歌时配合展示彩色涂画,画面中羊羊在拿着餐具,餐具上粘着事物的图形,在吃的同时,将羊羊的受上下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食欲,进而改善进食方式。

(四)加深亲人配合,优化就餐习惯

若想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一方面需要在幼儿园进行科学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家长的良好配合。将就餐教育的内容融入家庭,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一些家长唯恐幼儿吃不饱,若发现进食量较少时就及其紧张,通过追着孩子喂、哄食等溺爱行为让幼儿多吃一些事物,但这些焦虑情绪会使得孩子吃饭注意力不集中、养成拖延习惯。所以必须将幼儿在学校的就餐习惯和行为得到良好的保持,进而制约不良进食行为,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

三、结束语

3-6岁正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摄取多元化的营养,同时也是养成身心健康的高峰时期。其进食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在这一阶段还处于可控时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深度发掘影响其进餐的根本原因,对于幼儿的进餐状态也要时刻关注,并且长期坚持,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巧妙的应对突发状况。本文针对幼儿子啊园内进食行为展开深度探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期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食行为和习惯,进而实现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连怡遥,李春丽,房玥晖,等.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对蔬菜水果摄入水平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2021,37(7):579-583,592. DOI: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21.07.001.

[2] 凌昱,杨艳飞,孙晶晶,等. 1~6岁"喂养问题"儿童不同饮食行为问题与养育人情况的相关影响因素[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9):32-39. DOI: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910.

[3] 杨敏珊.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估与监护人自评对儿童体型和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探讨[J]. 健康之友,2021(23):103.

[4] 纪文静,杜娟,李雪玲,等. 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11):1818-1823. DOI:10.3760/cma.j.cn112338-20200313-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