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浅谈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魏浅谈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魏缤玉 格根萨仁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通辽 028000

摘 要: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为心理问题年轻化的趋势。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学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基本的途径,尤其是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基础阶段教育中不能缺少的环节,不仅促进青少年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知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美术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具有独特的效果。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美术教育

引言

美术教育本就具有陶冶人身心,赋予人情感的重要力量,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2020年教育部门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本篇文章主要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入手,论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美术教育的有效作用,以及美术教育的心理调节作用。

1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现状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社会发展都迅速变迁的社会,青少年也被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所逼迫着,仿佛停下就会被落下。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如果要进行深入探讨,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

1.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从一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开始,就或多或少给孩子待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青春期是成长中的关键点,往往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十分紧张,就会使青少年很难相信周围的人,并封闭自己的内心,青少年在青春期还比较敏感,自尊心较强,父母对孩子长期的打击、逼迫,就会使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并随时间延长加重。

1.2应试教育的影响

竞争的威力不可小觑,尤其是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中,给予青少年无形的压力。学校教育渴望学生拿到高分,提高升学质量,家庭中父母希望子女“不落人后”,让青少年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只要学习不好就一切事情都做不好,从而失去对自己的自信心,对于学习的态度可能会从极端的认真转变为极度的放弃,不愿意面对学习带来的压力。且青少年在受到考试、测验等失败时,更容易受到打击,产生厌学、抑郁、不愿交流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3视觉文化的影响

视觉文化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是将原本不含有视觉特点的事物能够被大众以视觉形式看到。随着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青少年所接触的视觉文化也在逐渐丰富,包括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各种书籍、电视网络视频等,这些视觉冲击带给青少年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会出现不利的引导。例如将图片上的女生下巴修尖,给青少年一种这就是“美”的错觉,导致青少年产生“容貌焦虑”出现心理问题。而且一些网络游戏使得青少年沉迷游戏幻想,时常因为游戏里的虚构情景产生愤怒、暴躁等情绪,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成不易治疗的心理问题。

2美术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美术教育在教学中与其他科目有很明显的区别,因而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而且有着明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青少年自信心,促进人际交往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拥有强烈的自尊心,而且需要建立起自信心。美术创作不会评判对错,更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想去发挥想象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收获自己的成果,从而在一次次进步中建立自信。美术课程中倡导合作学习,在互相交流创作想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了解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让学生远离“社交恐惧”,更好的在生活中进行人际关系的处理,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与人交往的能力。

2.2帮助青少年情感宣泄,释放压力

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渐向独立成熟发展,对待人和事的情绪以及态度都和之前大不相同,希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但这样同时也让青少年渐渐难以承受压力,表现出很多心理冲突。而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意使用喜欢的材料进行绘制,能进一步体验到自己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存在,并将这些心理活动以创作表达出来,释放心中的压力,进入到一个“自我发现”的新时期。而教师也通过其绘画制作发现学生的内心想法,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减轻这种情况的发生。

2.3充实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青少年在美术教育中往往会得到更丰富的精神上的充实,对心灵具有治愈作用。美术课程在设置的分目标,其中就有欣赏·评述领域。这一领域主要以欣赏和领悟为主,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还有作者在某种环境背景下创作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学生仔细对作品的感受,去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当时的社会背景,欣赏作品的美,体会从美术作品表现生活到为了生活的过程,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期望,对美好的事物有无限憧憬,能够有更饱满的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未来所要面对的人和事。

3美术教育中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3.1倡导合作学习,消除“社交恐惧”

大多青少年交往范围仅限于父母,因此很多青少年都具有“社交恐惧症”,对于各种与别人交往或者在公共场合发言等都十分焦虑。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是有效解决这种“社交恐惧”的办法,美术教师授课中因为涉及很多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这时候需要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学习,这也是促进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途径,学生之间的讨论往往会激发出新的创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中,能把这种课堂中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而且在小组合作时,一些平常沉默不语的学生会被爱表达的学生带动,融入集体活动,同时也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

3.2创作中建立自信,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青春期的青少年敏感又多疑,美术教育中的创作环节就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现象。创作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失败、困难,而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形成心理承受力的最佳时期,所以美术创作它不仅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通过学生自由表达和想象,在不断探寻新领域的进程中建立自信,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只有这样在面对磨难和挫折时,才能更正确的面对,勇敢的前进。正因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种类的教学方式有这样明显的不同,才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很在乎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有时一个善意的建议也有可能伤害到他们敏感的心灵。美术课堂中,以鼓励为主要途径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我们所倡导的,因为艺术的创造本身就是无法靠某个人说了算,不能说一个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作品有很大差别,就说他是错误的,艺术的创造总是需要灵感与知识并存,可能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才是未来会有很大造诣的人。而教师及时对这类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不仅给予他们学习上极大的自信,而且会促使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有所提高,能够有效让青少年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改善。

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让青少年在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下学习,通过对视觉形象的识读,形成自己对于事物的思考和创新,进行美术创作。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培养青少年之间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充实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因此,美术教育将长期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作为未来的美术教育者,也会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美术教育新形式来有效的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缤玉,女(1998.12-),蒙古族,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育。
格根萨仁,女,1985.09,蒙古族,博士研究生,内蒙古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