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及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11

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及发展研究

白洪煜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沈阳市 110000

摘 要

我国女子铅球项目曾辉煌一时取得让国人骄傲的成绩,在国际田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女子铅球曾经在世界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运动员。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有着必然的规律存在。通过近十年国内外田径大赛成绩的比较分析,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认清我国女子铅球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本研究从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现状出发,从训练理论、经验和方法等方面,找出女子铅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丰富和完善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研究。


关键词:女子铅球;技术特征;铅球项目


1前言

1.1概述

铅球作为初期正式比赛项目进入现代奥运会,它发展己有一个多世纪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至今,由于各种原因,女子铅球运动跟男子铅球比起来发展落后了接近近半个世纪,女子投掷铅球比赛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第一个女子掷铅球世界纪录是9.37米,创造克普尔所来自奥地利,当时她所使用的铅球重量是5公斤,而第一次采用以4公斤为标准铅球创造女子铅球比赛世界记录在1934年,是德国运动员毛尔梅尔创造,成绩是14.38米。女子铅球比赛直到1948年才被列为奥运会项目,法国的运动员奥斯物迈尔以13.75米成绩获得历史上第一枚女子铅球奥运会金牌。在女子铅球运动的发展中,对于女子铅球项目的发展前苏联运动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革新世界推铅球运动技术,还培养了许多代表人物,50年代的代表性人物是济宾娜,她从1952年到1956年四年中,先后八次创造世界纪录。她的最好成绩是在1964年三十三岁时创造的17.50米。60年代是群星荟萃的年代,普雷斯从1959-1965年间六次打破女子铅球世界纪录,1964年以18.14米的成绩再获东京奥运会推铅球冠军。70年代是女子铅球发展的鼎盛时间,奇约娃就是女子铅球神话缔造者,她从1968年至1977年先后九次打破世界纪录,并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铅球推过21米的女运动员。至今为止女子铅球世界纪录成绩是22.63米而这个记录的保持者利索夫斯卡娅创造而这项纪录,就是在80年代被创造,她曾五次创造世界纪录,又集世界三项大赛冠军于一身的优秀选手。

1.2选题目的与意义

我国在最初田径项目引进中,铅球是最早被引进的运动项目之一,1930年民国第4届全运会是我国最早举办的女子铅球比赛,辽宁省运动员何振坤以7.845米的成绩获得第一个全国冠军,不过当时铅球的重量为8磅(3.632千克)。新中国成立前的女子铅球全国记录是10.97米,是山东运动员王灿华于1948年!日中国的第7届全运会上所创造。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的十来年中,我国女子铅球记录从11.66米提高到16.61米,崇秀云先后十二次改写全国纪录,而且跻身成为世界优秀运动员,排在当时世界前九名。1981年浙江省运动员沈丽娟成绩达到18.15米。1986年国家女子铅球项目成立了攻关组,充分发挥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速度快、技术精的长处,弥补身体形态局限性和绝对力量不足的短处,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带领我国女子铅球运动走出困境,在世界比赛中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田径运动在国际大赛中夺牌争金的优势项目,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从1987-1997年,是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我国有8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突破20米,跻身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她们是李梅素(21.76米)、隋新梅(21.66米)、黄志红(21.52米)、张榴红(20.54米)、丛玉珍(20.47米)、周天华(20.40米)、甄文华(20.06米)和程晓燕(20.02米)。在这段时间中,我国运动员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共取得2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如黄志红分别获得世界杯、世锦赛冠军和奥运会亚军;隋新梅获奥运会亚军;李梅素获奥运会第三名。我国运动员多次多人进人国际比赛的决赛及年度世界前10名,逐步确立了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在世界田坛中的优势地位。但此后随着一批优秀运动员陆续退役。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该项目成绩大幅度滑坡。1997年到2007年,又一个十年转瞬即逝。这十年间我国没有一名运动员的最好成绩突破19.50米,一度滑落女子铅球第二集团,特别是第27届、第28届奥运会的女子铅球比赛中,我国始终没有一名运动员挤进决赛。但是在第29届奥运会女子铅球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巩立妓以19.02米的成绩跻身第五名,李梅菊以19.00米成绩排名第八名(见表1)o在决赛中她们遗憾错失奖牌,虽然巩立妓只获得第五名的成绩,但是也让国人为之一振,这是我国近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取得的最好成绩,而且2人同时闯入决赛也让国人看到希望,看到了女子铅球未来。在2011年大邱世锦赛女子铅球比赛的三位中国选手都没有获得奖牌,成绩最好的为巩立娇,她凭借19米97的成绩获得了第四。李玲以19米71的成绩位居第六。刘相蓉成绩为18米22,没能够进入决赛。因此,我们想要在女子铅球上重创辉煌,就因该全面的对我国女子铅球的发展进行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争取属于中国女子铅球项目的那份荣誉。

2文献综述

2.1世界女子推铅球运动发展概况

推铅球运动历史悠久。早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男子推铅球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美国选手加雷特以11.22m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在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上女子推铅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法国运动员奥斯切米尔以13.75m获得第一名。推铅球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其技术经历了正面原地推铅球、侧向原地推铅球、上步推铅球、垫步推铅球、侧向滑步推铅球、背向滑步推铅球、旋转推铅球的发展过程。目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仍是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普遍采用的技术,尤其是女子运动员。虽然世界女子推铅球比赛开展得较晚,但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很快。1934年,德国选手毛厄尔首次推出了14.38m的好成绩,被国际田联确定为第一个女子铅球世界纪录。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运动成绩不断提高,但从90年代至今,成绩未有突破。目前女子铅球世界纪录是由前苏联运动员利索夫卡娅创造的,成绩是22.63m。中国女子推铅球运动发展概况我国女子铅球比赛可追溯到1930年旧中国的第4届全运会,旧中国女子铅球全国纪录是10.97m。新中国成立后,女子铅球成绩提高很快,1955-1965年的11年中,我国女子铅球纪录由11.66m提高到,是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成绩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此期间,女子铅球成为中国在世界田径大赛中的强项,为我国田径运动取得了很多荣誉。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梅素,个人最好成绩21.76m,1988年最好成绩排列世界第二位,第24届奥运会以21.Ohm的成绩获得铜牌;黄志红,个人最好成绩21.52m,1989年在第5届世界杯田径比赛中获得冠军,1991年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夺得金牌,1992年第25届奥运会获得女子铅球银牌,1993年获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是我国在世界田径比赛中获得名次最好的铅球运动员;隋新梅,个人最好成绩2I.66m,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以I9.88m获得银牌。然而近几年我国女子铅球成绩出现了滑坡。目前我国女子铅球选手进人世界前8名己很困难,在亚洲的优势也不再明显,2000年韩国选手李明善投出19.36m的好成绩,对我国女子铅球运动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女子推铅球项目的运动水平,重返世界先进行列,是一个巫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2.2现代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特征

现代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背向滑步与旋转推铅球多种技术形式继续共存,各种技术形式朝着更加简捷、实用、完善,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体能,突出技术总体效益的方向发展,以形成适合运动员个人特点的技术风格。旋转推铅球技术将逐渐显示其发展的潜力与优势,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也将尝试采用这种技术。借鉴和创新先进技术,可为提高我国推铅球运动水平带来新的契机。2)对“推铅球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目”的特征认识及其思想方法,将广泛体现在训练实践之中。运用高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知识,对推铅球技术的诊断、分析将更加深入。围绕提高铅球出手初速度这一根本目的,更加注重完整技术各动作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追求合理的速度结构与节奏,强调滑步(或旋转)与最后用力的紧密衔接,动员更多的肌群参与投掷工作。3)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用力时机和转换阶段的理论,重新认识滑步后右腿单支撑(左脚尚未着地)时的用力技术及其效果发挥,在这一阶段保持或适当增加人体一铅球运动系统速度的动作机制会得到揭示和开发。4)研究铅球最佳出手角度,必须充分考虑出手角度与出手初速度间的变化关系。近年来,推铅球出手角度有减小的趋势,今后对这一研究成果将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论证和应用。

2.3运动学分析在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中的应用

推铅球是水平移动和人体转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存在于此项技术中的转动和平动的复杂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若想揭示其在空间的实际运动规律,就必须借助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设备。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推铅球技术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使推铅球技术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突破性进展,更多的技术规律被揭示出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开始采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参加田径世锦赛和奥运会推铅球比赛的优秀男子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发布了运动员某些技术的运动学参数。在1987年罗马第2届田径世锦赛期间,首次在比赛条件下对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录像分析研究。此后,研究的仪器设备、测量方法不断得到更新,如摄影(像)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从平面定机摄影(像)测量方法、平面跟踪摄影(像)方法发展到立体定机摄影(像)测量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采用三维摄影的分析手段也较为常见,利用三维摄影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进而揭示其运动学特征,找出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投掷技术上的差距,为指导训练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关数据和科学依据。在本文研究中采用立体定机摄影(像)测量方法,并运用德国录像解析仪进行解析。录像解析仪是将录像带上的图像信息进行模数转换的仪器在体育运动中,人体运动是复杂的三维空间运动,若要准确地反映该动的特征,必须进行三维立体摄影(像)与分析。立体定机摄影(像)测量方法是采用两台(至少两台)或多台摄影(像)机,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同步拍摄,然后将两台或多台摄影(像)机所拍摄的平面影片或录像带,通过计算机大容量图像存储器动态系统实时采集,同时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的人体三维运动的空间坐标,计算有关的运动学参数。

2.4解析时人体模型的选择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人体模型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人体模型对研究精度至关重要,在本文研究中,处理数据时选择了汉纳范(Hananvan)人体数学模型,身体重心数据的合成也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由于它不是以中国人为基础建立的,因此会有一定的误差,但其影响并不显著。汉纳范(Hananvan)在1964年发明了一个由15环节通过球铰连接的人体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均将人体各环节简化为简单几何形状的均质刚体,结合25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巴特的由体重推算人体环节重量的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环节的质心、截面半径和转动惯量,是一份较完整的、具有良好个体化特征的多刚体体系模型。据有关文献报道,许多生物力学的研究都采用了此模型气。肖林鹏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节奏的特征与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推铅球完整技术过程中,影响铅球出手初速度大小的运动环节顺序依次为爆发用力阶段的左腕速度、团身移臀一两腿摆蹬结束瞬间阶段的左躁速度、爆发用力阶段的左跺和右腕速度。认为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是影响铅球出手初速度并决定铅球投掷成绩的根本原因。

李继辉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技术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发现在过渡阶段,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己经开始了一定程度的右腿用力形式。过渡阶段髓关节向投掷方向积极的平动及骸轴在水平面和矢状面内的逆时针加速转动与身体重心速度的提高密切相关。认为在过渡阶段,不应该过分强调超越器械姿势的形成,以免影响身体重心速度的提高,进而影响动作的连贯性。即该阶段在运动实践中很难实现理论上的最大程度的超越器械动作,只能形成必要程度的超越器械动作。李建英等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滑步阶段,左腿有效摆动不足,右腿蹬伸力量、速度不佳,右髓向投掷方向的前移不够:最后用力阶段技术还不稳定。认为脱离身体重心运动速度而片面要求滑步阶段的运动速度越快越好是不合理的,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之间的组合应该因人而宜,而不宜采用固定的理论模式。白光斌等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于鑫、程小燕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滑步阶段,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基本上出现在右腿积极蹬伸的阶段,但存在着摆动腿垂直分速度较大,身体重心腾起角度大,从而降低了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等问题;在过渡步阶段,由于右腿的迅速退让能力和由退让迅速转为克制的能力较弱,单支撑时间过长,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在最后用力阶段,于鑫用力过早,没有出现明显的用力点(加速点),鞭打动作较匆忙,而程晓燕主要用力点较为突出,加速效果较显著。认为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滑步阶段要加强摆动练习,减小蹬地角和身体重心腾起角,适当增加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度,减小身体重心垂直分速度,缩短单支撑时间,尽力保持或提高过渡步阶段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在最后用力阶段加强髓部积极前移的动作,选择适当的时机突出主要加速点。

范秦海对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进行了三维运动学分析,发现最后用力开始时运动员上体控制不稳,造成上体过早抬起而影响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最后用力开始阶段骸的转动幅度不够,而肩的转动则出现不应有的幅度;右腿支撑不稳固,膝角较大,造成上体过早上抬。认为女子铅球运动员应大力加强最后用力技术的练习,特别是最后用力的开始部分应在尽量保持右腿膝角不变的情况下,加大蹬地转髓的力度;同时要努力控制上体的姿态,使躯千左侧的肌肉充分地拉长,右侧的肌肉充分压缩,为增大力作用于铅球的工作距离及肌肉的爆发式用力效果提供最有力的保证。国外许多专家对推铅球技术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在1981年,英国的米克,赫尔梅斯特己将推铅球过程划分为滑步阶段、过渡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3提高我国女子推铅球运动水平的思考

3.1加强对优秀运动员专项技术的诊断

推铅球是田径运动中技术复杂的项目之一。对铅球投掷技术的理解,各国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分析十几年来世界铅球运动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引进了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训练方法,使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不断趋于完善和精细。我国对铅球投掷技术的研究,相比其他田径项目的研究较为落后,与国际先进的研究水平相比,则更加滞后。基于此,本文试图采用生物力学的测量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滑步及最后用力技术进行影片拍摄与解析,并进行定量分析,努力寻找有助于提高成绩的合理因素及内在联系。

3.2加大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科技含量

我国女子铅球训练的丰富经验对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仅仅如此还很不够,必须在科学化训练方面多下功夫,如采用先进的训练仪器、设备和器材,改善训练条件;采用综合措施实施心理训练和恢复训练;创新训练模式,进行定量化控制训练,以及定期进行技术诊断和综合评定等。所有这些都需要科研工作者深入训练实践,与教练员合作,共同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训练的效果。英国著名专家米科·赫尔梅斯特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提出将整个推铅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滑步、过渡和最后用力。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运动科学家尼克.林桑认为以前对于推铅球的最佳投掷角度的分析中忽视了“人的因素”。计算中并没有包含这样的事实:运动员不能在所有的发射角内以同样的速度推出。美国学者马克柯依等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运动学分析”,中对6位美国优秀运动员的推铅球技术采取了高速摄影机拍摄的方法,在分析后得出在最后用力阶段一个使身体能够快速挺伸的加速点是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

4女子铅球的发展研究

宾金生、刘文霞通过成绩状况归纳指出,国家和有关部门对该项目没有足够的重视;与世界成绩差距大,低谷时间长;教练员的基础理论水平不高;运动员缺乏大赛经验、心理素质不好,运动寿命太短,阮刚等人认为世界铅球最好成绩基本上保持缓慢上升态势,但升幅很小,国内女子历史成绩虽较好,但波动不大,亦有稳定在现有水平的趋势,我国女子离最好成绩尚有较大的距离,虽然近三年世界女子铅球距历史最好成绩尚有一段距离,基本与世界水平维持在2米左右的差距,近几年来无大的改变。说明国内女子铅球水平虽在技术、训练等方面基础较好,但也处于一种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应力、在对29届奥运会女子铅球比赛述评中指出,我国女子的整体实力还是较强的,我们还应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技战术水平,不断创新。我们虽然较以前有所突破,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整体水平不高,后备人才缺少,中国选手技术风格单一,技术节奏不好等,参加国际大赛机会少,大赛经验不足。

陈亮、王峥在对我国女子铅球在奥运会和全运会成绩发展态势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女子铅球基础训练体制涣散,项目发展遇到瓶颈;项目优势的经验没有得到及时的理论创新和发扬;竞赛和训练体制向“市场化”和“职业化”转换力度不够;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和教练员执教寿命的措施不力,马永丰、马立国过对世界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的研究,认为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处于上升的趋势,成绩逐渐与国外优秀选手接近。想要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必须要加倍努力,增强个人实力,这样才有希望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奖牌。吕雪松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女子铅球缺乏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缺乏科研方面的投入和支持;训练方法和手段缺少创新;优秀运动员参加大赛锻炼的机会少;选材工作存在问题,田勇强等人对六国女子铅球实力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俄罗斯、德国更具有竞争实力,中、俄、德三国成当今世界女子铅球运动水平的代表力量。中国运动员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俄罗斯和德国运动员,不可忽视的对手是乌克兰和古巴运动员,中俄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大赛中的金牌将在中俄之间产生,王朝军认为1987-19%年是我国女子铅球形成优势、达到优势高峰,并保持优势的重要时期。人才梯队的基础,以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和全运会为训练周期的训练节奏,以速度为核心的投掷技术是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形成优势的主要特征。1993年后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出现人才老化和潜在脱节的问题。

4.1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技术研究

根据李建英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滑步阶段,左腿有效摆动不足,右腿蹬伸力量、速度不佳,右髓向投掷方向的前移不够;最后用力阶段技术还不稳定。认为脱离身体重心运动速度而片面要求滑步阶段的运动速度越快越好是不合理的,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之间的组合应该因人而宜,而不宜采用固定的理论模式。李建英,王小刚他们是以九运会女子铅球的前八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滑步阶段,左腿有效摆动不足,右腿蹬伸力量、速度不佳。在过渡阶段,右髓向投掷方向的前移不够,不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回升。最后用力阶段,技术不够稳定,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之间的组合应该因人而宜,不应采用固定的模式。李美霞等人通过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和现役国家运动员共计31人155例试掷的运动学对比分析,建立了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各项技术指标评定体系。王星明,赵焕彬从人体对外输出机械能角度对投掷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对外输出的能量以平动动能为主,过渡阶段输出的机械能量少,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输出的动能、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最后用力加速阶段输出的机械能总量下降。并对主要环节输出能量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发现躯干输出能量与运动成绩有密切关系。范秦海通过三维运动学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开始时运动员上体控制不稳,造成上体过早抬起而影响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最后用力开始阶段髓的转动幅度不够,而肩的转动则出现不应有的幅度;右腿支撑不稳固,膝角较大,造成上体过早上抬。同时要努力控制上体的姿态,使躯干左侧的肌肉充分地拉长,右侧的肌肉充分压缩,为增大力作用于铅球的工作距离及肌肉的爆发式用力效果提供最有力的保证。

4.2铅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李志学从人体形态选择与生理机能的相互关系得出,具有一定体形的人,可能在一种运动项目中取得优秀成绩,因为从生物力学上或在某一项目所需求的生理机能上占有优势。同时也总结出女子铅球运动员选材时选臂阔腰圆,手脚大,脖颈粗,上肢粗长,踩关节灵活的运动员臂展大于身高,骨盆宽阔,臀肌厚实,大腿肌肉发达,膝、历素华他们的研究得出投掷运动员选材的重要特征是力量大,爆发力好,身材高而宽,上肢长,反应快,具有一定的速度水平,我国著名教练员阑福林提出了切割组合训练方法从一次训练课运动员下肢活动的情况来看,先做力量练习,再做技术练习,两种都能发展下肢力量,但其动作形式、肌肉工作方式和程度都有不相同,连续的训练加深了对下肢肌肉的刺激,促进了肌肉力量和内协调的发展,也促进两种练习转化、渗透和联系。王卫国强调身体训练水平要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不仅要匹配,而且要共同发展,在训练过程中要以专项技术训练为训练工作的核心,身体训练则以形成和完善专项技术为目的,并随着专项技术不断提高、在可控状态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并对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匹配发展理论在女子铅球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在对我国女子铅球的显赫成绩与主要经验调查研究中,陈兴胜指出全年专项训练强度变化规律,赛前训练安排规律,比赛成绩预测规律,攀高峰冲击阶段训练的规律等,从而大大加强了训练的自觉性与科学性,这是我国女子铅球迅速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山、李梅素、杨俊茹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素多年系统训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李梅素的训练是典型的多年训练范例,通过全过程性的合理规划与阶段性系统安排与衔接,可最终达到保持优异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的效果,陆升汉对女子铅球运动员短期强化训练研究,通过对马征的训练分析,旨在拓宽女子铅球训练思路,提高训练效果。吕新颖、马侠探讨了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强力方法,并分析各种强力方法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作用。

4.3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

孙敏、丹登宝通过对R型因子研究发现,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成绩影响中,专项能力因子影响力最大,影响力第二是最大力量因子,最后是速度力量因子。得出了主要身体指标与专项运动成绩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制定出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焦建军通过对我国62名女子铅球运动员测试了10项身体素质指标与专项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影响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体系为:速度、下肢爆发力、专项力量、全身力量及专项投掷能力素质等。客观地反映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他虽然利用一定的方法得出了身体素质和专项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没有从与专项成绩关系更密切的专项身体素质入手论述。郭国兵通过对我国运动员运动成绩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他的研究没有为教练员提供怎么去发展这些专项身体素质,也没有指出在某训练阶段负荷量的大小,更没有指出在训练中如何监控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周晓军在《我国部分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的现状研究》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体能、轻技能”的倾向、训练手段选择“成人化手段”的现象、全面身体训练的比例偏小。

目前,我国对女子铅球运动研究视角相对狭小,女子铅球运动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通过近十年国内外田径大赛成绩数据统计,对目前世界女子铅球格局及我国女子铅球实力现状进行多方面分析。通过对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国内外田径大赛中表现的纵横比较分析,总结出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国内比赛中表现出的特点、在国外比赛中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国内外表现差异性的原因。对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深入剖析,找出与世界女子铅球强国差距以及自身发展缓慢的真正原因之所在。针对存在问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紧跟世界女子铅球潮流,全面推动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快速发展。

5当今世界女子铅球格局分析

在女子铅球的发展中,前苏联运动员对女子铅球运动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可以毫不夸张说,在整个女子投掷项目中的格局中一直是出于霸主地位,像50年代的济宾娜、60年代的普雷斯、70年代的奇约娃和80年代的利索夫斯卡娅。当今世界女子铅球格局早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的单一转变为如今双边多层次方向发展,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世纪女子铅球可以说是百花齐放。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格局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东欧和苏联发生制度性变化,世界女子铅球格局多极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其新的发展进程。也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涌出大批优秀运动员,突破20米大关就有八名运动员之多,特别值得一提是李梅素(21.76米)、隋新梅(21.66米)、黄志红(21.52米),这三名运动员成绩,直逼利索夫斯卡娅所创造22.63米的世界纪录,为中国女子铅球历史上添上了辉煌一笔。在及时和准确的把握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信息的同时,本文对2000-2012年进入三大赛事前八名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归纳以下趋势和特征。

5.1世界女子铅球项目发展趋势分析

世界女子铅球的成绩,不能单从单一赛事或者是专门的比赛进行分析,所以对赛事或者比赛的挑选应当科学化,该赛事或者项目能完整客观的反映出该项目的发展,对于单项项目成绩的分析,需要多角度出发,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赛事或者比赛。从2000年至2012年间,一共举行了4届奥运会、6届世锦赛、3届世界杯,共13次赛事,这些赛事都是国际田联认可的A级赛事,这种赛事代表了当年田径比赛最高规格的比赛,在决赛中定是高手云集,她们也是推动女子铅球项目发展的主体部分,比赛的成绩足以反映出当年此项目的发展水平。由于每一年都会举办不同a级赛事,在时间顺序不会出现裂痕,我们完全可以从三大赛事决赛成绩分析出这段时间世界女子铅球项目的发展,而女子铅球决赛成绩的数值是女子铅球发展客观的反应。为了更有深度、全面的分析成绩,首先要从成绩的来源进行筛选。进入三大赛事中单项比赛决赛的运动员,都是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凤毛麟角,这种全球化进程的现象符合当今铅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而她们的决赛最好成绩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能代表该项目此时的发展的整体趋势。

5.2当今世界女子铅球优势群体分布现状

分析国家女子铅球实力是通过参加国际大赛展露出来的。纵观国内外有关研究,发现对国家(地区)在顶级赛事中的竞技表现及整体实力进行评估时,金牌数奖牌数、奖牌数、及进入决赛作为评价的标准。如果从统计学上来分析,主要是从金牌数,及进入决赛作为评价的标准。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数和进入决赛指标,寻找各个指标分别所蕴含其不同的信息,根据金牌数,奖牌从而得出不同参赛所代表的国家中,俄罗斯占总参加人数16.3100,远远超出第二名两个百分点排行第一。而德国和中国都是13.4800,并列占据第二位置。白俄罗斯以12.7700占据第三。古巴以10.64%排名第四,新西兰7.8%排名第五,美国以5.67%排名第六。可以说以上的六个国家的女子铅球的整体实力不可小觑,几乎瓜分整个女子铅球项目前八强席位。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俄罗斯女子军团,它的竞争的规模和“整体厚度”是中国的1.21倍,是白俄罗斯的1.27倍,是古巴的1.53倍,是新西兰的2.09倍,这些还不算什么,它是巴西的11.5倍,智利或尼日利亚的23倍。进入决赛的国家一共是18个国家,其中欧洲有9个国家,占进入决赛国家的5000,占进入决赛总人数的5600,亚洲有2个国家,占进入决赛国家的11.100,占进入决赛总人数的1400,大洋洲有1个国家,占进入决赛国家的5.600,占进入决赛总人数的,南美洲有4个国家,占进入决赛国家的22.200,占进入决赛总人数的15,北美有1个国家,占进入决赛国家的5.600,占进入决赛总人数的。在进入决赛的国家中,有一半的国家是欧洲国家,而且在进入决赛总人数比中,前三名(中国与德国并列第二)也都是欧洲国家。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女子铅球竞技实力格局不平衡,尤其是竞争的规模和“整体厚度”的分布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依据竞争的规模和“整体厚度”的地域优势强弱排序为:欧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非洲。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竞争的规模和“整体厚度”这个衡量标准里,欧洲国家的女子铅球竞技实力要远远的强于其他洲,特别是俄罗斯,从50年代至今,在女子铅球项目中一直保持其优势地位,恰恰正是它的这种竞技优势也带动周边国家的竞技发展,以及整个地域的竞技水平的发展。德国是田径强国,注重投掷项目发展,特别是在铅球这个项目上兵强马壮。德国女子铅球竞技实力也不容小视,这也是德国竞争的规模和“整体厚度”排名第二原因。在亚洲只有中国跟泰国,中国竞争的规模和“整体厚度”与德国并列第二,其实中国的处境比较尴尬。在97年至06年间,中国的运动员新老交替,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比赛频频露面很少拿奖原因。07年世锦赛后,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凭其自身的竞技实力,在国际赛场取得不错成绩。泰国从2000至今只是在02年的世界杯中进入过前八。整个美洲有5各国家进入决赛,占参加总人数2000,其中大部分运动员是来自古巴和美国。而非洲国家,只有尼日利亚在06世界杯闯进决赛。

5.3当今世界女子铅球项目特征与趋势分析

单一的从竞争的规模和“整体厚度”来分析是不全面的,它只反映出国家竞技表现及整体实力的一部分。不但要对进入决赛圈的国家竞技实力进行评估,同时要对那些获得金牌、甚至是奖牌的国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客观、立体的女子铅球项目优势的国家或地域性分布。我们从获得奖牌的国家来看:欧洲共有4个国家获得奖牌,是国家获得奖牌数最多的区域,其中获得金牌的国家有2个,占获得金牌国家总数的5000。获得银牌的国家有3个,占获得银牌国家总数的5000。获得铜牌国家4个,占获得铜牌国家总数的5000。大洋洲只有新西兰获得过奖牌,占获得金牌国家总数的12.500,但是占金牌总数的53.800。南美洲只有古巴获得过奖牌,占金、银、铜、牌国家总数的各12.500。亚洲和北美洲都占获得铜牌国家总数的12.500,其中中国三次获得铜牌,而美国就获得过一次。依据运动员所代表国家获得总奖牌数排序为:白俄罗斯、新西兰、俄罗斯、德国、古巴、中国、乌克兰、美国。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田坛竞技实力格局不平衡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色,欧洲国家女子铅球的竞技实力普遍的强于各大洲,这充分的说明,欧洲国家的田径运动发展整体水平较高,显示了地域雄厚的竞技实力,特别是具备一定“尖端”选手的区域优势。相比之下,亚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整体竞技水平就比较低,虽然有些“闪光点”,但是在面对欧洲的国家略显单薄。依据运动员所代表国家获得金牌总枚数,从多到少排序为:新西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古巴。其金牌的分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虽然欧洲国家的整体竞技水平高,处境缺非常尴尬,并且出现倒退的现象。新西兰占获得金牌国家总数的12.500,但是占金牌总数的53.8%, Adams包揽了从06年至2012年间三大赛事所有金牌,竞技实力无人能及,虽然在前不久的伦敦奥运会中,白俄罗斯选手奥斯塔普丘因在药检中结果呈阳性,被撤回了她获得的金牌,使得新西兰选手Adams重夺金牌,但是就目前来说,在世界田坛女子铅球项目中,新西兰女超人以她超群的竞技水平,稳定的发挥力克群雄稳做霸主。综上所述,当今世界女子铅球竞技实力格局极为不平衡,奖牌与金牌的地域归属呈分流态势,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欧洲国家称霸格局并没有被打破,新西兰异军突起,而亚洲跟美洲国家需要在增加“整体厚度”,增强“尖端”优势。

铅球项目的特性要求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高大健壮,而形态学指标与竞技能力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影响运动员是否合适从事某项竞技运动的基本物质条件。铅球项目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绝对力量和快速力量起着重要作用,竞技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体型与运动成绩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运动员力量水平与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有着直接关系。

6滑步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滑步是由臀部后移,然后积极主动后摆左腿,充分利用“移、摆”产生的动力开始的,这样既可以保证铅球和身体重心获得必要的速度,又可以减轻右腿的负担,有利于右腿完成后续动作,最后再通过蹬伸右腿、回收右脚来完成滑步动作。滑步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处于相对静态的“人二球”系统进入动态而获得一定的预先速度,为过渡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获得一定的速度和形成最佳的投前姿势奠定基础。

6.1两腿摆蹬角度、高度对滑步效果的影响

滑步阶段的技术,要求身体重心的移动和铅球运动的轨迹要做到低、平、快。低是指铅球和身体重心要低,平是指铅球和身体重心起伏要小,快是指摆动腿摆动迅速,蹬地腿蹬伸有力及时,蹬地腿收腿快速,摆动腿快速落地,身体和铅球才能快速移动。对于左腿摆腿的方向,要求向后下方伸出,小腿直接向抵趾板插去。摆腿方向指向后下方,可以减小滑步中人体重心的起伏,加速左脚落地,缩短过渡阶段时间,有利于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和形成正确的加速节奏。李梅菊在右脚蹬离地面瞬间,右腿蹬地角为,右膝角为161.220,左脚离地高度为0.43 m,滑步时间为0.13s,这几项指标均接近于世界优秀选手斯卢皮亚内克和我国优秀选手李梅素。表明其在滑步阶段上体压得较低,身体重心起伏较小,整个人体运动的向前性较好,滑步技术低而快。但是李梅菊滑步阶段两大腿夹角为106.850,低于斯卢皮亚内克和李梅素的122。表明其滑步幅度较小,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蹬地腿的有力蹬伸配合还不合理,不利于过渡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完成。李凤峰和李玲在滑步阶段右腿蹬地角、右髓角、左脚离地高度、滑步时间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均偏大,而右膝角和两大腿夹角分别为1?3. 21 0、159.接近甚至优于世界优秀选手,表明2名选手滑步幅度较大,摆动腿摆动迅速,蹬地腿蹬伸有力,能带动人体积极向投掷方向快速移动,其技术不足主要表现在预摆与滑步连接时向后移臀不充分,左腿后摆高度偏大,右腿蹬地角过大,造成滑步中身体重心出现起伏,延长了滑步时间,影响人一球系统的。

6.2摆蹬动作速度节奏对滑步效果的影响

滑步的主要动力是左腿的摆动与右腿的蹬伸。从惯性力所要求的两腿摆蹬配合技术来看,在滑步过程中左腿摆动速度的大小和出现摆动最大速度的时机会给右腿蹬伸的力量和速度带来一定的影响。李凤峰、李梅菊、李玲左腿摆动的最高速度出现的时间距右脚离地时间的差值均为正值,最大为说明左腿摆动的最高速度均出现在右脚蹬离地面之前,即左腿摆动的最高速度基本上出现在右腿积极蹬伸的阶段,这对加大右腿的蹬伸力量和加快右腿蹬伸速度极为有利。与铅球速度最大值呈显著性相关关系(r=0. fig, P<0.05 )。滑步阶段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最大值以及铅球速度最大值也呈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滑步阶段左腿的摆动速度是影响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对象在滑步阶段基本表现出左膝速度越大,身体重心速度、铅球速度越大的关系。通过反复观察技术录像和分析解析数据,发现3名研究对象在滑步阶段右腿蹬地角偏大,使“人一球”系统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增量较大,造成滑步时人体重心上下起伏,出现“跳滑步”,从而使左脚落地迟缓,延长了过渡阶段的时间。

6.3滑步阶段身体重心和铅球速度的运动学分析

评定滑步阶段蹬摆动作速度节奏合理与否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支撑腿蹬离支撑点瞬间人体获得的水平速度要大;二是人体所获得的垂直速度要小。我国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李梅素、黄志红和隋新梅右脚离地瞬间,与李梅素、黄志红和隋新梅相比,3名研究对象在右脚离地瞬间身体重心合速度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但在右脚离地和右脚落地瞬间身体重心垂直分速度均较高,在右脚离地和右脚着地瞬间水平分速度出现了下降趋势。水平分速度越大,水平冲量就越大,可使运动员在过渡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获得更大的身体重心运行速度。垂直分速度越大,垂直冲量就越大,身体重心腾起角也将增加,从而会影响水平冲量,使水平分速度相应减小。以上分析说明,研究对象右脚蹬离地面时蹬摆技术以及拉收右腿的技术不够理想,在今后的训练中应适当地增大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度,减小垂直分速度。在整个蹬摆过程在滑步阶段,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对人一球整体系统的影响较大,这两个速度指标是否接近是衡量运动员滑步技术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滑步过程中,铅球速度的变化要以身体重心速度变化为基础,要与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水平相匹配,。在滑步阶段,盲目追求提高铅球速度并不能提高运动成绩。

在滑步过程中,李凤峰、李梅菊和李玲铅球最高速度和身体重心最高速度的差值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滑步阶段左腿摆动不积极,摆动速度偏小,左腿摆动没有很好带动骸部前移,导致身体重心速度跟不上铅球速度;另一方面,在蹬摆过程中摆动腿摆动方向不合理,造成其垂直冲最增大,同时也增大了蹬地角和重心腾起角,导致水平冲量受到影响,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度也相应减小,导致身体重心速度与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另外,通过观察技术录像和结合表6分析发现,3名研究对象在滑步时团身不紧,上体有上抬现象,对“人一球”系统中人体重心水平速度的保持与提高产生了阻碍作用,从而影响滑步过程中人体移动的向前性,以及过渡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最佳身体姿势的形成,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在滑步阶段如何有效地控制上体,提高身体重心速度,使之与铅球速度相适应,是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今后技术训练中的一个主攻方向。

6.4过渡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过渡阶段是从滑步结束右脚落地到左脚落地,其主要任务是保持原有的速度、身体姿势连贯地进入最后用力阶段。过渡阶段技术既是滑步的延续,更是最后用力的准备。在该阶段人体各关节的运动同时具有滑步和最后用力两方面的特征。滑步结束后,左骸、右膝继续加快运动是滑步技术的延续,而右躁、右骸垂直速度开始增加则是明显的最后用力特征。李梅菊在滑步阶段上体压得较低,身体重心起伏较小,整个人体运动的向前性较好,滑步技术低而快。但滑步幅度较小,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蹬地腿的有力蹬伸配合还不合理。李凤峰和李玲滑步幅度较大,摆动腿摆动迅速,蹬地腿蹬伸有力,能带动人体积极向投掷方向快速移动,但身体重心出现起伏,延长了滑步时间,影响人一球系统的整体加速效果。研究对象滑步阶段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均出现在右脚蹬离地面之前,即在右腿积极蹬伸的阶段,加大了右腿的蹬伸力量和速度,但身体重心垂直分速度较大,水平分速度相对较小,身体重心腾起角度增大,降低了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铅球最高速度和身体重心最高速度的差值较大。研究对象过渡阶段骸部前移少,左肩和左臂打开较早,左肩、上体、铅球上抬过高。左脚落地瞬间肩骸角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而躯干倾角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身体扭紧程度不够,髓轴未能很好地超越肩轴,从而缩短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动员更多肌肉参与最后用力的效果较差,影响最后用力工作效果。研究对象过渡阶段右膝、右髓速度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在右脚着地后,右腿能及时蹬伸用力,但由于右腿迅速退让和由退让迅速转为克制的工作能力较弱,过渡阶段造成右腿支撑反力作用时间较长,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均下降,使最后用力加速时铅球获得的初始速度较低。研究对象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过渡阶段时间相比偏长。右腿落地后没有积极迅速地内扣、蹬伸,造成了速度和动量的损耗。李玲在右脚着地瞬间左腿向抵趾板方向摆动不积极,对形成左侧支撑用力不利。

研究对象在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阶段,当左腿制动后,能够及时蹬伸右腿、转动右骸使身体转向投掷方向,身体各环节自下而上连续加速和制动,动量传递顺序较合理。除李玲外,加速准备部分时间稍偏长。最后用力加速部分铅球运行距离较短,身体重心移动水平距离与右髓水平位移的差距较小,上体挺胸前送不充分。究对象最后用力阶段铅球出手瞬间,左髓伸展不充分,左膝角较小,左腿蹬伸不充分。铅球出手初速度明显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出手角相对国外优秀运动员略偏小;出手高度相对国外优秀运动员偏低;出手差明显较小,其中李玲的出手差甚至为负值。研究对象在最后用力前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推铅球完整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连续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6.5过渡阶段角度参数的运动学分析

从右脚落地瞬间至左脚落地瞬间,3名研究对象左肘角、左臂干角均出现较明显的增大趋势。通过观察技术录像发现,3名研究对象在左脚着地瞬间左臂已经提前打开,表明研究对象在左脚着地瞬间没有很好地控制左肩和左臂的动作。3名研究对象肩髓角在左脚落地瞬间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而躯干倾角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表明3名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躯干有较明显的抬起。由于身体扭紧程度不够,艘轴未能很好地超越肩轴,从而缩短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影响了最后用力效果。分析左髓角、左膝角、左踩角等指标可以发现,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左艘角增大,有较明显的伸髓现象,使身体重心出现较明显的前移和上抬现象,未能动员更多的肌群预先拉长,为参加最后用力作好准备,从而造成最后用力阶段爆发用力不足;左膝角减小,这是身体重心过早前移的必然结果,身体重心前移造成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被动弯曲,从而导致左侧支撑制动效果减弱;左踩角增大是左脚向前下方摆落支撑的结果。 分析右髓角、右膝角、右躁角等指标可以发现,在过渡阶段上述指标均有增大的趋势,表明过渡阶段右脚着地后右腿就己经开始向投掷方向蹬转送髓用力,此时左脚尚未着地。因此,本文赞同在右脚着地后右腿积极蹬伸用力并在水平方向上产生指向投掷方向的力瞬间是最后用力开始的标志,此时到左脚着地瞬间为最后用力的单支撑用力时期,这样理解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促使滑步和最后用力紧密衔接,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左脚落地动作,迅速形成稳固的双腿支撑,即形成最后用力的双支撑用力时期,为人体肌肉更好地协调收缩发力提供稳固的支点。因此,在过渡阶段,我国选手应努力“锁住”左肩,控制好身体的扭转程度,同时加强躯干与下肢的专项力量训练,在右脚着地后右腿开始蹬伸用力时防止身体重心过早前移和上抬,在最后用力推球前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达到积蓄力量和提高速度的目的。

7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最后用力阶段是指从左脚落地后开始发力到铅球出手为止。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铅球获得最大的出手初速度、适宜的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其技术特征是摆动腿一着地即开始最后用力,首先是右腿用力转蹬使骸部向前转送,然后骸部牵拉肩部再带动投掷臂利用全身的力量将铅球推出。最后用力开始的技术表现主要是右膝和右跺的内转,并以右腿的转蹬推动骸部侧移,同时,由于此时上体并没有主动抬起,因而身体左侧肌群应最大程度地拉紧,为最后用力的加速阶段创造良好的力学条件。

7.1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部分技术的运动学参数分析

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部分是从左脚落地到身体形成侧弓,它为最后的加速用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这一过程右腿应继续积极蹬伸,促使骸部积极前移并向投掷方向送转,边蹬边转,蹬转结合,实现有关肌群的预先拉紧。对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部分的研究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较少,从一些专著、教材来看,对这一部分内容的阐述也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就显得比较重要。从推铅球完整技术来看,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部分的任务是保持铅球已有的速度,为投掷臂的最后加速用力做好准备。其过程主要依靠右膝的内压、右腿的侧蹬推动骸部的侧移,预先拉长身体左侧的有关肌群,为最后的爆发用力创造条件。 通过反复观察技术录像和对表13的分析发现,3名研究对象在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部分,当左腿制动后,能够及时蹬伸右腿、转动右髓使身体转向投掷方向,身体各环节自下而上连续加速和制动,动量传递顺序较合理。通过分析相关身体环节的技术参数发现,3名研究对象在加速准备部分结束瞬间右膝速度大于右骸速度,右艘速度又大于左骸速度,表明右腿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合理,右髓转动及时有效。3名研究对象加速准备部分结束瞬间右膝速度均大于左膝速度,说明运动员在左腿的支撑制动下,通过右腿的蹬最后用力加速部分技术的运动,最后用力加速部分是指从投掷臂加速推铅球到铅球出手。其主要任务是加快铅球的运行速度,并达到最大限度,以适宜的角度将铅球推出。在躯干形成侧弓和左腿有力的支撑下,充分利用下肢蹬伸力量转靛转体,然后右胸前挺,使铅球积极加速,在躯干正对投掷方向后顺势转肩伸臂推球,完成整个动作。在最后用力中,左臂通过向上、左、下方位的摆动,可以加大胸大肌的横向引展,协助完成左侧支撑,提高转体推球的速度和力量。

李凤峰、李梅菊、李玲身体重心水平位移和右骸水平位移的差距较小,分别为0.02m, 0. 03 m和0.08 m。说明我国选手在最后用力加速部分上体挺胸前送还不充分,投掷臂未完全伸展,不利于铅球出手初速度的提高。从铅球曲线位移来看,相比之下,铅球加速运行距离更加明显。通过观察技术录像和分析表I5发现,与两位优秀选手相比,本文研究对象虽然铅球运行时间较短,但因最后用力开始时上体过早抬起而影响了随后的铅球运行距离,从而导致运动成绩较低。出手差是运动员充分拉长肌肉,尽力加大工作距离的一种表现,3名研究对象的出手差明显较小,其中李玲的出手差甚至为负值,这与左脚着地时没有充分利用投掷圈的有效空间、左脚落地位置不合理和加速用力时上体没有很好地向前等因素有关,从而减少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影响了速度的叠加和动量的传递,不利于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 因此,在今后的技术训练中,3名研究对象应注意左脚落地的正确位置,在充分做好超越器械动作的前提下,在最后用力加速部分加大身体的前移性和充分性,从而增加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提高运动成绩。

7.2过渡阶段速度参数的运动学分析

经研究,左、右骸关节速度最大值与投掷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李凤峰、李梅菊滑步结束右脚着地瞬间左骸速度大于右髓速度,这是滑步动作的延续,左骸速度快,有利于左腿迅速向抵趾板方向下插。左脚着地瞬间右髓速度超过左髓速度,说明随左脚的着地动作右侧己经开始加速,既有利于滑步与最后用力技术的衔接,也有利于髓轴迅速向投掷方向运动,加大对肩轴的超越,进一步形成躯干充分扭紧和超越器械动作。李玲右脚着地瞬间左骸速度小于右散速度,说明左腿向抵趾板方向摆动不积极,对形成左侧支撑用力不利。而左脚着地瞬间左髓速度则超过右骸速度,说明李玲在过渡阶段左脚着地瞬间左侧支撑制动不理想,造成左散向前移动,而右脚蹬伸用力不及时,在训练中应该加以改进。黄志红、隋新梅、李梅素最好成绩的过渡时间平均为0.10s,表明李凤峰、李梅菊和李玲右腿单支撑时间偏长。过渡阶段时间长,会使身体有关的肢体和动作不能及时地进入最后用力状态,影响滑步冲量的有效利用率,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将随之下降,从而改变整个推球动作的速度节奏。因此,应努力缩短过渡阶段的时间,促使左脚主动快落形成双脚支撑动作。缩短过渡阶段时间必须以有利于保持铅球已有的水平速度和为最后用力形成合理身体姿势为前提,单纯地追求缩短两脚落地的时间间隔,会导致左脚落地时上体过早抬起、人一球重心过早前移等错误动作。 因此,在今后的技术训练中,应加强研究对象右腿由退让工作转为克制工作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双支撑距离,尽量缩短过渡阶段时间。李凤峰、李梅菊和李玲在过渡阶段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均呈现下降趋势,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可能右腿的退让和由退让迅速转入克制的工作能力薄弱,使得人体重心在支撑反力的作用下速度下降;二是过渡时间较长,左脚落地偏晚。因此,3名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保持最佳发力姿势的同时,加强衔接技术训练,努力保持或增加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这样才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过渡阶段铅球速度与身体重心速度的差值越大,说明运动员在滑步结束后形成的超越器械姿势越充分,躯干扭转产生的力也越大。世界优秀运动员莉索夫斯卡娅过渡阶段铅球速度与身体重心速度的差值在0.8m/s以上,我国优秀运动员黄志红、隋新梅、李梅素过渡阶段铅球速度与身体重心速度差值都在0.5m/s左右。3名研究对象在右脚着地瞬间和左脚着地瞬间铅球速度与身体重心速度差值均较小。所以在滑步结束后要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加大躯干的扭转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过渡阶段提高铅球速度,增大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的差值,为最后用力阶段获得较高的出手初速度奠定基础。

7.3过渡阶段位移参数的运动学分析

李凤峰在过渡阶段铅球曲线位移为0.34m,其中水平位移为0.32m,垂直位移为0.09m,骸曲线位移为0.21m,球髓曲线差为0.13m;李梅菊在过渡阶段铅球曲线位移为0.41m,其中水平位移为0.31m,垂直位移为0.11m,骸曲线位移为0.22。球髓曲线差为0.19m;李玲在过渡阶段铅球曲线位移为0.39m,其中水平位移为0.29m,垂直位移为0.13m,骸曲线位移为0.19m,球髓曲线差为0.20mQ而李梅素在投出20.30m的成绩时,其过渡阶段铅球曲线位移为0.42m,其中水平位移为0.36m,垂直位移为0.05m,髓曲线位移为Q.24m,球髓曲线差为0.18m0。表明在过渡阶段李梅素能突出骸部前移的技术动作,在水平方向上对铅球的加速距离较长,而在垂直方向上加速距离较短,减小了垂直冲量,使器械远而低地离开左脚支撑点,使身体在最后用力前形成了良好的侧弓姿势,为快速收缩用力推球做好准备,加长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而本文3名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髓部前移幅度小,铅球水平位移较小,垂直位移偏大,容易导致左肩打开过早,左肩、上体、铅球上抬过高,超越器械动作完成得不充分,不仅缩短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也使动员更多的肌肉参与最后用力的效果较差。通过反复观察技术录像发现,由于3名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骸部前移不充分,导致其在最后用力开始阶段补偿性地继续向前移髓,不能很好地“制动”与控制髓部动作,影响了最后用力阶段躯干对铅球的加速效果。

8结论

不断完善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滑步技术。滑步开始时要加强左腿的摆动动作,注重两腿摆蹬动作的协调配合,减小右腿蹬地角和身体重心腾起角。适当增加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度,减小身体重心垂直分速度,缩短滑步时间,达到身体重心的移动和铅球的运动轨迹低、平、快。过渡阶段摆动腿要积极、主动着地制动支撑,减少过渡时间。左脚不仅要加快落地,并且要尽量充分利用投掷圈的有效距离,提高左脚落地位置的准确性。右腿加强积极主动内扣、蹬伸和右髓积极转动的技术意识,突出髓部的侧移技术。同时加强过渡阶段对上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培养运动员有效控制动作的意识与能力,建立有利于发挥自身特点的技术动力定型。大力加强最后用力技术的训练,特别是在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部分,不仅要加大右腿蹬地转骸的动作速度与力度,同时要继续控制好上体姿势,充分拉长左侧肌群,为增大力作用于铅球上的工作距离及肌肉的爆发式用力提供最有力的保证。加强下肢力量训练,掌握左脚落地后的良好、稳固的支撑动作,形成合理的左侧轴以便为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做好准备;同时加强右腿速度力量的训练,提高右腿主动发力蹬地的能力,以获得较大的蹬地反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完善最后用力动作顺序,促使身体各环节由下而上地依次加速和制动,形成铅球出手前的最佳姿势,保证速度和动量能传递到铅球上。努力提高技术训练的质量,加强技术训练的方法学研究,强调技术训练方法、手段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其与推铅球用力形式的有机结合,追求完整技术表现的稳定性。积极开发、创新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速度力量和爆发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注重速度、灵敏素质的训练,同时兼顾腿部、骸部、肩部力量的全面、协调发展。

世界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整体实力和竞技能力水平表现趋于稳定,虽然存在群体“极化现象”,但是这种差距在不停缩小,并推动整个女子铅球项目向前平稳发展。铅球项目的规则变化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当今世界女子铅球竞技实力格局极为不平衡,奖牌与金牌的地域归属呈分流态势,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欧洲国家称霸格局并没有被打破,新西兰异军突起,而亚洲跟美洲国家需要增加“整体厚度”和增强“尖端”优势。世界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身高高度在不断的增长,对身体的机能要求越来越高。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有继续增大趋势。最佳竞技能力年龄提前出现。我国女子铅球的成绩有着大幅度的增长,逐步缩小与金牌运动员成绩之间的差距,相比世界女子铅球的发展速度还要略快。运动员在世锦赛中的竞技能力发挥要强于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中的表现。我国在世界优秀群体中的整体实力有所上升,冲击奖牌的能力有所提升。我国运动员的在身体形态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差距在不断的缩小,甚至在体重、克托莱指数的指标己经超过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我国的女子铅球运动员的青年运动员储备不够,最佳竞技年龄段过短。

参考文献:

[1]刘凤英.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的特征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01):91-95.

[2]赵蒙.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03):35-37.

[3]郭章杰.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特征分析[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02):104-108.

[4]郭章杰,周非,李厚林,孙明运.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特征的运动学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6,(03):104-108.

[5]郭章杰,吕昊,薛宇,张洁.女子铅球运动员准备滑步阶段的技术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50-153.

[6]苑廷刚,王国杰,郑富强,李爱东,王泽峰.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投掷臂三关节等速肌力特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07):688-691.

[7]辛锋,孟明亮.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2):252-256.

[8]王东升,郑富强.中、外优秀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关键运动技术参数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05):22-28.

[9]刘建国,蒋国勤.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表现过程的稳定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2):80-83+92.

[10]温杰,王艺.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03):74-78.

[11]杨瑞鹏,李金刚,陈小龙.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下肢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学刊,2011,(05):102-105.

[12]赵雄,月王迎,许世岩,王小宁,马德斌.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在模式训练监控中的运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0):115-119+122.

[13]董海军,苏明理,严波涛,吴钟权,韩敬,张勇,许崇高,周家颖.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04):37-41.

[14]王国祥,刘生杰,樊晓佳.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9):81-84+87.

[15]李林,赵焕彬,孙义.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1):76-79.

[16]王志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1):81-83.

[17]范秦海.对我国新老两代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1572-1573.

[18]丁国华.我国三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技术特征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4):95-97.

[19]郭国兵.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与运动成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1):140-143.

[20]刘刚,郭国兵.我国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与运动成绩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5):53-57.

[21]焦建军.对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检查与评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6):847-850.

[22]焦建军,康利则.影响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及评价标准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03):47-52.

[23]白光斌,龚锐.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于鑫、程小燕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134-136.

[24]李建英,王晓刚.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06):9-14.

[25]李继辉.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髋与躯干动作的某些运动学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1):34-37.

[26]王卫国,李志华,许以诚.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训练指标及监测系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2):33-37.

[27]肖林鹏.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1):30-32.

[28]孙敏丹,登宝.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1):119-121.

[29]任文君,张斌,张斌南.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技术速度节奏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02):29-33+50.

[30]阚福林,李祖林,魏星.发展我国高水平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2,(03):27-31+93.


作者简介:白洪煜,性别:男,民族:满,出生:1984.11,籍贯:辽宁开原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职位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