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之文化精神生态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环境艺术设计之文化精神生态化分析

刘小虎

36220419821209****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经济取得迅猛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改善。在物质追求得以满足后,人们的逐渐提高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当前摆在环境艺术设计师面前的难题是,在环境艺术中体现文化精神生态化设计。为进一步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提升艺术氛围与魅力需尝试现代化的文化精神生态设计。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文化精神生态化设计的意义,并提出环境艺术设计中文化精神生态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精神;生态化

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享受前所未有的舒适生活同时,也承受着心理、生理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生态失衡的局面。为有效改变这一矛盾状态,环境艺术设计要尝试从文化精神生态化方向发展。将精神生态价值观加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使自然生态与自然生态达到和谐状态,向人们渗透真善美的思想。只有在精神文化生态的滋养下,环境艺术设计才有希望形成文化精神生态化载体,切实有效发挥出环境艺术设计对人性的关怀,以此影响民众的价值观。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限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美学设计与人体工程学设计应用其中,从而打造出能够满足民众生活需要并体现出美学艺术的艺术形式,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要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还要符合美学艺术规律,在达到基本实用性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利用美术学、心理学艺术方式对建筑物整体与周围环境进行设计与规划,满足民众生活与工作活动需求,打造舒适、美观、安逸的空间,其中集合了多种美学。在具体实践设计过程中,需要尝试应用多种元素,同时要关注精神生态问题,建立以精神生态建设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观。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文化精神生态化的意义

(一)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起点与归宿

从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情况分析来看,我国环境设计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环境与生态的失衡、精神与情感的失衡等,研究发现主要问题原因在于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新时代民众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具体来讲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文化精神生态化是设计成果的起点与归宿这一点。此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以迅猛提升,各项建设速度较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自然资源利用问题及人文精神问题。因此,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考虑这些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以人为设计核心将人作为精神的主体,主要设计内容围绕生态环境平衡展开,以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化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起点与归宿。

(二)是时代赋予环境艺术设计的责任

现代人每天生活工作学习都处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不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存在单一、类似的特点。长此以往,人们缺乏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使得人们的精神与文化日渐匮乏,人与人之间越发疏离。因此,在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让民众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与优势,还需要基于文化精神生态环境开展设计工作,以改善民众文化精神环境为设计目标。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精神生态化

(一)文化精神生态化与设计艺术化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先要满足艺术化的设计要求。艺术化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更高的审美价值,能够对观赏者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不仅限于优化城市空间,更要重视,为人们构建良好的精神空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为了缓解民众的文化精神生态危机问题,需要大力发挥出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作用,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自我调节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有效落实文化精神生态化,促进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和谐共进。在经济水平高速提升的同时,商业化消费所占比重越发提高。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无法避免商业化目的,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认识到商业目的并不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目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的境界[1]

(二)文化精神生态化与设计的人性化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承受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逐渐增加,导致人们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并缺乏安全感。虽然物质世界十分富足,但精神世界反而越发空虚,而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具体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与生活环境人们的心理因素、风俗习惯等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在日常生活中会在自觉与不自觉的状态下,营造出一个非常小的自然环境。在此环境中,能够让人能感受到人性化的气息,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环境艺术的过程中要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以此激发民众的情感共鸣[2]

(三)文化精神生活化与设计的多样化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是基于社会环境,城市中的各项因素都有可能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影响。例如,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城市审美取向、价值观取向等,为此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多样性,彼此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民众在欣赏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对作品产生认同,满足民众的精神追求。此外,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出人性的光辉并且要将地域特色融入其中,从而呈现出完美的艺术设计

[3]

(四)实现自我调节与完善的作用

艺术应当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能够让人陶醉于此,获得与众不同的身心体验,艺术设计要把握不同时代的发展契机,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将环境艺术作品中富含的精神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用人文思想温暖冷酷的现实空间,利用有力量的内容将精神世界中的杂志抵挡在外,避免对人们内心造成影响与污染,重塑人类精神生态以此实现精神生态设计的基础任务。以我国园林艺术设计为例,其中富含小桥流水、奇石怪山、亭台榭阁等因素,让人们仿佛回归到自然环境中,与自然世界构建联通,深入思考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在此环境下,人们的精神处于放松豁达开朗的境界,可以将之称为禅境。禅境是精神生态境界的一种典型表现,近年来禅境常被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为人们构造一种空灵安静虚幻的境界,从中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具备东方特色的精神生态。因此文化精神生态化设计其本质与价值是一种面对城市生活工作的态度与生存方式,可以支撑人们自我提升自我反思,是生命得以持续的精神力量[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日益富足,从而开始转向对精神的追求环境。艺术设计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有效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大力融入文化精神生态化理念,坚持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满足人们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释放生活中面对的压力,促进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杰. 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之思[J]. 中外企业家, 2020, No.673(11):243-244.

[2]黄勇. 关中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研究[J]. 居舍, 2020(24):120-121.

[3]孙洪波. 探索环境生态美学领域的设计理念——析《环境艺术审美文化研究》[J]. 环境保护, 2020, v.48;No.678(07):74-75.

[4]田贝. 浅议环境艺术设计之文化精神生态化[J]. 才智, 2016(9):204-,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