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蒋目超

华北石油天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 0657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面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该道工序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但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性、抗腐蚀性和抗滑性,也要便于清洗。所以,实际施工中应确保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为此,本文首先对建筑楼地面裂缝分类,其次探讨了整体地面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养护管理

引言

地面工程,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学科。我们不仅要保证建筑管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应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管道软通等安装的质量,从根本入手进行建筑内部的空间技术改造,结合建筑内外部的条件,提出更科学的施工方案。

1建筑楼地面裂缝分类

结构性裂缝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不仅降低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而且会影响建筑的后期使用,给业主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结构性裂缝的种类较多,如收缩裂缝、温差裂缝、施工裂缝、沉降裂缝等。根据其影响程度,又可分为微裂缝、中等裂缝、贯穿型裂缝等。无论是哪种裂缝,大多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温、湿度差异过大、配合比不合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的混凝土收缩过快而形成的裂缝。尤其是在构件连接处(如梁板结合处)和不同材料混合施工的位置,更易出现裂缝。

2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2.1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在基础工程建设中十分关键,基层处理质量的高低与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与抗耐磨性密切关联,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地面施工质量。所以,应确保基层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施工地点填铺碎石时,要确保碎石粒径大小基本一致,对碎石压实处理后,才能进行地坪施工操作。接下来是面层混凝土的浇筑操作,为了保证整体地面良好的施工质量,这一工序也极为重要的。所以,在浇筑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区域采用差异化的浇筑方法。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分区与分层2种不同的浇筑方式。也就是对整体地面进行划分,使其成为几个相同的区域,针对不同区域实施按层施工。结束底层混凝土浇筑操作后,应进行振捣,并保证振捣的均匀性,确保混凝土在地基上的铺设均匀。对地面的杂物进行处理,保证地面良好的清洁环境,为基层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结束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完全硬化后,对混凝土表层实施磨平处置,直至混凝土表层的平整性与工程施工要求相契合,方可利用清水对地面进行冲洗,待地面洁净后便可执行后续施工工序。

2.2原材料、配合比控制

(1)在解决楼地面混凝土开裂时,一般采取降低混凝土收缩比和水化热等控制方法。因此,无论在选择原材料、设定水灰比等方面都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筛选水泥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强度、水化热、坍落度等因素。例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和水化热较低,而泌水性、干缩性较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也偏高,干缩性较小。如果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容易发生坍落,是因为配入量要求较高、干收缩性大,易产生裂缝;如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会产生较高的水化热,若想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较高,则需选用高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配制,这样可减少水泥用量,配出的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干缩性小等特点,裂缝产生的风险低。因此,在工程施工中,通过合理设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选择优质水泥品种和实施有效的温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风险。(2)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一般来说,增加水泥用量后,会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水化热,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几率变大。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水化热越高,代表水泥用量越大,两者成正向关系。以1m3混凝土为例,水泥用量每增加10kg,水化热增加1℃。因此,要想使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用量,这样才能避免裂缝的产生。(3)严格控制用水量。如果含水量偏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松散、不坚实的现象,产生横向裂纹;如果含水量偏高,混合料中的水泥浆就会集中到上层,造成上层结合料增多,下层结合料减少,不能保证整体强度,就会对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要想避免离析、泌水的情况出现,就必须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振捣密实度不受影响的同时,尽量减少用水量,同时,减少坍落度,使综合效果更理想。

2.3建筑支架的安装工程

在建筑支架进行安装的时候,要充分按照设计的图纸,对这些将要进行安装的环节严格审核,不能够随意变换安装位置。建筑管道的支架尺寸要符合施工图纸的设计需求,如果遇到没有温度变形的管道安装,还应该注意吊杆的高度方向。传统工艺是将其进行涂刷防锈漆操作,但是,由于内部结构复杂不利于全面施工,经常会造成漏刷现象,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们可以预先将管道进行涂刷,然后进行安装施工。

2.4楼地面地砖铺设施工工艺

为了合理控制地砖铺设的标高及方位,地砖铺设应从室内的门口开始向内推进,可沿纵向铺设2~3排地砖,并以此为基准现场拉设纵向及横向标高定位线,工人在铺设过程中应遵循“由内向外”倒退操作,地砖铺设后严禁踩踏。具体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关键工艺要点。(1)地砖铺砌前应先静置于水桶中浸润,让地砖孔隙内处于饱水状态,浸润后晾至表面无明显积水后方可铺砌。(2)铺砌地砖的砂浆找平层表面应洒水保湿,并均匀涂抹素水泥砂浆,素水泥砂浆的水胶比应介于0.4~0.5之间,涂抹面积以单个地砖面积为准。(3)地砖铺砌过程中,应在地砖背面均匀涂抹黏结材料,并及时将涂抹黏结材料的地砖铺砌至找平层上,地砖的上楞应略高于水平标高控制线,地砖找平、找直后,将方木置于地砖表面,同时使用橡皮锤轻击,保证黏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地砖铺砌应遵循“由内向外”的基本流程,地砖铺砌面内的砂浆应饱满密实,粘贴紧密,在地漏等特殊位置应做好切割组合,以保证地砖与地漏之间的贴合性。

2.5养护管理

结束整体地面施工操作后,需要对地面进行养护管理。养护管理的时长需要结合本地的气候状况与工程施工季节加以控制。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指派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木屑或是草席等对地面实施覆盖处理,同时根据工程施工相关规定要求喷洒一定量的水,确保地面维持湿润的状态。养护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养护管理时期的特点对实际用水量进行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保持湿润,其内部不容易产生裂缝。具体养护管理过程中,应严格禁止人员在上面走动或是进行其他操作,以避免地面出现凸凹不平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地面设备安装以及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流程,并结合施工的技术要点,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使得建筑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面对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疏于防范,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杨雄,习言军,覃家进,等.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8):66-67.

[2]刘强,邹月,杨浩,等.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0):22-23.

[3]李凯文,万鑫,陈蒙,等.大面积楼地面原浆收光应用技术[J].城市住宅,2020,27(11):241-242.

[4]裴利剑,张赟.我国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48,155.

[5]刘立朋,辛振科.硬化地面渗水方法探讨[J].城市住宅,2020,27(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