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聂希安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01120

摘要: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立足大学语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实践过程中总结课程思政的经验,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紧紧抓住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内在必然。

大学语文是一门包含了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等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的人文素质类课程,课程具有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功能,同时也兼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特色能有效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可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也能使青年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中华文化影响,激发其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培养其在各种复杂情境下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现实困境

1、课程地位不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高校所开设的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在很多高校可以发现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习从小就开设,但就是这样的高度启蒙造成了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忽视和热情减退,会发现学生并不会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甚至出现逃课和请假的情况,出现的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具体深入思考和分析。

2、师资队伍欠缺。

大学语文课程的不重视,导致语文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不稳定性、随意性较大。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被看成没有专业应该具备的素养和深度。很多老师也不安于一直上大学语文课程,对专业必修课热情较大。从而使得大学语文研究较少,相关研究经费支持力度也不够。新来的老师没有太多教学经验,无法解决高难度的问题,也无法对课程进行深入展开,并结合学生兴趣。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一直存在被误解的错误认知,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需要从而造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枯燥、无味以及教学失误等问题出现。

3、性质不明确。

由于很多高校大学语文并不是必修课,属于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模糊,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不明确。不稳定性、随意性较大,属于可开设或者不开设的课程。素质教育的提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齐头并进,大学语文又出现了究竟是基础课、素质提升课还是人文知识课程的性质并不明确,也没有统一的说法让学校产生共识解决这一问题。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思政课程融入可行路径

1、结合专业特色开发课程,培养思政国学经典情感。

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学生双方坚持和努力,培养诵读国学经典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国学的了解也存在差异,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国学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例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教学时应该更注重对其文学修养的培养,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性格上通常较个性化突出,而且更加具有好奇心。

  1. 创新教学课堂新方式。

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使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翻转课堂的形式多媒体教学。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定位,设计具体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并且将学生专业与课程教学结合,不但能够深挖国学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1.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因此,改进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提高这一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刻不容缓,很有必要。做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改革及能力提升,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学生、社会对大学语文知识的重新认识。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专业培训。聘请课程专家来为学校大学语文教师队伍进行相关培训,也可以与社会接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学生了解到社会在大学语文这一课程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交流学习。

结语: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优化大学语文教学路径,切实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懂知识、有修

养、善反思、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职教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学生感受思政课程的魅力,树立国学兴趣。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经典,带领学生感受经典传统的艺术魅力,让他们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路径[J]. 江紫娟,吴小利.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01)

  2. 国学经典《大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戴俊杰.科技咨询.2020年21期:120-122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J]. 王潇,刘光成,罗红红.教育观察. 2021(09)

作者简介:聂希安,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本科,籍贯:江苏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