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的仪式与音乐——以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小学升国旗仪式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3

校园中的仪式与音乐——以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小学

升国旗仪式为例

朱世明

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 830000

【关键词】 校园仪式 国旗 国歌 人类学阐释

【内容提要】本文以基本的田野调查入手,对部分小学升国旗仪式做一般性描述。从国歌产生背景讲述仪式与音乐规范的必要性同时,着重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释仪式与音乐对参与者思想情感的重建,认为校园仪式与音乐是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问题的提出:

国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似乎对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非常熟悉的。然而,国旗所蕴涵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的。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去小学多次参与到小学升国旗仪式中,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深刻地体会到,学校是一个特定的(不同民族、年龄、职业等)文化“场”,在对中华民族情感的认同过程中,校园中仪式与音乐的价值是其它教育所根本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本文通过对小学升国旗仪式的描述,力求说明升国旗仪式的严肃性、规范性、教育性,始终是本地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

一、“中小学校的一次升国旗仪式”的实录

(一)仪式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全体肃立)。仪式主持人一般是执周班级的一名学生,他负责把各仪式衔接起来。当他看到所有学生和教职工都已准备就绪,便上前说到:“X学校第X周升国旗仪式现在开始,请校领导授旗”。这时学校鼓号队奏乐,音乐一般是简单的鼓号乐。

(二)授旗。校领导将折叠好的国旗双手交给护旗班的一名学生,该学生向校领导行队礼后,接过国旗转身回到出旗的地方,大约10秒钟过后音乐停止,所有仪式的参与者已经准备就绪,拭目以待。

(三)出旗。出旗前,国旗由一名掌旗员掌持,随后,掌旗员将国旗交接给四名身着制服头戴军帽手戴白手套的护旗手,他们各执国旗一角在原地将国旗展开就绪。当军乐《歌唱祖国》的音乐响起时,四名护旗手从主持人的侧面大约20米远的地方,伴随音乐节奏走正步来到旗竿下,这时音乐停止,其中的两名护旗手将国旗的两端固定在旗杆上,一名旗手准备好了拉升的国旗,另一名旗手双手将国旗轻轻托起。

(四)升旗、敬礼、奏唱国歌。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响起,升旗员迅速将国旗抛展的同时,两名护旗员伴随着《国歌》的音乐将国旗缓缓升起。升国旗时,在场所有学生行队礼,其它工作人员(身着教师工装)行注目礼,高唱国歌,音乐结束时国旗正好到达顶端,整个仪式过程大约持续了三分钟左右。

(五)向国旗献词。主持人宣布:请班级代表向国旗献词,国旗献词一般是事先写好的,内容大多围绕表达对国家、民族、社会、自身之间的关系而展开,字数大约在200字左右,要求献词者,深情并茂、激情飞扬地朗诵。

(六)宣布仪式结束。国旗献词结束后,主持人宣布:“X学校第X周升国旗仪式到此结束,请老师先退场,各班有秩序再回”。这时,参加升国旗的全体人员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依次退场。

二、与一位小学生的访谈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有幸在一所小学与一位六年级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就有关“升国旗仪式”作为话题,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对话,摘录内容如下:

笔者:你喜欢参加升国旗仪式么?

学生:喜欢。

笔者:你认为国歌能唤起你的热情么?

学生:能。

笔者:你亲自参与过升国旗仪式么?

学生:没有。

笔者:那么你想不想亲自参与?

学生:很想。

笔者:原因是?

学生:天安门的国旗班叔叔在每天升国旗时,把国旗抛向天空的那一瞬间使我难忘。

笔者:既然是这样,那你为什么不向老师申请一下呢?

学生:这可是要选拔的,并不是想参加就能参加的。

笔者:原来是这样的,再过几周你就要毕业了,没有亲自参与升国旗你觉得遗憾么?

学生:当然遗憾了。

笔者:假如你有机会参与升国旗仪式,你有信心把它作好么?

学生:我一定可以作好。

三、关于仪式音乐-----《国歌》的相关话语

《国歌》产生的背景:1935年的上海,聂耳正忙于创作他的三幕话剧《回春之曲》。就在此时,日本关东军正准备攻打热河地区,热河地区在长城外,是日军侵略我华北地区的门户,形势比较吃紧。当时的我国第一代电影戏剧工作者,为了激起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抗日救国,因此尽快将影片《风云儿女》完成就成了当务之急,按计划影片中还要准备安排一首主题歌和一首插曲,那首主题歌就是日后成为新中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戏剧家田汉作好了词之后,聂耳主动接受了作曲任务,他从田汉那里接过歌词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四月一日之后,形势日益紧张,他已经上了当局的黑名单,十五日清晨,聂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踏上了去日本的邮船,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东渡不归。

1949年八月二十日建国前夕,《人民日报》刊登了以新政治协商会议常任委员会名义发出的征集国歌、国旗、国徽的启事,最后共征集歌词六百三十二件,曲子六百九十四件。不过,周恩来很早就谈了他个人的意见,他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是最合适的。九月二十九日,毛泽东、周恩来召集了民主党派和文化界人士在主席住处丰泽园的会议室召开了关于国旗、国歌等问题的座谈会。座谈会最主要的议题就是否应该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郭沫若、田汉、徐悲鸿、吕骥、贺绿汀等出席了座谈会,最后由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大力推荐,《义勇军进行曲》终于被选为了国歌,聂耳的名字从此就留在了中国的史册上,永垂不朽。

四、升国旗仪式的规范

由于升国旗、国歌仪式,是体现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民族意识的有效途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小学都十分重视升国旗仪式,但也有些小学难免存在着一些疏漏,具体表现如下:

(一)出旗音乐更换随意。随意更换出旗音乐,直接影响到了后面升国旗仪式的严肃性,因此学校在选择这些仪式音乐的时候必须要对仪式的严肃性有所考虑。

(二)国旗知识了解欠缺。国旗为什么是红的?国歌的产生背景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些学生还是不十分了解。在我看来,国旗教育实质上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观教育,从上文《国歌》产生的背景我们似乎已经从音乐中聆听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的呐喊,历史学家也经常告戒我们:“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于是我想,国旗、国歌的教育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

(三)国旗教育覆盖不够。把升国旗、出旗的权利仅仅给予那些教师认为是学习表现好的学生,无形中剥夺了国旗教育赋予每一位学生的权益。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小学毕业了还没有手捧过国旗,真正体验到升国旗所带来的那份激动心情。我们从上述与学生的对话中,不难发现他们几乎都表达了一个同样的愿望:每一个小学生都渴望在小学学习生涯中,能亲自体验一次手捧国旗的那种感受。这种感受我想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一生中多么难忘的一件事啊!因此学校没有理由不满足学生这种心灵上的愿望。

(三)“无声”教育略显不足。国旗仪式结束后,部分学校领导借机宣布决定或通知事情等等,在我看来,这些举措无疑弱化了升国旗仪式本身所带来的意义,当仪式结束时参与者无不沉浸在对国旗的种种遐想之中,此时任何形式的说教都无法弥补这种“无声”的教育,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在这种仪式氛围中给学生留下一片反思与遐想的空间,使得仪式与音乐的文化含义得以延续。

五、校园中仪式与音乐的人类学阐释

(一)学校的升国旗“仪式”是人们众多的符号系统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我看来,这种象征的文化在仪式中被庄严表达。由于仪式中的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识背景(教师、学生等)、社会关系(领导与工作人员)。因此仪式让每一位参与者(师生员工)在同一文化“场”(仪式)中不断地以包括心理、言语以及其它行为方式来解读着升国旗仪式所带来的文化意义。参与者正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超越时空的精神文化力量,在这里通过仪式来延续着“族群”间的某种联系与情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庄严活动来维系和重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团结与和谐)。由于出旗音乐在这一文化“场”中保证了仪式的连贯性,《歌唱祖国》在音乐风格、歌词内容上均与《国歌》相统一,因此,出旗音乐使用《歌唱祖国》)是完全符合仪式的整体需要。

(二)人类创造文化对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发挥作用,完成使命,所以,每种文化对象都包含着一定的功能。作为运用于仪式的音乐,它同样也包含着可以发挥作用的功能。尽管音乐本身在不附加任何外因的条件下没有语意表达能力,但我们只要联想起《国歌》所产生的时代背景,这首音乐作品对人的生理刺激和心理影响早以超越了音乐作品本身,从而具有了抒情的、表现的、审美的、教育的,凝聚社会团结的多种功能。校园中的仪式与音乐正是在这个特殊场合下的庄严神圣典礼。仪式与音乐所要提供的正是当代人借以与我们革命先辈共享着过去革命历史的社会记忆。换言之,仪式与音乐都表现了革命先辈和活着的人在同一时空的融合,过去的历史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合,社会组织与仪式象征体系的融合。

(三)从社会学的层面来看,这种仪式与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一类的仪式是一种集体行为,它们把平时相对独立的学生和教师内部不同专业的人群联合起来,强调社会的内部团结和认同,造成一种集体的现实和意识,因此升国旗仪式中把一部分学生排斥在参与仪式之外,无法真正体现出仪式的自身价值。其次,通过仪式(授旗、出旗升旗、敬礼、奏唱国歌、向国旗献词等)一系列活动的展开,它不仅有着相当重要的社会联系作用,而且还通过提供给学生主持仪式与音乐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并支撑着学校校园文化的传承,所以升国旗仪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升国旗仪式中雄壮的音乐可以作为超越语言的声音效果和节奏效果串联仪式的程序、掌控仪式的律动。它用其不同寻常的声音效果渲染仪式的听觉环境,营造出一个直感而神圣的声音空间,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参与者。由于仪式存在着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构,所以它为人们建构了自身的社会与生活场景而提供了一个反思性的空间,人们不得不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中对国家、民族、社会做更进一步的认同与反思。于是,当国旗升到顶端的时候,每一位参与者无不沉浸在对国旗的种种遐想之中,这时学校领导的讲话无疑是破坏了这种遐想氛围。在我看来,一切尽在不言中,过多地说明与解释只能降低仪式本身所带来的文化意义。由于国旗仪式一方面强调着个人和学校服从于国家社会的集体操作,另一方面在象征上给予个人和学校一定的社会位置和法律式的保障,通过辩证的处理、界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校园里的仪式与音乐调整着个人、集体、国家、民族的之间的关系,正是仪式与音乐赋予人们一定社会生活的阐释。

六、结束语

人类学家们都承认这样一种事实:真正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因为文化的存在使人们具有了一种共同的观念和标准,从而产生了价值的认同感。培养小学生的国旗意识就是从小培养他们的这种价值认同感,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必须要建立在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国旗、国歌恰恰就是最好的诉说。

参考文献:

1.《聂耳闪光的生涯》齐藤孝治著 庄丽译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2.《仪式与社会变迁》郭于华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3.《象征的秩序》王铭铭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4.《论仪式音乐的功能》薛艺兵 载于《音乐研究》 2002年第一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