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特征与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3

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特征与教育对策

向壕,周厚余

杭州师范大学 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们要更快、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以适应社会环境,需要具有自我培养和整合自身与社会资源的适应性能力。目前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业、人际关系、时间管理以及角色适应四个方面。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并结合心理适应的特征提出了逐步完善个体心理适应能力、建构多方位人际关系以及发挥高校咨询服务作用等三个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迭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个体与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未知事物产生关系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个体自然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外界信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的信息可能与个体认知、情感相悖的,这些信息可能导致个体难以完成社会化过程或适应现代化生活。对刚迈入大学生活的学生群体而言,这种情况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不断自我培养和整合自身与社会资源去识别、分辨和恰当接纳对融入现实生活和学习有用的信息,真的十分重要而紧迫。

如今,数千万的在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也是当今社会潜在就业的庞大群体。然而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现状却不容乐观。大一新生的适应水平在差、较差、较好、好四个水平分别占比6%、51%、36%、7%[1]。具体而言,大学新生常需要应对的适应问题主要是环境认同、目标缺失、时间管理、学业挑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2]。整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来自于六个方面:价值导向、学业科研、校园生活、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和职业发展。

基于此,大学生常面临的适应问题可总结为四个方面:学业、人际关系、时间管理和角色适应。学业适应问题表现在学习模式转变的不适应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人际关系问题则是室友相处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我国在中小学阶段缺少对爱情方面的科学教育,使得大学生在与男/女朋友交往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业和生活。时间管理问题会因自主安排和环境诱惑的冲突导致。角色适应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因为大学生这一角色要求个体在行为准则、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待人处事上符合相应的标准,这是一种潜在的社会要求,并通过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不断反馈给个体。

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方案将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促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期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贡献积极的作用。

2 心理适应的定义和特征

2.1 心理适应的定义

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物,也要遵循自然法则,适应环境以获得生存。

皮亚杰将适应看作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本质原因。由此,适应的概念不仅仅是人类作为某一物种对大自然的适应,更发展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大辞典》对心理适应的描述是:“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贾晓波在对皮亚杰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解析之后,认为心理适应是指当外部事件导致心理不适应出现后,个体会在考虑到环境变化和自身相应需求的情况下,主动地采取能动行为使有机体回归到新的平衡状态[3]。另有作者提出,心理适应能力是个体在综合考虑周围因素后,主动做出决策,进行适应环境行动的能力[4]

每种定义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心理适应的本质。本研究认为心理适应是个体在综合考虑周围因素后,对环境变化做出的主动应对反应,以适应环境为目的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它具有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心理适应的被动性和主动性,二是心理适应的可培养性。

2.2 心理适应的特征

2.2.1 被动性和主动性

被动性是指,心理适应机制的激活总是由外部因素所引起,并不受自主意志的控制而激活。如在经历升学、求职、失业、亲朋好友离世、遭遇公共突发性事件、罹患癌症等重大生活变故时,个体才可能被动地产生心理不适感。主动性是指,在心理适应机制被激活后,个体能够主动的通过各种调节方式使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解释了心理适应的内涵之后,贾晓波认为心理适应机制应该包含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重要内容[3]。在这一机制中,由外部环境引起不适应现象这一过程是被动的,在其后的三个过程中都有着自我意志的直接参与,因而具有主动性。

2.2.2 可培养性

可培养性是指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控系统的功能主动地提升心理适应水平。

已有研究发现,在蒙古族大学生中,个体心理适应水平与人格特征中的活跃、坚毅、随和三个因子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5 6]。在学校认同影响心理适应的过程中,自尊是一个中介变量[7]。越外向的大学新生往往有着更高的心理适应水平,而较高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则意味着大学新生有可能具备较差的心理适应能力

[8]

除心理特质因素的影响之外,部分外显因素也能调控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如:具有多维度社会支持或社会支持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一般较好[9]。对大一新生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学生若对生活事件常是积极应对,则可能对大学生活适应更加良好,反之则可能提高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发生的可能性[1]。对某士官学院的研究发现,心理适应水平较低的学员往往承受着更多的人际关系困扰[10]

以上所列举的影响因素中,大多可通过实践获得提升[11]。在自主调控系统的参与之下,整个心理适应机制的运转过程中,有着众多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起着显著作用。因此心理适应具有可培养性。

4 教育对策

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的教育对策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完善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二是为大学生构建多方位人际关系[2];三是发挥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作用。

4.1完善心理适应能力

由于心理适应具有综合属性,因此一般通过提升心理适应影响因素的水平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从影响因素的种类来划分,可分为积极心理特质因素培养和外显因素提升。从教育主体上可划分为家庭、学校、自我。

4.1.1 积极心理特质因素培养和外显因素提升

对影响心理适应水平的积极心理特质进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任何个体的心理特质都是相对稳定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同时,由于心理特质显著地受到早年经验的影响,因此对心理特质进行有意识地培养的时间越早越好。受这两者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心理特质水平的提升难度大、深层次、见效慢。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积极心理特质对心理适应水平的影响更深、更全面。因此,大学生们应该着力发展这块素质,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建设自身的积极心理特质。

相比之下,对影响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外显因素进行提升则是一种易操作、浅层次、见效快的方式。例如,对于在校大学生,既可以通过理论学习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点和技巧,也可以利用团体活动促进大学生与同学、室友、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上两个方面共同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力。

4.1.2 家庭、学校和自我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适应的影响既可来源于诸如自尊、同理心、坚毅等积极的心理特质,也能来源于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亲密关系等外显因素。前不久,杭州上城区试行的“星级家长执照”项目得到浙江省人大代表的积极肯定,并拟将在合适的时候于全省范围内推行。这折射出我国家庭教育中有待完善的部分已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积极重视,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在现代化教学中,学校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辅导作用。目前而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的提升常集中于心理适应的某些外显因素,如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而缺少对诸如坚毅、随和等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

自我干预则强调大学生利用自我调控系统主动地寻找方式来提升心理适应的水平。这些方式既包括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积极的心理特质,也包括建立稳固的外界辅助系统,以应对外界环境改变影响自我适应的情况。

4.2 多方位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解决心理适应问题的重要支持力量。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平等、尊重、诚信、包容的基本原则下进行的。除了换位思考、移情、参与团体活动、主动交往等社交技巧之外,以下方法也有助于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这不仅能让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人心情愉悦,也体现着自身良好的个人形象。二是保持价值观中立。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大学生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必然会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也应作为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三是对自身的清晰认识和中肯评价。评价过低会使自己主动拒绝建立人际关系,而评价过高则会使别人拒绝与自己建立人际关系。

4.3 发挥高校心理咨询服务

高校免费咨询服务作为辅助性的平台,在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心理健康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大众对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存在一些误解,使得部分大学生即便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也不愿意前往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专业帮助。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可通过开展有趣活动、举办讲座或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来促进大学生利用学校咨询服务提升自己的心理适应力。


参考文献

[1]黄存良,赵晓晨,程利娜.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01):98-102+108.

[2]董贝贝,李巧巧.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J].高教学刊,2020(29):54-57.

[3]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19-23.

[4]Freudenberger,H.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 30) : 159 - 165.

[5]李向阳.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01):21-25.

[6]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1):2151-2153+2145.

[7]田春燕,李丹,范逸之,赵越.大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心理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7,5(03):149-154.

[8]蔡贞,罗雪.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关系:心理适应能力的中介作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03):17-20.

[9]刘惠娟.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心理适应[J].现代职业教育,2021(13):98-99.

[10]何爽,滑树红,思延丽.人际关系困扰在卫生士官学员应对方式和心理适应间的中介作用[J].军事医学,2020,44(09):681-684.

[11]刘冉.大学生提升自尊团体心理辅导及疗效因子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15,37(02):78-80+92.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情景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0378)。

作者简介:向壕,男,湖北利川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人力资源管理;

通讯作者:周厚余,女,浙江杭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