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浅谈 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曾永红

来宾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546100

[摘 要]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幼儿道德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社会,减少他们的反社会行为,因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年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幼儿  培养策略

“亲社会行为”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斯伯乐在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普遍的,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物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通的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指南》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视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因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尤其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社会化发展的进程。重视和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矫正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不良行为和个性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融入周围环境的通道。通过亲社会行为的榜样作用,学前儿童可以获得积极的自我认知,并惠及一生。其次,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我行为的调书,每一个亲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儿童的榜样,儿童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备自己后所用。

再次,除了对儿童个体有益之外,亲社会行为还有助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团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环境。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开展各类活动,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为儿童创设与同伴交往和合作的机会

交往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同伴交往。通过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同伴交往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学习、情绪安定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能。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妨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交往的机会,如鼓励幼儿参与扶贫助困手拉手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交往中增长才干,培养良好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

在未来社会中,只有乐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因此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儿童创设与同伴合作学习、游戏、运动和共同生活的机会,比如让儿童一起搭积木、玩娃娃家、看图书、画言是歌、跳舞等,在交往活动中学会合作。正是通过这种合作与相互支持,同体之每相互学习,坚持完成任务。

(二)教给儿童合作的方法

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他们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不会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有时甚至不知如何去合作。因此,教师要教给儿童正确的合作方法,指导儿童进行合作。例如,开展游戏或其他活动前,应与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冲突时,要相互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足时,应相互谦让,可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帮助同伴;当自己遇到困难、无法独自解决时,可以主动寻求同伴或成人的帮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儿童逐渐掌握合作的方法与策略,在共同生活与活动中学会合作。具体说来,可用榜样、强化、表扬等手段来指导儿童合作。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有点滴进步便及时鼓励,强化反馈机制,使儿童心理上产生愉快的体验。

(三)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任何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通过反复的行为训练,教师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幼儿的分享经验。教师可以专门在教室里设立了一个玩具分享区,让幼儿带一件自己的玩具就到分享区,凡是带玩具来的幼儿可以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绍玩具的玩法。分享区的玩具一个月更换一次,最后分享区成了幼儿们最喜欢的地方。

(四)家园合作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父母的育儿方式和教养态度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展示平台。例如: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直接目睹自己的孩子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邀请家长参与本班的社区活动,观察自己的孩子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发展情况。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更加了解了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发展状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并为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创设了条件。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和谐的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也同样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帮助幼儿从关心周围最亲近的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分享、帮助、奉献等亲社会行为水平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幼儿教育最闪光的魅力莫过于让幼儿学会爱,我们携起手来,打开心窗,让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人人沐浴在温暖阳光下,共同奏响爱的乐章。

参考文献
[1] 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2] 马娥、丁继兰:3-6 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亲社会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1.  寇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4] 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5]吴念阳、许政援: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