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教出古诗词的味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固本培元,教出古诗词的味道

武朝元

福清市渔溪实验小学 350307

【摘要】古诗词教学,应重视自身文体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本,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斟酌字眼,并进行迁移训练,模仿表达,教出古诗词的味道。

【关键词】古诗词的味道 以读为本 展开想象 斟酌字眼 迁移训练

我国是诗的国度,无论是三千多年前《诗经》,还是唐诗、宋词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可以说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忽视古诗词独有的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特点,采用机械的讲解、翻译,甚至要求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浮于表面,使诗词教学索然无味,极大扼杀了学生学习经典文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唯有重视文体特点,固本培元,方能教出古诗词的味道。下面结合自身古诗词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凸显文体特点,教出古诗词的味道。

  1. 以读为本,读出古诗词的“韵”味

古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具有音乐的韵律美。“歌以咏志,诗以抒怀”。诗歌是表情达意最好的文体。诗歌集韵律和情感于一体。而读则能很好地表达出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古诗词教学应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反复朗读吟诵,读出古诗词的韵味。

教学《游山西村》一诗时,本人就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节奏。当发现一生读诗时,因过于注重停顿,而造成卡顿的现象时,本人让学生们进行评读,并明确指出古诗具有音乐美,应注意节奏,注意声音,气息的延长,并进行了范读,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再读时不仅读出停顿,读出了韵律和节奏。接着,本人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并辅以直观的课件,理解古诗意思,感受乡亲们的淳朴和山村的美丽。学生的脑海中有了丰富的意象后,读得就更有滋有味了。最后,在学生理解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千古名句所蕴含的哲理的基础上,本人进行资料的补充,介绍诗人陆游此时被当朝权贵诬陷、罢官免职、报国无门后,心情无比低落的情况,而行走山村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经历给了诗人人生的启发,使诗人豁然开朗,充满信心。此时,读这两句诗学生就特别有感情。在此基础上,本人还拓展了陆游的另一首千古名诗《示儿》,揭示了诗人终生矢志不移的信念——收复中原失地与这次山村行走之间的联系。此时,学生的兴趣、情感瞬间点燃,诵读全诗时,学生个个沉醉诗的意境,声调抑扬顿挫,读出了情、读出了理,读出了韵味。

  1. 展开想象,悟出古诗词的“意”味。

古诗词虽寥寥数语,却形成丰富的意象。美学大师朱潜说,读诗最要紧的是“见”!见什么?见意象。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如果逐词逐句进行讲解分析,就会破坏诗歌的意象美、朦胧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反复读诗,并结合注释、插图等,展开大胆的想象。想象诗中的意象,教师再辅以课件,板书的手段,学生感受美的意境便会更加深刻。

教学《乡村四月》时,本人就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想象画面,感受古诗词产生的意境美,走进诗歌的意境之中,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孩子们,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一、二两句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葱郁的山林、白茫茫的水田。

生2:我的耳畔听到了清脆的杜鹃叫声。

师: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生3(模仿)“嘀——咕”“嘀——咕”(课堂顿时轻松活跃)

师:想不想亲眼看到这样的画面,听到这样的声音?(播放视频)学生赞叹不已。

师:那位同学能把刚才想象到的、看到的、听到的画面连起来说一说?

(请几名学生说说)

师:孩子们,四月的乡村是如此美丽迷人,如一幅水墨画一般,有形、有色、有声。置身此中,怎不令人陶醉呢?让我们带上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读这两句诗。(生读)

师:江南水乡可不仅只有这几处美景,请展开大胆的想象,想象你眼前仿佛还出现怎样的画面?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

又如教学《渔歌子》上阙时,本人就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边板画,学生描述的意境深远优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斟酌字眼,品出古诗词的“文”味。

语言凝练,意境悠远,这是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古人常为斟酌字眼而绞尽脑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古诗词凝练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推敲琢磨,进而走进诗中,感受情境。

如教学《游山西村》第二句时,本人就引导学生抓住“足”字,体会村民们的热情好客。

师:从这句诗中,我们知道了村民们用鸡肉、猪肉款待“我”。再细心读读这句诗,你还体会到什么呢?

生1:老师,从“足”字我读懂了村民们准备的鸡肉、猪肉很充足,就怕客人吃不够,他们太热情好客了!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关键字眼,感受了村民的热情,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

当然,引导学生进行斟酌字眼,最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换字比较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可换成哪些字?比较一下到底用什么字最好?二是质疑法,如“最喜小儿无赖”,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最喜小儿呢?

斟酌字眼,不仅能有效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情境,还能提高学生准确表达的能力。

  1. 迁移训练,写出古诗词的“诗”味。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一点也不错,儿童富有想象力,善于模仿,一点就通。古诗词教学应很好地发挥孩子的这一特点,进行写诗的训练。

如教学《乡村四月》一诗中,本人就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模仿,迁移训练。

在学生感受乡村美景的基础上,本人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还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试填词作诗,“ 声里雨如烟。在学生的笔下,乡村的景色是多姿多彩,富有生机。

在感受村民的忙碌、勤劳的基础上,本人又让学生进行填词训练,“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学生们个个放飞想象,村民们忙碌的景象跃然纸上。

孩子们写好后,兴致勃勃地读出所填的诗。这样的设计不仅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四月》所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整堂课,生动活泼,诗味盎然。

总之,古诗词教学只有重视古诗词文体的特点,品读实践,才能教出诗的味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