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运动护理应用在妊高症护理中对患者DVT发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0
/ 2

预见性运动护理应用在妊高症护理中对患者 DVT发生率的影响

胡玲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 在对妊高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探究该种护理对患者DVT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院治疗的妊高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例数为68,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一组以常规护理为方案,命名为常规组,一组应用预见性运动护理的护理方式,命名为预见性组。护理工作结束后,应用统计学将两种护理方案的护理总满意度和患者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上,预见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人数更多,其总满意度为94.12%,常规组为76.47%,经过检验P<0.05;在DVT发生率上,常规组患者出现DVT(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多于预见性组,其发生率常规组>预见性组,且P<0.05。结论 将预见运动性护理应用于妊高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使患者发生DVT的情况降低,促使患者对护理更满意,进而提升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

关键词:预见性运动护理;妊高症;DVT

妊高症的全称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这种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子痫前期等多种情况[1]。妊高症患者多会出现在患者怀孕20周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等,严重的患者会诱发子痫、抽搐等情况,影响母婴健康,甚至会造成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妊高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治疗和护理中能够及时掌握患者情况,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不良情况发生[2]。本文就对预见性运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妊高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进行随机分组,分成采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运动护理的两组,组名分别为常规组和预见性组,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

常规组资料:一共34例患者,该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27.5±1.2)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6例。预见性组资料:总共有34例患者,23岁为最小年龄,最大年龄为40岁,平均年龄为(28.4±1.3)岁,初产妇与经产妇数都为17例。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其检查结果均符合妊高症诊断标准,并将存在不良疾病的患者排除。最后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为:完善入院后的相关检查、为患者进行胎心监护、记录患者血压等情况以及一些常规的护理工作。预见性组患者则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方式,具体内容为:①健康宣导: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普及相关疾病知识,以及在接受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且可以适当强调积极配合治疗的有效性,促进患者配合治疗。②心理辅导:孕产妇在妊娠过程中受孕激素影响,情绪起伏较大,加之身体突然出现不好状况,其心理情绪会产生较大反差,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孕产妇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缓解心理情绪,促使患者客观、积极的看待疾病,并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战胜疾病。③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温度适宜的居住环境,另外,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时,注意做到操作简洁、动作轻柔,并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和作用等。④监测病况:护理人员积极关注患者的相关指标,注意控制患者血压,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及时向主任医师报告,另外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⑤应对措施: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同时在病房内放置一些抢救物品,方便应对突发情况。⑥运动护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慢走、瑜伽等运动,避免出现不良并发症;对于有先兆子痫等患者,要做好应对措施,防止患者出现自伤情况,并及时报告。

1.3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在护理结束前,给患者发放调查表,护理等级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以满意和一般满意的人数所占比例作为计算总满意度的结果。

1.3.2 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人数/总人数*100%。发生率越低表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方式

数据统计使用SPSS24.0软件,对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如果P<0.05,那么就说明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对比,发现常规组总满意度为76.47%,与之相比,预见性组为94.12%,即预见性组更高,且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有效率[n(%)]

常规组(n=34)

14

12

8

26(76.47)

预见性组(n=34)

17

15

2

32(94.12)

卡方值

-

-

-

4.221

p值

-

-

-

0.040

2.2 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比较

记录的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为:常规组有6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组中仅有1例患者,其发生率分别为17.65%和2.94%,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即组间数据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意义。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n)

出现例数

发生率%

常规组

34

6

17.65%

预见性组

34

1

2.94%

卡方值

3.981

p值

0.046

3 讨论

DVT属于妊高症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其危害性大、发生率高。妊高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缺乏运动,使得身体里的凝血因子数量增加,导致患者血液凝结速度快,血液流通不畅而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3]。要降低妊高症患者DVT发生率就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尤其是在护理工作中药具有预见性,一方面预见性护理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较为有效评估,护理人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全面且客观的护理措施,另外,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工作更为细致化、全面化,通过对患者多方面进行照顾,帮助患者选择最优方式来促进身体恢复[4]。本文的探究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组患者DVT发生率上低于常规组,但其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且P<0.05,其对比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将预见性运动护理应用于妊高症患者中,对降低患者DVT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且护理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三菊. 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用于妊高症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30):2.

[2]曹攀峰. 预见性运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4):3.

[3]张婷. 预见性护理对中风患者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18):2.

[4]郭新明, 丁红滨. 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对于妊高症护理效果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