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1
/ 2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娜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石景山医院 邮编 100043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神经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运动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及FMA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该疾病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且发病率较高,在针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虽然在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是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需要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此次研究的目的为针对于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3-71岁,平均年龄(61.24±4.11)岁。观察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1.18±4.06)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介绍脑卒中知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表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组予以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着重讲解神经内科护理的康复路径和康复手段,说明神经内科护理的意义、内容及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等,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神经内科护理计划。②心理护理。随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针对其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安慰、疏导,调节患者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康复训练。定时进行肌肉按摩和变换体位,结合针灸、穴位按摩、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肢体关节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如肩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屈曲、伸展活动等,每日2-3次,每次20min,逐渐增加运动量。

1.3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量表共11个项目,涉及意识水平、视野、凝视、面瘫、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总分42分,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分为显效(经护理后,NIHSS评分减少85%-100%)、有效(经护理后,NIHSS评分减少20%-84%)、无效(NIHSS评分减少<25%)。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估两组患者运动功能,量表包括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一般是通过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现,每组之间是通过F和t的对比来进行测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现如今任何的分析都是采用SPSS 16.0型号的统计软件,只有达到P<0.05的时候才会有统计学的含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95%(34/42);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40/42),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43)。

2.2运动功能

对照组患者FMA评分(78.31±5.56)分,观察组患者FMA评分(83.27±5.73)分,观察组患者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6,P=0.000)。

3讨论

  脑卒中也被称之为脑中风,由于各种各样因素造成的脑部血管性疾病,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疾病包括有冠心病、肿瘤以及脑血管病,经过临床治疗以后可以存活病人当中最少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和丧失意识等,使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降低。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神经内科脑卒中病人最为主要的就是对神经系统功能带来损失,然而中枢神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偿或功能重组,这也是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以后给予康复训练过程当中可以使患者运功功能恢复的首要前提。所以,初期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对其病情恢复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及FMA评分均较高,说明通过神经内科护理,可提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提高运动功能,这与唐金草等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造成日常生活常常依赖他人,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及疾病预后。因此,予以神经内科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充分认识神经内科护理,明确康复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学会和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促使患者正确应对疾病和康复训练,调动其康复积极性;通过康复训练,即变换体位、肢体关节活动、穴位按摩、针灸等,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临床症状,有益于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郇姗姗,孙芙蓉,孙秀杰.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现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9):821-824.

[2]岳高杰,黄娟,程瑞莲,等.神经内科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27-29.

[3]焦自荣.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25):39,41.

[4]刘桂玲.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91-92.

[5]孙会.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现状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9):80-81.

[6]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0(8): 239-240.